上映票房不足五百万,不要因为主旋律「偏见」,错过《音乐家》
2019年,华语主旋律大片迎来了久违的井喷。
春节档,淋漓尽致展现中国电影人想象力,让华语科幻片扬眉吐气的《流浪地球》。
国庆档,合力创造五十亿人民币佳绩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
年末,展现华语女导演对主旋律战争片细腻表达与宏大叙述的《解放·终局营救》。
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这些主旋律电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难得的是,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也得到兼顾。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主旋律电影都能实现票房口碑的双丰收,有些成色颇佳的电影就遗憾的成为遗珠。
有的是因为缺少实力演员的加盟,有的是遇到了冷门的档期,有的仅仅是缺少一个接地气的预告片,缺少足够的宣传力。
我心中有两部特别可惜的电影。
一是,国庆档前夕上映的《决胜时刻》,它一改先前主旋律电影塑造英雄的方式。
关心自己的朋友,操心警卫员的婚姻,陪自己的女儿抓鸟,他们是伟人,非同常人,但他们也是人。
二是,胡军袁泉主演,再现伟大音乐家冼星海坎坷命运的《音乐家》。
影片院线上映时,首日票房只有31万,总票房不足五百万,甚至很多院线都未选择放映它。
本周,影片上线爱奇艺。
熟悉的《黄河大合唱》响起,很多观众潸然泪下,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部十分难得的主旋律电影。
《音乐家》
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音乐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制作音乐的技术门槛大幅度降低,音乐面对的受众也成了智能手机屏幕前的每一个人。
抖音神曲、洗脑云DJ、“文艺复兴”神曲、直播歌手...
每天都有五花八门的音乐种类出现,都会有数万首音乐作品在网络上出现,都会有红极一时的神曲出现。
音乐多了,音乐人多了,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但音乐家却消失不见了。
说起中国的音乐家,我们能想到的还是李叔同、聂耳、刘天华...
以及,今天电影的主角冼星海。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出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家庭。
1935年,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就开始了抗战歌曲的创作,用音乐救亡图存。
1940年,冼星海只身前往苏联,为大型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配乐、制作。
传记电影《音乐家》讲述的就是从冼星海来到苏联到他在莫斯科离世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
一开场,冼星海身着得体的西服,在制作室内,紧张的进行创作、与配乐工作。
好景不长,苏德战争的全面爆发,让他不得不终止手头的工作,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但他却始终心系祖国,用笔尖的音符思念祖国,用自己的脚寻找回家的路。
初到阿拉木图,冼星海不顾一切奔向中苏国境线,即便哨兵开枪阻拦,也没有挡住他的步伐。
遥望故乡的夕阳,他情不能自已。
片尾,熟悉的《黄河大合唱》响起,延安、阿拉木图两个时空内的人物交织在了一起。
苏联乐师没有见过黄河,没有到过华北,但他却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对黄河的赞美。
浑厚雄壮、波澜壮阔、相隔千里,依旧能听到它的呼唤。
主旋律电影中,这样慷慨激昂、潸然泪下的情节并不罕见。
但让人意外的是,导演将这样的情节切分成段,并在段与段之间加入冼星海与当地朋友、当地“家人”、自己家人的故事。
与当地的乐师讨论音乐改编,讲述自己民族的英雄故事,用音乐交流,成为兄弟。
相隔千里,思念自己的女儿与妻子。
更具巧思的是,俄罗斯女孩卡莉娅与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间又形成了某种呼应,冼星海对俄罗斯小姑娘既有朋友的关爱,也有对自己女儿的弥补。
慷慨激昂中,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委婉悠扬、绵绵不绝。
《音乐家》没有直接描述音乐家的创作之路,却用故事、节奏、配乐再现了《黄河大合唱》。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悠扬,既有对祖国的思念,又有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善的赞美。
音乐、电影、音乐家,三者融会贯通,成为一体。
诚然,它的明星阵容不够璀璨,商业性不强,故事起伏不够大,配乐也不能唤醒观众脑海中的“耳朵虫”。
当时间线拉长时,依旧能够被观众所喜爱,能够被观众称为“音乐家”,能够让观众潸然泪下的却只有它。
提醒我们记住我们正在遗忘的。
也许,这就是主旋律电影最大的魅力与意义吧。
码字民工:小配角
免费编辑:威震天
网址:上映票房不足五百万,不要因为主旋律「偏见」,错过《音乐家》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64885
相关内容
《南泥湾》将映 彭丹主旋律也能艺术贾玲票房冠军为何颗粒无收?金鸡奖偏爱“主旋律”?背后玄机惊人
上映4天30万票房,这样的成绩,打出百亿票房明星旗号不心虚吗?
杨幂新片宣布撤档!上映第二天票房就“腰斩”,5天总票房5000多万元,16家出品方“压错宝”?
主旋律电影迎香港导演 于冬:主旋律与商业不矛盾
主旋律电影迎香港导演 于冬:主旋律与商业不矛盾
周深双曲入选国家级音乐工程!从《大鱼》到主旋律顶流,他如何改写乐坛规则?
主旋律电影迎香港导演群 于冬:主旋律与商业不矛盾
刚上映一天票房就破2.67亿,此片不爆真对不起这百亿阵容!
耗资1.5亿,撤档换女主观众也不买账,彭昱畅新片7小时票房仅8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