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免征额标准提高。国家会根据居民生活基本消费变化来提高标准,预计免征额标准至少提高至5000元。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讲,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想一想5000这个数字合理吗?
个税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但这似乎是个无解的话题,无论调到多少,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3500元的起征点从2011年之后就没变过,算算这几年房价的涨幅,星爷还是觉得5000元的起征点也不高,甚至可以再高点。
征收个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调节贫富差距,但是从崔永元炮轰各大明星的事件中,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穷人不用交个税,富人可以通过很多办法避税。星爷给大家算一下,如果月入1万,纳税745元,月入2万,纳税3120元,月入3万,纳税5620元,月入4万纳税8195元,收入越高纳税越多。但是明星作为高收入群体,却可以通过改国籍、成立工作室等,不用交这么高比例的个税,不禁抱怨是不是只有自己在交税?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占工薪人群的比例仅为8.4%,但却贡献了58%的工资个税,个税显然已经变为“工资税”。星爷有很多做股票的朋友都是工薪阶层的白领,他们在大城市拼命打工,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还要想办法学会理财投资,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大家想一想,以北上广的消费和房价,这些撑起了个税收入的人算的上富人吗?
2017年我国个税收入达到了1.2万亿,占全国财政收入6%左右,这个钱对国家来说并不是太多,但却让大家感觉负担很重。这并不是国家收入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中等收入人群税负过重的问题。个税似乎并没有起到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反而让穷人更穷了。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数值越小代表居民收入分配越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去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达0.4-0.5时,即表明该国或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个税对基尼系数存在调节作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经过个税调节后,基尼系数都下降至0.2左右,回到了警戒线以下。在美国,10%的高收入纳税人(年收入11.3 万美元以上)缴纳了71.22%的联邦个人所得税,其中1%的最高收入者承担了这些税收的42.12%,形成了标准的“倒金字塔”的税收负担结构。
相较之下,我国个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只有0.01。高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占比较大,但对税收的贡献度不高,2011-2015年分别为20.44%、23.66%、23.69%、22.45%,22.37%。而且个税收入中工资缴税占比一直居高不下。
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立法较早,法律体系相对完备,调整对象囊括了企业和个人的避税行为,更是重点打击“个人控股公司”和“外国人控股公司”。而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层面存在不足,亟待完善!
星爷觉得,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的高低是因人而异的,大家都希望自己不在这个范围。个税不应是仅限于工薪人群或者高收入人群的问题,而是个人所得税如何实现横向与纵向公平。所以争论从多少开始征收意义不大,还是让国家循序渐进的设计更好。但是个税改革不是最重的环节,所得税改革才是更长远的改革目标。起征点只是个税减负的“软骨头”,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才是“硬骨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