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19 01:57

1、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列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 想代表人物,与郑穆公( 史记称“郑缪公” ,在位时间是公元前 627 年 公元前 606年)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主张清静无为。 东汉班固汉 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 是道家重要典籍。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 话传说等 134 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其中两则关于歌唱家的 故事就是如此。一、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个出自列子汤问的成语,原文是:“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左右以其人弗去

2、。 过逆旅, 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 一里老幼悲愁, 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 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 娥之遗声。”它讲的就是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韩娥的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她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当 她风餐露宿,到达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已经断粮好几日了,不得不用 卖唱来换取食物。韩娥唱起歌来,情感相当投入,以至在她离开了这个地 方以后,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 耳。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店小二见她穷愁潦倒,便当众羞 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

3、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哭声弥漫幵去,竟 使得方圆一里之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都难过得三天吃不 下饭。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幵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 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 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 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 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大家送给她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其满载而归。韩娥的故事说明:好的声乐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是可以做到“余 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一个真正的歌唱家,就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 与大众共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二、秦青:“声振林木

4、,响遏行云”“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个成语也来自于列子汤问,原文是:“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 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音乐家秦青、薛谭的故事。战国时期的秦国人秦青善歌,以教歌为业,他曾收薛谭为徒。薛谭非 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瞭亮,学业很优异。学习了一段时间后, 薛谭觉得自己对歌唱的决窍掌握得已经不错了,就想辞别老师,自己去独 立演唱。秦青听到薛谭讲出自己的想法后,想了想说:“你的确已学得不 错了,十分的技艺,你已掌握了七八分。但如果能再学习一段时间,可能 会更有进益。”薛谭听到老师这样讲,觉

5、得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秦青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好!既然你决心已下,我亦不再阻拦你。 我们师生在一起情分不薄,明天我略备薄酒给你送行。”第二天一早,天空格外晴朗,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花香,师徒二人不 紧不慢地边走边聊。秦青对薛谭说:“送君千里终须别,自此之后,我们二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我当长歌一曲,为你送别。说完以后,秦青用扇子打着拍子,放声歌唱了起来:“春风拂面啊送花香,伤别离啊心惶惶。 天涯海角啊难相见,人隔千里啊共婵娟。”歌声高昂、激越,直上云霄,振动了林木,使森林发出嗡嗡的回响;遏止住天上飘荡的白云,使它们也 停了下来,静静地倾听。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

6、被这美妙的歌声所打动,如醉如痴,好半天才醒悟过来。他感动 地说:“老师,我不走了,要永远在您身边,终身苦学不辍,把您的全部 技艺都学下来。”薛谭留下来继续学习,后来与老师秦青齐名,都是当时 著名的歌唱家。秦青、薛谭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音乐的学习也应该是“学而不厌” 不应当“浅尝辄止”,因为“学无止境”啊!还有秦青不是空讲大道理的 教育方式和薛谭那知错能改, 变骄傲为虚心的学习态度, 也值得今人借鉴。三、音乐是思想情感的表达由于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列子八卷早佚,所以,今本列 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很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 的,据说是晋人伪作;所以,有人就认为今本列子所载韩娥、秦青的

7、 传说故事可能不全准确。 不过,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却承认他们的存在, 并对他们的歌唱艺术有过精辟的分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于 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公元前 179 年前 122 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反”获罪, 流徙途中绝食而死, 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 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 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千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 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但主要 是发挥先秦道家思想,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的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 集与融合。淮南子通篇主题为“道” ,既

8、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 提出了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汉书艺 文志载淮南子内 21 篇,外 33 篇,今只流传 21 篇。该书最后一篇 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 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说: “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 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在淮南子卷十三氾论中,它说: “譬犹不知音者之歌也:浊 之则郁而无转,清之则燋而不讴。及至韩娥、秦青、薛谭之讴,侯同、曼 声之歌: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则莫不比于律而和于人心。何则? 中有本主以定清浊,不受于外而自为仪表也。 ”这就是说,韩娥、秦青、薛谭等歌唱家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影响, 关键在于他们有内心的思想情感需要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到了不可抑制的 程度,冲出来的就是歌声。而且正因为他们是按照内容的要求来控制声音的清浊变化,而不是单纯去追求声音外在的美,所以才能既有符合声音变 化规律的美的形式,又能够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灵,有近乎神奇的艺术魅 力。据史记乐书的记载,其实,早在韩娥以前,当孔子学生子贡去 拜见音乐家师乙时,师乙就对歌唱艺术表达过重视歌曲内容并运用相应的 技巧与美的声音去把它表现出来的看法。他说:“夫歌者,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网址:列子中的两则歌唱家故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73224

相关内容

歌手与歌唱家的三大区别,《歌手》中哪个歌者能入围歌唱家行列?
关于《死期将至》徐仁国的故事!歌唱选秀冠军、歌而优则演的丑帅
艺术家们的励志小故事两则
毛阿敏(中国 歌唱家)
明星励志经典故事3则
歌唱家与歌手:音乐界的两种艺术追求
甜心画师与痞帅说唱歌手的暗恋故事
明星励志经典故事3则.docx
占星学天赋系列:出生星盘中歌唱家与作曲家的特征!
胡歌的中场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