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是剧集营销的老手段,却也是最屡试不爽的手段
在娱乐圈,CP营销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宣传手段。通过明星之间的化学反应,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提升剧集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每一部热播剧背后至少有一对话题CP。营销CP成本低,收益大,能提高忠诚度。
随着短视频的冲击,长视频并不好过。再加上经济下行,大家手里确实是没钱。这不,今年就感觉影视cp营销折腾不出什么水花,一是没钱,二是可能效果不好。
年初《与凤行》,赵丽颖和林更新的二搭cp炒得比较热,网上收视数据挺亮眼。他们真豁得出去,一个是离婚女明星,一个是网红女友从没断过的男明星,不管三七二十一,古偶剧必须炒。所以,台前幕后都很卖力,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入坑。
《楚乔传》时期更容易吸引西皮粉,毕竟我喜欢看小年轻谈恋爱。反正我是有被热搜上的阵势惊到,看到剧里的热吻,并没有什么美感。
去年暑假倒是热闹,今年显得小打小闹。
《长相思1》一女四男,搞cp大乱炖;今年直接熄火,大水漫灌。
《我的人间烟火》在播期的王楚然,剧内的官配是杨洋,但剧外跟魏大勋的伪骨科cp火了。
《云之羽》配角cp搞得火热,一度让人忘记主角是谁。宣传和戏份都以男二女二男三为主,吸了不少粉,终于让三个糊糊有了姓名。
《花间令》的潘杨之好刘郑版,b站上很热闹,超话登顶了。演员也隔三差五上个双人热搜,甚至两人发剧宣博时,评论区前排也都是cp粉在霸屏。确实是观众逆反,因为鞠婧祎的表现太拉胯了,撑不起换脸后的女主,只能被一个只有两集戏的配角抢戏。
最近《度年华》的牛麦cp,都已经二搭了。剧里的cp不好磕,整体就是大学生演戏的感觉,剧外也找补不了。
《墨雨云间》这部古装爽剧,尽管剧情经不起推敲,却让人看得过瘾。依旧选择走炒作CP路线,点热度,卖热度,更多大卖特卖,开始吹他好爱她,结果他爆出恋爱。剧一播完,吴谨言和王星越的粉丝就闹得不可开交了。
从吸忠粉的角度来看,很多流量花的流量基础,就来源于炒cp+拆cp这个过程。
85花特别擅长炒cp,杨幂在爆剧《宫锁心玉》和冯绍峰打得火热,赵丽颖在《陆贞传奇》和陈晓炒cp,刘诗诗和吴奇隆、唐嫣和罗晋邱泽都假戏真做,刘亦菲和胡歌的cp变成经典。
90花的谭诗韵和刘昊然、任嘉伦炒过cp,专攻偶像剧的杨紫有不少大热cp,迪丽热巴更是靠和鹿晗的跑男cp起飞。
95花中,赵露思、虞书欣两人得益于爆剧+CP+角色三重红利,建立起甜妹的辨识度标签,成为现阶段95花里的流量种子选手。热剧的长尾效应,进一步帮她们圈粉固粉,进而转化为扛剧能力。
但另外一些95花cp炒不起来,他们和男演员的cp感并不强,都有一种莫挨老娘的感觉。这批小花的飞升,是跟所谓女性剧泛滥基本同步,也跟恋爱剧在口碑和影响力的整体式微相伴随。她们的走红或持续升咖,离不开剧中cp的加成。
Cp捆绑有弊端,或是想展现出跟独立自强时代号召的同频共振,小花们陷入拧巴之中。一边享受cp红利,一边急着撇清关系。于是出现一些粉丝掐架、演员零互动的难看局面,好好的cp不用心、用巧劲经营,把观众的好心情也给霍霍了。
粉丝不喜欢营销号引导真人CP的做法。“现在只要是偶像剧,必要引导真人CP。先是联动营销号发剧中角色的CP,然后逐渐转为引导真人CP,开始带风向。”这种剧方联合营销号的刻意引导,很容易引起不同粉丝群体之间互撕谩骂,让原本理性讨论的社区变得乌烟瘴气。
真有那么多人磕CP?粉圈也罢,磕CP的人也罢,这些人只是分子,不是分母,这些人撑不起庞大的播放量。剧情才是一个剧能起来的根基,没有剧情的CP就是没有根基的浮木。#深度好文计划#
网址:“CP”是剧集营销的老手段,却也是最屡试不爽的手段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74970
相关内容
综艺节目里的CP文化:陈年老梗却为何屡试不爽?赵露思早期恋爱瓜,炒作绯闻是圈内屡试不爽手段
营销界屡试不爽的法宝 明星代言汽车6宗“最”——中新网
明星炒CP是娱乐圈常见的营销手段,和真恋爱区别明显
明星的营销手段:于适...
华为手机营销为何屡碰壁?张艺兴爽约该怪谁
明星有哪些常见的网络营销炒作手段?
KOL视频营销的核心手段
《二十不惑》段振宇和谁是CP 他和梁爽不是一对?
盘点娱乐圈中惯用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