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捧过无数明星的TVB为何不热衷于“明星资本化”?副总经理杜之克这样回答…

发布时间:2025-05-19 06:22

每经编辑|丁舟洋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温梦华

2018年香港国际影视展,TVB展位的后台,人头攒动,来往明星像参加化妆舞会一样扮上剧中行头,准备亮相前台发布会。每年这个时候,都是TVB“秀肌肉”的时候,一年要做23部电视剧、超过600个签约艺人,TVB的制片模式不一定部部都是佳片但胜在总体水平相对稳定。

在影视制片中,演员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尤其是明星演员,集万千焦点于一身,但也是种种矛盾的汇聚点。当内地影视圈资本汹涌,明星变为稀缺资源时,明星常常成为一部影视作品的中心,更频频以持股或被工作室被收购等方式,参与到影视上市公司的资本化运作中。而捧出过无数明星的TVB为何不热衷于“明星资本化”?成名艺人北上发展,TVB内部到底是不是青黄不接?

近日,负责节目与制作的TVB副总经理杜之克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详解TVB的制片方法论……

【艺人北上 怎样请回已在内地大红大紫的明星

NBD:这几天我们看到TVB发布了很多与内地视频网站的合作计划,其实TVB和它们的合作已经有几年了。这些合作中,您觉得有什么值得总结的经验?

杜之克:我们对内地市场一直了解不足,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不足,过去两年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补足这一块。我们已经意识到,用TVB的力量做我们一直在做的剧,在内地市场影响力实践证明是在下滑的。所以我们的想法首先是,必须先做出来几个经典的案子,与当下市场水平看齐。

第二,去年已经有几部与视频网站的合作港剧播出,在内地的关注有所提升,这对我们是鼓舞。今年提出的一系列合作方案中,有一个我个人觉得是走多了一步——与腾讯影业合拍的《冲上云霄2020》,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合拍剧。整体安排是将两地的团队变成一个团队来做,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总投资一定会超过2亿元人民币,演员也还在选择中。

▲《冲上云霄2》(图/官方剧照)

NBD:说到演员的问题,现在内地流量明星的价格高得离谱。而且还有明星改剧本、大量用替身、抠图等现象,这种困扰TVB遇到过吗?

杜之克:演员的价格是按照现在的市场情况,他能卖到什么价钱,决定了他的价格,但这个价格跟演员的表现力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要不我们所有人都得跳海了(笑)。我们在TVB有个经验:在TVB做电视剧,幕前幕后,无论你是明星还是小员工,大家都是同事,不能说明星就耍大牌。大家一起工作那么久了,每天见面,在这个氛围下,我们很幸运,暂时为止,都没有这种情况。

制作一部剧是很多环节、很多人共同努力一起说好一个故事。做好这件事情,效果为先。效果怎么样,监制要费很大努力去把控全局。TVB一向尊重这个传统——你的岗位是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这种共识对制作很关键、很重要。

NBD:但是很多在TVB成名的艺人离巢北上发展,比如王祖蓝是你们培养的,他参加“跑男”火了后身价暴增。你们如果还要请他来TVB演戏,这个价格应该怎么定呢?

杜之克:这个问题怎么样答都不会对的(笑)。我们的经验是,千万不要让市场以为明星能够用这个方法去操作。我们有一个“泛TVB”的概念,接受过TVB训练的人回来帮忙。这里面也有一些情感因素在,可能就说:“我不管你给多少钱了,我来演就是了。”

但这种打情怀牌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往后他们都拒绝接我电话了。所以我们要持续培养艺人,对我们的作品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让我们的作品和艺人在市场上能够拿到非常合理的报酬。我们费那么大力气和内地互联网平台合作,就是希望把TVB的艺人一个个呈现给内地观众,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个空间很大、路很长,还有很多努力要去做。

▲古巨基出席2018香港国际影视展TVB发布会(图/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摄)

TVB的确在改变,但不能改掉制作的理性

NBD:我们作为观众感受到,和以往比起来,TVB令人印象深刻的剧近年来越来越少。您会对TVB的剧产生不满意吗?

杜之克:坐在我这个位置上,我一定要经常表现出不满意(笑)。TVB过去几年的变化,是看到市场的变化。我们要让这家公司往前走,就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不满意,因为我们之前生活在另一个时代。有的变化还没有出来,有的变化出来了我们没及时跟上。我们需要变化,因为用以前的方式做不出当时的效果了。

二十年前,在构成一种怎样把故事说好的方法上,香港地区是比较先进的。但是那二十年前的情况,现在每个地方都在研究和构成了他们的方法,而且是有成效的。

我们也在摸索说故事的新方法。TVB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不一定是制作经费最高的电视剧。电视剧的前提是说故事,说故事的核心是编剧团队。我们的编剧90%自己培养,编剧团队超过100人。还有一些离开了的专业人才回来帮忙,他们带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拍摄技术,大家都会去探班,相互观摩学习。我觉得这种氛围就很好,如此以来,引进新模式,推进新模式就会很顺利了。

NBD:内地有很多明星在影视上市公司中持股,或者由上市公司高价收购明星工作室。这种明星资本化的运作手法,TVB似乎没有尝试过,为什么?

杜之克:TVB的确在寻求改变,但不能改掉制作的理性。这个行业最怕外行领导内行,做好100元的生意,把价值100万元的东西都牺牲掉了。这种事情在全世界都发生太多了。我们很幸运一直是专注制作的公司。

至于收购等方法,我不能说别人的方法不行,因为在不同规模的市场里你要做成一件事付出的代价不一样。用资本运作或股权来绑定艺人,代价非常大,这改变的是一种做生意的模式,我们在香港比较难去理解这些事情。

NBD:如果说将来要面对更加广阔的内地的观众、内地的市场,要如何去平衡香港本地特色和内地观众的口味?

杜之克:其实这个不单只是看内地观众的口味是什么,而是要看我们的制作人的气质,他们能做什么?我们大部分的制作团队都是在香港地区长大的,吸收了这个地方的营养才能写好这个地方的故事。

换句话来说,我们就是得有效组织一些不同营养下长大的人才,他们眼光不一样的,做出来的气质就不一样。如果单纯买回来“消化不良”,你也做不成。我觉得这是在制作上最简单一个道理,我们必须要专注这个简单的道理。

▲“2018香港国际影视展上,TVB发布会的台前幕后”(图/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摄)

“专注煮面30年”其实并非本意

NBD:对很多内地观众而言,熟悉的还是很多商战、家庭、刑侦这样的一些题材。TVB未来在这种类型探索上会有一些新的尝试吗?

杜之克:我们刚刚开机有一部叫《白色强人》,是医疗题材的故事,但是这个跟我们以前TVB做的所有医疗剧都不一样,我曾经说过TVB的专业剧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很不专业”,意思是说无论是哪一种剧,都在谈生活、谈感情。

但《白色强人》我们有一点大胆,在25集的剧里,你会看到50个手术,我们参考了超过100个真实案例,背后有20多个医生团队做顾问。然后这么大的制作中,也放入了人性、感情的故事。职业和情感两种元素都会非常浓,所以加起来,这会是一部非常浓的电视剧,浓到这个地步观众会怎么样反映我们也好奇。

这就是你刚才问题的答案,TVB做很多类型的剧,我们希望每一个题材都能发挥出一些从前没有的样子来,这个是不断的过程。

▲TVB医疗题材《白色强人》(图/豆瓣)

NBD:您刚刚说到《白色强人》是25集?一般像这样的题材或者是配置的话,在内地起码拍到60集,因为拍的越长卖剧的价格和广告上都会上去。之后TVB和内地合作会越来越多,你们会把剧都往长了拍吗?

杜之克:暂时不会。一个剧为什么25集,因为它每一集有一个开端有一个结果,你不能把这个开端、结果随便改掉,改掉了这个剧就不一样了,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了。我们一直都遵守这个原则。

NBD:看TVB剧的时候留意到一个好玩儿的现象。我们很熟悉的一些港剧的台词就是“我去给你煮碗面”“一家人最重要的齐齐整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了”。基本每一部TVB剧里面都可以看到这几句话,这种台词反复出现的现象在内地很少见,TVB为什么会这么做?

杜之克:实际上这并非我们的原意。TVB是一个做制作的工厂,慢慢的,就会出现套路。我举个例子,我们厂房里面常用三个机位来拍摄一家人吃饭的画面,比如《溏心风暴》这样拍下来很流畅,一天都没有拖期。因为那些演员也是一进那个场景就角色上身,一顿饭所有表情都不会错,行云流水。其实能做到这种制作的演员跟制作人都非常厉害。但这种拍摄手法就和写台词一样,写惯了一种模式,你熟知那种模式带来的效果,某一天、某一集,某一个场面你写的时候就会写上这句对白。你可能刻意叫自己不要这样做,但哪一天晚上你写累了,忘记了提醒自己,就又发生了。

我们现在很努力的希望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尽可能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现在的导演和拍摄团队,都在学习用自己的方法来呈现,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他们在努力当中。

网址:专访│捧过无数明星的TVB为何不热衷于“明星资本化”?副总经理杜之克这样回答…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77234

相关内容

冯明远卸任副总,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为何不想当高管?
冯明远卸任副总:明星基金经理为何拒绝高管职位?
明星发展副业规律曝光:女明星热衷美妆带货,男明星则热衷于这些
专访香港TVB集团CEO:TVB期待与成都文创的合作
为何明星热衷于开展副业:多元化收益与个人品牌塑造
车企为何热衷体育明星
为何很多明星热衷于做公益?
王菲赵薇李冰冰追捧“大师”王林 明星为何热衷气功
内娱“教母”杜华:资源强过一线明星,为何不受待见?
人们为何热衷于追捧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