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最后一位“捉妖人”
在所有关于《沧海一声笑》的屏幕演绎之中,最经典的要数1990年《笑傲江湖》的版本。
江上一叶小舟,刘正风(午马饰)、曲洋(林正英饰)和令狐冲(许冠杰饰)三人相对而坐,把酒高歌。
刘正风和曲洋,一个是名门正派,一个是邪门歪道,却偏偏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一曲《沧海一声笑》唱尽万丈豪情。
2014年2月4日,演员午马病逝,灵堂上“潇洒人生”四个大字,是对他一生为人处世最恰当的总结。洪金宝、成龙、狄龙、姜大卫、石天、岳华、曾志伟和唐季礼,八位好友为其扶灵,送他最后一程。
从18岁入行开始,到71岁病逝,午马出演了一百多部影视作品,被人称为“钻石配角”。
很少人知道,午马不仅仅是一个演员,他也曾做过导演、场务、副导演,他的名字不仅仅意味着一场场精彩的打戏和一个个经典的角色。
背后,还有整个香港电影的往事。
所谓的香港精神,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好一份工”的敬业与务实。香港演员,尤其是老演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表演视为一份普通工作。这本是常识,却因明星制的建立而被湮灭。
江湖最后一位“捉妖人”
文 | 深深
都以为午马是“香港制造”,实际上他是天津人。
十几岁进入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50余年,本名“冯宏源”已成为镜花水月,唯独“午马”这一颇具个性的艺名,烙在一百多部电影的演职员表上,分别被冠以场务、演员、副导演,乃至导演的头衔。
对于从小看港片长大的“脑残粉”来说,不懂午马实足谓“耻辱”。对于领略过香港电影繁华盛世的人而言,这个名字是流光溢彩里的一串记忆彩灯,一个经典标志。
多年以后的今天,87版的“宁采臣”早已离开,“聂小倩”翩然避世,而“燕赤霞”,也不再执著于他的红尘逍遥,挥别熙攘人间道。
入行数十年,午马拍了一百多部电影,吃了一万多个盒饭。
年轻时,他尽管顶着“姜大卫的大师兄”名头,却不够英俊又没情趣,就会埋头拍戏。他曾打趣自己,从30多岁就开始演60多岁的人,一直演到晚年,还是在演60多岁的人,真正地算是“青春永驻”了。
入行23年后,唯一一部获得台湾金马奖肯定的是《倩女幽魂》中的燕赤霞,觉得也是因为自己足够丑,才获得机会。但时至今日,当年的英俊小生、英雄大侠们,或退出或隐于幕后,而自认为丑的他,却还在坚持演戏,为什么?他眯眼一笑:“习惯了,因为辛苦了50多年,生活都是这种状况。”
香港演艺业十分发达,从业者多,在竞争激烈又带有明显指向性的情况下,演员着实只是一份普通工作,与其他一般无二。当然,所有演员都存过做主角的梦想,但机遇并不垂青每个人。
午马也毕业于当年的邵氏艺员训练班,演技精湛,却几乎没做过主角。他感叹自己的配角生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跑龙套很正常,能混口饭吃都不错了。我们那时候,也是这样的想法,也想过走红,但没有遇到机会”。
当年影片打演员字幕是以姓氏笔画为序,笔画少在演员名单中可以排在前面,观众容易记住。
因此他把冯宏源的本名改为午马——由此也可知,为何当年演艺圈中会有很多女艺人的艺名姓丁。
所谓的香港精神,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好一份工”的敬业与务实。香港演员,尤其是老演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表演视为一份普通工作。这本是常识,却因明星制的建立而被湮灭。
午马带着这份香港精神在两岸三地的影视圈配角行列,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只是此时,九叔未再捉鬼,燕捕头也不再伏妖,世界能否依然太平?
THE END
原标题:《江湖最后一位“捉妖人” | 演员午马逝世10周年》
阅读原文
网址:江湖最后一位“捉妖人”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79171
相关内容
江湖最后一位“捉妖人”捉妖记,《捉妖记》有何关联?
所谓“捉妖师”,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撒谎精骗人无数,最后一句话却让捉妖人泪目
沙溢一家最近太火,《捉妖记2》都请他们唱推广去了
史上最强捉刀人豺狗遭到通缉,江湖杀手接踵而至…
沙溢胡可一家献声《捉妖记2》 花絮暖萌曝光
捉妖小队不专心捉妖,竟然跳起舞来…
神话传说中的五位捉妖大师,除了天师钟馗,还有一位是后羿所化
第一代天级捉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