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娱乐圈娘化严重,“娘炮”盛行?

发布时间:2025-05-19 10:35

最近,“娘炮”成了一个热词。

从权威媒体到自媒体上的普通写作者,人人喊打,必欲“除之”而后快。

那么,什么是“娘炮”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某科是如何定义的:

娘炮属形容词,意思是指在某些方面女性化的男性,带有贬义性色彩。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女性化”,一个是“男性”。

也就是说,一个男性,比较女性化,就叫娘炮。搁到娱乐圈,指的就是比较女性化的男明星。

图片

男明星女性化,还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么?

这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

那个时候,人们喜爱的,是日本影星高仓健式的、冷峻刚毅的男明星。

如今的老戏骨唐国强老师,年轻时唇红齿白、剑眉星目,丝毫不见脂粉气,但他仍然为自己“奶油小生”的外号,耿耿于怀。

但如今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从“归国四子”大热开始,内地娱乐圈进入顶流时代,偶像男团开始盛行,各种选秀层出不穷。

不管是选秀节目还是男团本身,都带有浓浓的韩式风格。

图片

那些参加选秀的男生,长相甚至比女孩子还要秀气,他们化着精致的妆容,留长发、戴首饰,染上夸张的发色、甚至穿一些偏女性风格的衣服。

这些男星精致、可爱、俊美,可以说是一种无性别的中性之美,让我这样的老男人大跌眼镜。让人不禁怀疑,他们真的会受欢迎吗?

答案是肯定的,看看顶流蔡徐坤有多火,你就知道了。

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个是中国女性消费者话语权的崛起,一个是粉丝低龄化。

去年,某电商网站根据消费大数据,得出了一个排行榜上,市场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

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在这个榜单上,少年儿童和女性的消费能力,远远地把男人甩到了身后。这种消费能力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实物商品上,也体现在娱乐节目这样的文化产品上。

女性天生对娱乐、八卦更感兴趣,当然,也更愿意为自己的偶像消费。

资本不傻,自然会迎合她们的审美取向。

图片

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起飞,是最近10年的事情。

在以前,咱们的影视节目和明星,事实就是的讲,确实比较“土”。所以相当一批女性观众,转而喜欢上了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包装比较成熟的韩国影视,追捧韩流明星。

受到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年轻女性喜欢小鲜肉,喜欢看起来很柔软、人畜无害的那种男明星。

所以才会有“小鲜肉”风靡荧屏,内地娱乐圈的男明星娘化。

但是这种审美取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成长。

目前在我们国家,小学和幼儿园里,女教师居多。

比如在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的管理层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

我不是说女性不应该当学校的领导,但是与女性领导对应的,是男教师非常少。

在家庭教育里面,父亲经常缺席;在学校里,男老师有比较少,所以在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非常缺少男子汉的榜样。

在这种情况下,影视、娱乐节目里男明星的形象,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

你看看好莱坞,遍地都是硬汉,男孩子们都以身材健硕、八块腹肌为美。

而我们的孩子,如果只能以娘炮明星作为男性形象的标杆,模仿他们、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

这样成长起来的“男子汉”,往小里说,很难想象他可以为家庭遮风挡雨;往大了说,你怎能指望保家卫国吗?

所以,央视出手打击“娘炮”文化,确实是大快人心。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健康,男孩有男孩的样子,女孩有女孩的模样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为何中国娱乐圈娘化严重,“娘炮”盛行?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81282

相关内容

“娘炮”重要成员或许离开娱乐圈,是利还是弊?
国家出手整治娱乐圈!彻底斩断娱乐圈乱象:互撕、娘炮、劣迹……
知名音乐人炮轰周深:缺乏阳刚之气,娘炮文化毁了整个中国
人民日报批“娘化现象”,娱乐圈这10位鲜肉躺枪,前三意料之中
娱乐圈“扫黑风暴”开始了,再见娘炮明星,再见畸形的饭圈文化
“娘炮”文化被叫停,进入娘炮黑名单的9位明星,都有谁呢?
文艺界批饭圈文化娘炮形象,什么情况?
娱乐圈娘化现象
舆情关注:坚决抵制病态整容、“娘炮”审美
“少年娘则国家娘” 中国足球不行娱乐明星背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