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戏难?片酬缩水?和Ta们聊了聊艺人经纪生存现状

发布时间:2025-05-19 20:47

从幕后操盘者到舆论背锅侠,「经纪人」这个曾经被大众视为“艺人背后神秘力量”的职业,这两年在疫情、内娱规则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有没有什么变化?当「艺人」这项商品的价值开始发生变化,作为最紧密的利益捆绑者,经纪人们目前处于怎样的生存现状?

“这些年行业变化太大,感觉在重新洗牌,有些朋友转行了”“当然有更好的选择,归根究底不离开还是因为热爱影视行业”⋯⋯戏客和几位经纪人朋友聊了聊他们的“当下”和未来。

疫情、国家政策、行业变化…下的他们

2019年末,新冠疫情开始。不同行业受到影响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针对影视圈来说,首当其冲的是春节档电影,有的影片转网络首映,更多的是延期处理。起初这样的影响并没有波及到影视圈的各个层面,影院关停、影视行业停摆、剧组停工等状况虽然逐一出现,但是对于演员经纪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停滞期主要存在于2020年上半年。

时间来到2020年下半年,剧组恢复拍摄之后一切基本上恢复正常,所以在经纪人Y眼里 “ 从去年下半年之后,疫情并没有造成根本实质性的影响” ,她合作的艺人业务能力强,在行业里是熟脸,只要有合适的角色基本上可以做到经常上戏,甚至不断档。

今年疫情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还没有完全过去。

金字塔腰部以上的演员,其实疫情复工以后并不会担心没戏拍。当然,在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的情况下,上戏或者参加活动要随时配备核酸证明,在横店、象山、上海、苏州等拍摄地,一些剧组为了安全和高效,对于一些所需工作日不多的客串角色或者单元角色,会选择江浙沪地区的演员。”

对于演员经纪来说,疫情和看起来让内娱变天的「清朗行动」其实并不是影响行业变化的根本原因。2014年之后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和网络影视作品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各大视频播出平台话语权不断扩大,再加上2018年后期由于文化演艺行业的税改引起的限薪令,演员经纪开始出现推戏难,收入缩水等情况,这些才是行业变化的重大原因。

经纪人Y说: “以前的模式被打破了,经纪人推演员上戏,过往基本都是对接制片方,现在是平台拥有更大话语权。”(注:平台指爱优腾芒等几大网络视频平台)

从“制作方确定”就可以,到想上戏就还要过平台这关,甚至可能要面对“平台分约”,这种变化是怎么来的?

经纪人G介绍说,以影视剧为例,现在主要有三种剧,一种是制片公司拥有版权、播出平台可以选择的 版权剧,这个类型的剧制片方拥有较大话语权;一种是平台投资,制片方承制的 定制剧,这类剧基本上是片方拿着项目提案去寻求平台资本合作;第三种是完全由平台研发和制作的 自制剧,毋庸置疑,自制剧的话语权全部掌握在平台方。

Y所说的自己家艺人好上戏,这里的“戏”主要还是指集中在制片方手里的版权剧,而进入2016年,各大平台不断推出定制剧、自制剧,应运而生的还有平台自己的艺人经纪和签约艺人。 “有一段时间,基本上平台的戏都会用他们自己的签约艺人或分约艺人,即便和平台有合作的艺人经纪公司也未必能拿到头部角色,以及, 上平台的戏很可能要面对和平台分约。”不过这样的情况并非绝对,一些本身有实力、业务能力强、有作品的演员依旧可以拿到不错的角色且不受分约限制,而平台分约的艺人也一样会在项目角色选拔中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

2019年在很多经纪人眼里是平台大年,平台自制剧多,大部分话语权都掌握在平台手中,推非平台艺人变得十分艰难。不过,掌握了项目和资源之后,平台造星成功了吗?纵观现在的内娱市场,平台造星的试错率并不低,“ 砸资源和流量的新人成功率并不算高,运营艺人本身是个更加专业的事情”,无论是独立经纪人还是依托于专业经纪公司,专业的经纪人们对自己运营艺人的能力很有信心。

此外,内娱也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优胜劣汰,经纪人S觉得,流量当先或是平台话语权导致的演员推戏难都是阶段性的,每个「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纵观全行业发展,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变化,最终依旧回落到「 好演员才是作品选择的硬道理」上。

平台制约之外,近两年经纪人们推戏还遇到越来越多的 保密项目,项目名称、主创或平台都无法轻易知道。有些项目不仅主要演员无法知悉,连诸如编剧和导演这样的幕后主创都被“保密”。

为什么保密项目层出不穷?

大家的普遍共识是,有些项目不想太过高调而引人注目,比如某些热门ip项目等,毕竟能安全顺利的开拍是头等大事。而一些知名导演和制片人也不会出现在组讯上,因为一旦公布便会有很多熟人找上门来,毕竟涉及演员定角是各方综合角力的结果,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也会选择对主创进行保密。

疫情导致项目停摆或锐减,平台话语权等因素之外,在经纪人们看来,国家政策更多的是影响制作公司及项目走向,他们更多的是跟随政策导向及时调整艺人情况。随着“天价薪酬”“偷税漏税”等事件不断曝光,国家对于演员薪酬给出了严格的控制比例,经纪人Y觉得 “薪酬控制对于头部或者流量演员影响不大,即便薪酬缩水,他们的收入依旧很高。”控薪对于另外一些非头部演员的影响则很直接,“以前一部戏可以拿到上百万的,现在变成几十万,扣税之后,团队能够拿到的可想而知。”

而站在独立经纪人的立场上,经纪人Z觉得很多顶着艺人光环的演员其实和一些白领的收入没有太大差别。

他们选择,和『艺人』一起留下来

获奖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中有一位被业内评价为“演技让人惊艳”的演员疫情期间在微博发布过一条在线求职广告,想面试非演员类职业,意在积累经验、体验各行各业生存方式,但是一句“疫情期间没有额外收入”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非头部非流量演员的现状。不稳定的收入和未知的未来没有让这样的演员们离开他们热爱的「表演舞台」,一样留下来的还有他们背后的经纪人们。

16年,短视频的兴起也为艺人经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新的「机会」。在行业内有过多年资源和经验积累的经纪人们自然也遇到了不少网红经纪公司或者MCN机构的工作邀约,但很多演员经纪并没有选择借风转行。

被问及疫情或政策影响时,经纪人S笑着表示“ 我们这种手握新人演员的经纪人,体会不到类似影响,我们一直挺难的。”但,他们每天都在寻找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即便是背靠大公司,或者本身拥有流量艺人和不错资源的经纪人,也并不是大家看起来的拿高薪坐等养老,他们同样要面临实时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艺人这一产品的特殊性。“艺人”本身还有其不可控因素在。

经纪人和艺人也是这样亲密又疏离的关系。

随着国家对劣迹艺人严格约束的相关细则出台,艺德教育也成为经纪人和艺人的首要功课。因为一旦艺人出现了各种方面的问题,对于经纪人来说便意味着「产品彻底损毁」,曾经的心血和未来规划都白费了。

其实,在大众看来光鲜亮丽的“经纪人”三个字背后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和风险。在北京各个casting公司跑组是大部分新手或者执行经纪人的日常,有些独立经纪人自己本身就是全产业链:推艺人上戏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带通告、甚至兼具宣传等多重身份。

即便如此,每个接受采访的经纪人在提及自己的艺人和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时,脸上带着某种只有拼过才能拥有的成就感。

“能够在这个行业做到最后的人,经历了那么多变化还是选择留下来的人,说白了就是热爱。对影视行业,对艺人经纪工作的热爱,这是金钱和其他都无法置换和改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推戏难?片酬缩水?和Ta们聊了聊艺人经纪生存现状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290043

相关内容

高片酬压缩综艺生存空间
明星片酬涨个不停 综艺节目制作缩水
明星片酬涨不停 综艺节目制作缩水
歌手经纪人大作战 陪聊倒水缝扣子
从艺人经纪模式看中国影视明星高片酬现象
艺人助理经纪人企宣生存状态:看似华丽却艰辛
艺人经纪的那些事儿:聊聊演员的“沉住气
明星片酬涨不停 综艺节目制作缩水北方新报数字报
影视寒冬,艺人生存现状
正午阳光解散艺人背后: “艺人经纪”这趟水有多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