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是唱作人》舞台上不乏许多精彩瞬间,让我们印象深刻。
比如曾轶可的细腻与柔软,在别具一格的创作中凝练出生活的有感;比如热狗的热血,几期舞台都堪称炸裂;又比如梁博,在平淡笃定中的作品拥有感人的力量。
当然,汪苏泷也不例外。
以萌生和希望寓意的《种子》、以自我为视角的《古怪》,到流露出不屈和顽强的《不服》,汪苏泷在《我是唱作人》的前三期交出了三首立意不同,类型也不同的歌曲。
到这一期的《不服》,很惊喜。也是目前几期唱作舞台上,他给我最印象最深的一次。
一方面,这首歌的精妙来自于歌手属性和作品属性的贯通,《不服》是汪苏泷音乐反骨的折射。
几期《我是唱作人》下来,汪苏泷在节目中给人的印象并不算温和。
遇到喜欢的歌曲的时候,他毫不讳言自己的情绪;如果其他唱作人的表达是自己价值观体系里所不太能接受的音乐类型,他也没有过多遮掩,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重人情关系的当下,相比同类型节目中歌手精于人设的塑造,反骨吗?我觉得相当反骨,给我的印象也是无遮掩的、很real的。
不仅如此,“不服”这两个字也有了体现——
从他决意在节目中撕掉标签、从他在第一期表达“面对不公还是想去抗争”的态度、到这一首“不服”变成了他的作品,汪苏泷完成了歌手属性向作品属性的投射。尤其是在前两期与梁博PK一直都是输的情况下,这一期的汪苏泷直接为对手博、甚至是所有在舞台上或者音乐生涯看不起他的人写了一首《不服》。
“何处才是归途,容我一身傲骨,反正我不怕输,我只想被人们记住”,歌曲是有态度的,汪苏泷毫不讳言自己要再次挑战那些击败自己的人。
从这个层面上,歌手的“不服”成了歌曲《不服》的情感因子,《不服》传递出歌手汪苏泷的态度,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也搭建成了舞台上最需要的东西。
另一方面,这首歌在反常规和去流行的基础上为演唱提供了更广袤的呈现空间,在悲伤和倔强中碰撞出音乐的火花。
歌曲以钢琴riff衬底,Rap的部分多是歌手本心的控诉,汪苏泷尝试说唱的做法是加分项,甚至升华了歌曲的情绪冲突。
副歌Hook则以流行歌剧形式呈现,加入了女高音,演唱的爆发力十足,在风格变化上更为明显。层层递进式的音乐走向,让汪苏泷完成了由安静到炸裂的状态表现。
不仅如此,歌曲的编曲横跨几种形式,创作层面不仅没有曲高和寡反而传递出接地气的态度。
汪苏泷很娴熟地完成了流行和嘻哈风格的融合,在高音中加入说唱的呐喊更是让整首歌听起来震慑力十足。
这一期的《不服》,赢得光荣,我也觉得这才是对汪苏泷音乐的最好打开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