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一声霉霉你敢答应吗
咱们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给喜欢的外国明星取一个朗朗上口、又接地气的绰号。
我们管泰勒·斯威夫特叫“霉霉”。
把玛丽亚凯莉叫做“牛本山”。
(满脸的笑容和风趣的语言逗乐无数粉丝、穿着也接地气)
把KATY PERRY叫做“水果姐”。
(其实我觉得她另一个名字“果裱”更好听,贱贱地穿了一身绿,像舞台上最耀眼的圣诞果树)
像卷福、抖森这样只是“谐音+外貌”的梗,就不够精彩,中规中矩。
我们管莱昂纳多叫"小李子",几年前人人都调侃小李子拿不到奥斯卡,把人家堂堂好莱坞大明星说的像
“隔壁村儿狗蛋高考了好几次,还没考上,暑假准备去广州打工了”
还有一些外号门槛比较高,要懂得特殊的梗才知道。
比如山东天后·蕾哈娜。
她演唱的歌曲有:
潍坊的爱(we found love),
威海油饼(where have you been),
还珠格格(princess of China),
聊城快书(talk that talk),
福临莱芜(fool in love),
烟台一吻(you da one)
每一首都脍炙人口。
还有加拿大JB(Justin Bieber)·贾隆平先生
他的田园风情照,让广大中国歌迷们倍感亲切
我们给外国明星取中国绰号,也算文化自信的表现了。
欧美音乐圈在国内的受众,男粉丝和女粉丝各占一半,但超过九成粉丝的性取向都是男生,包括微博上一票的欧美音乐圈大号。
耳帝属于中西兼具,他的毒舌评论常常把人笑哭。
所以欧美音乐圈的粉丝群体天然具有毒舌体质,对偶像也是可爱、可调侃。
再延伸一点说,国内的粉丝对蔡依林的爱,也是不一般(特指男粉)。如果你发现某个朋友在说话时经常出现:
“天惹” “天了噜” “嘻嘻” “真开熏”
那TA的护肤品和闺蜜一定不少。
以上这些词称为“淋语”,风靡于某些小众社群(音乐圈、宅腐贴吧、gay圈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淋文化。
其实无论是给外国爱豆起绰号、还是基于蔡依林创造的淋语,人群的心理都是出于一半的恶搞和调侃、一半的认可和追捧。如果我们都这些归纳成一种亚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粉丝们在文化取向上,更加支持和拥护国外文化(更加准确的说,是欧美文化)。但实际上粉丝本身又带有国内的文化背景,比如中文思维,这些文化背景最后就塑造出了亚文化的"本土意识"[1]。
思考一下,出生和成长都在美国的ABC亚裔,是不会创造出这种现象的,因为他们本身不具有国内文化背景。
而国内的粉丝们出于表达自己文化取向的欲望,会主动在社交网路中传播他们对欧美文化的追捧、对爱豆们的调侃。而他们传播的文本本身是基于欧美的(比如爱豆们的名字本身是欧美文化的一部分),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文本则是带有明显的本主特征,这样才能被本土的受众理解。
比如,春节时和老家同学说,你最近在听泰勒斯威夫特,人家还以为你在说绕口令。
其实这些玩意儿就和“平安夜要吃苹果”一样,算外来文化进行中国式本土化后的有趣结果。
话题扯远了。。。
其实很多爱豆都知道国内的群众给他们取的外号。
我在想,lady gaga知道自己叫“老鳖”,这样有点贬义的绰号,她会开心吗?
可能也会。比如九亿少女的梦 兼 海澜之家全球代言人的林更新,就是他自己把“林狗”这个绰号叫火的。
如果他今后去金鸡百花领终身成就奖,想发言时,台下一堆粉丝“林狗!林狗”的叫,会不会让前排就坐的领导很难受。
追一个爱豆,就给TA取一个好听的绰号呗。
参考文献
恶搞现象嬗变到粉丝文化的传播学研究 · 浙江大学
欢迎欢迎公众号「喝粥小爷」
网址:叫你一声霉霉你敢答应吗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31986
相关内容
叫你一声老哥,你敢答应吗?霉霉为什么叫霉霉?霉霉的粉丝团体叫什么?
你们看过樊振东追星霉霉演唱会的这个vlog吗…
霉霉演唱会上向34岁球星表白,让观众瞬间爆发尖叫声
欧美圈撕X故事:霉霉侃爷,你挺谁
Taylor Swift为什么叫霉霉?霉霉和水果姐怎么了
侃爷和霉霉的世纪恩怨,你们要的真相,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吗?
Taylor 的Swift为什么叫霉霉?霉霉和水果姐怎么了!
国内一主持人好大胆,敢对国际巨星霉霉咸猪手
水果姐称可以考虑与霉霉合作 前提是要霉霉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