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从网瘾少年到游戏制作人的逆袭之路
从“网瘾少年”到游戏制作巨匠,冯骥的华丽转身!
你知道吗?那位站在全球爆火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制作人冯骥,曾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学渣逆袭历程。冯骥,与我同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我主修电子专业,他则深耕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我们同为80后一代。曾几何时,冯骥被视为校友中的学渣,那时的他,深受“网瘾”困扰,长期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塑造了他后来成为游戏制作巨匠的非凡之路。
在考入华中科技大学之前,冯骥就被家长和老师贴上了“不思进取”的标签,因为他几乎整天都泡在网吧里,沉迷于游戏的世界。然而,冯骥并非那种只会玩游戏的庸才,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依然成功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据说,他选择华科的原因之一就是那里的网吧设备一流,能让他在游戏中得到极致的体验。
进入大学后的冯骥,更是对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能更畅快地玩《魔兽世界》,他甚至放弃了考研进修的机会,把网吧当成了自己的家,不惜花光积蓄,甚至到了需要借钱度日的境地。然而,幸运的是,他并未在游戏的漩涡中迷失自我。冯骥深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的未来将一片黯淡。于是,他开始寻找能够结合游戏与工作的机会。凭借着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凭,他成功应聘到了游戏策划的岗位,开始了自己的游戏开发之路。
2007年,冯骥还发表了一篇名为《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的文章,对当时游戏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的才华和游戏天赋逐渐引起了腾讯公司的注意。
2008年,冯骥踏入腾讯量子工作室,肩负起腾讯PC网游《斗战神》项目的主策划重任。
在腾讯量子工作室的岁月里,冯骥不仅深入参与了《斗战神》项目的策划工作,更积累了宝贵的游戏开发经验。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专业能力,更激发了他对游戏领域的无限潜能与热爱。
2014年,随着国内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游戏深怀热爱与敬意的冯骥,决定离开腾讯,追寻自己的游戏梦想。同年,他与前腾讯同事杨奇等人携手,共同创立了“游戏科学”创作团队。
科学精神,在于不断探索与突破。冯骥秉持着这一理念,期望游戏科学能以长期主义的态度,用科学家般的毅力去钻研游戏开发。正因如此,他们吸引了英雄互娱6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随后估值飙升至3亿元。2021年,腾讯公司的参投更是为游戏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A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猛增至30亿元。
有了腾讯的投资支持,冯骥团队得以全身心投入游戏开发。十年磨一剑,他们的努力终于在2024年结出了硕果。由冯骥担任制片人开发的《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全平台总销量突破1000万套,同时在线人数高达300万,成为现象级游戏。这一佳绩不仅展现了《黑神话:悟空》的非凡魅力,更标志着国产游戏在高品质制作与全球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巨大进步。
同时,今年也是冯骥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第20个年头。20年前,他因对游戏的深深沉迷而放弃了考研,然而,正是这份热爱,推动他从“网瘾少年”蜕变为“产业大神”,引领中国游戏产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冯骥能够实现这样的逆袭呢?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冯骥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物,因为这样容易获得正反馈,激发我们的潜力。同时,他提倡专注、严肃和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无论是游戏开发还是其他领域。
这个观点与“硅谷学霸”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重新定义了“学霸”,并非仅仅指学术上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并致力于将其做到极致。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使是在自己的天赋领域内,要想达到卓越的境界也绝非易事,需要长期的专注、认真和坚持。
因此,我们不必对游戏谈之色变,也不必过于担心孩子是否沉迷于游戏。游戏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失败的教育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问题负责。真正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方向,并全力以赴地追求卓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您认同吗?
网址:冯骥:从网瘾少年到游戏制作人的逆袭之路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35616
相关内容
冯提莫:从游戏主播到流行歌手的逆袭冯骥与《星刃》制作人金亨泰微博互关 未来有合作?
冯绍峰:从新人到实力派的逆袭之路
阿雅:从素人到节目制作人的逆袭之路
冯骥才作者简介 冯骥才介绍
诺阿·冯莱公牛:从板凳到明星的逆袭之路?
Uzi:从宜昌少年到电竞传奇的逆袭之路
从新人到巨星:《逆袭之星途闪耀》的蜕变之路
胡彦斌上海籍实锤!从弄堂少年到音乐教父的逆袭之路
逆袭之星途闪耀游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