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太湖湾音乐节上,罗云熙与周深之间的“超时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粉丝们因“罗云熙的演出超时影响了周深的表演时间”以及争夺应援位置等问题,产生了冲突。
5月4日,太湖湾音乐节组委会联合罗云熙与周深的团队,针对5月1日的音乐节发表声明,表示:在演出过程中,由于节奏调整造成了现场变化,各团队积极配合,确保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对于因此引发的关注,组委会表示理解,感谢观众的支持与包容。音乐节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将持续优化流程,提升观众的体验。
同时,组委会呼吁大家理智欣赏音乐会,珍惜每一次相逢,并倡导共同营造友好、有序的文化氛围和网络环境。也再次感谢每位观众的理解及所有演出团队的专业付出。
随后,罗云熙工作室与周深工作室对此声明进行了转发。
回顾此前的报道,据极目新闻称,5月1日的常州太湖湾音乐节上,罗云熙原定在20:00到20:30进行表演,周深则安排在20:50开始表演。然而,周深的粉丝声称罗云熙实际上演出“超时”至20:43,结果周深团队仅有7分钟来调试设备。
罗云熙的粉丝们则通过视频反驳,称罗云熙实际演出为34分钟,超时仅4分钟。同时指出,周深的表演也“超时”——按照节目的安排,周深的演出时间为40分钟,但他实际表演了43分12秒。尽管事件之后,罗云熙与周深在后台亲密合影,罗云熙还表示周深是自己“初次见面的老朋友”,但相关争论在网上持续发酵。
评论指出,罗云熙与周深在音乐节的争议不应演变成骂战。音乐节作为公众共享的艺术盛宴,其魅力正源于现场的即兴与不确定性,而粉丝的热情也是演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节的时间安排本质上是动态的,技术调试和艺人即兴互动等导致的时间偏差实际上是常态。主办方通常会通过灵活调整后续环节来进行补救。
在这次事件中,虽然两位艺人有小幅超时,但却为观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表演内容,整体观演体验没有受到影响。这种演出中的“弹性”恰恰体现了现场艺术的魅力,过于关注时间上的细微差错,反而可能掩盖了艺术表达的生动性。粉丝们对偶像的关切源于对艺术的热爱与支持,但表达方式应与公共空间的特性相适应。例如,关于应援位置的争夺,本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协商来解决,而不是升级为对立。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粉丝的初衷是维护演出体验,如果这份热情转化为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将会更有助于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追星不仅是追逐偶像,还应学习偶像身上的优秀品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不应以喜爱的名义强行打扰,不应以守护的名义挑起争端。粉丝们若能“自励成长”“相善其群”,不仅会更加理智,也能让这种感情更为纯粹。音乐节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人与人、人与艺术之间情感的连接。无论是艺人的精彩发挥,还是粉丝的热情支持,都应成为丰富演出的重要注脚,而非对立的焦点。唯有如此,公共演出空间才能成为包容差异、共享美好的文化沃土。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