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赛场变追星现场?饭圈入侵引发演唱会热潮
王楚钦粉丝应援现场混乱
你是否见过那种场面,粉丝们如潮水般涌向明星,以至于机场都变得寸步难行?去年在杭州亚运会期间,王楚钦的粉丝们几乎将萧山机场挤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连自动扶梯都被这股洪流压得停下了脚步。有个小姑娘为了捕捉一张照片,竟不顾一切地冲撞别人的行李箱,导致其倾倒一旁也无动于衷。而在成都举办的世乒赛更是达到了高潮,王楚钦被热情的粉丝团团围住,几乎无法脱身。最终,他不得不依靠保安的保护,才能开辟出一条道路,乘坐大巴前往赛场,差点因此错过了比赛。
粉丝雇用水军为孙颖莎打投
在一场由某知名运动品牌举办的代言人投票活动中,孙颖莎的支持率突然飙升。然而,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这些激增的票数背后,竟是粉丝们通过付费购买“僵尸号”来刷票的结果。这情景仿佛是在菜市场里,一群大妈为了抢购打折鸡蛋而争先恐后。背后,有一群人精心策划了一个“打投组”,他们每月投入五万元巨资,只为将自己心仪的偶像送上榜首。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感叹,如今的粉丝经济竟如此狂热,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目标。
赛场内外的风波
在澳门举行的世界杯半决赛上,当王曼昱对阵日本选手时,观众席突然闪过一道绿光——竟有人用激光笔照射她的双眼!这本是足球场上流氓才会做出的行径,如今却出现在了乒乓球馆内。而在新加坡的比赛现场,情况更是令人咋舌,有人竟然带着哨子干扰发球,裁判气得直翻黄牌。
运动员的生活比明星还要艰辛。陈梦的工作室近日大发雷霆,因为粉丝们对她的项链产生了无端猜测,硬要说她暗地里谈起了恋爱。据专业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如今运动员赛前的焦虑程度比八年前高出了一倍多。他们不仅要面对强劲的对手,还要时刻提防那些可能引发风波的粉丝言论。
青少年乒乓球培训中的外貌焦虑
在北京的乒乓球培训班中,一项调查显示,在12至15岁的孩子中,有四成都认为“外貌更重要”。有些孩子不惜重金购买王楚钦同款球拍,却忽视了这并不适合自己。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张继科当年撕球衣的经典动作,如今竟成了孩子们在训练时争相模仿的“必修课”。
在这个追求速度与视觉冲击的时代,这些孩子似乎更在意如何在场边吸引众人的目光,而不是如何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磨练技艺。正如古语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他们或许需要更多地关注内在的成长,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
体育竞技与短视频乱象
在B站上,乒乓球视频的点击量排行榜中,竟有七成是运动员擦汗、换衣的片段。一位UP主直言:“真正教人如何拉弧圈球的视频,远不及那些展示运动员撩头发的短片受欢迎。”
如今举办比赛的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去年,中国乒协的安全预算激增超过两倍,仅为了防范粉丝,便增设了多项安保措施:激光笔检测门、防偷拍帐篷以及能够屏蔽哨声的声波枪。这笔巨资本可以用来建造二十个社区乒乓球台。
一些经纪公司也开始插手体育界。某娱乐公司与钱天一这样的潜力新星签约后,并未鼓励她专注训练,而是频繁安排拍摄“破碎感妆容”的短视频。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他们甚至强行安排队员走上红毯,结果导致比赛时她的竞技状态大打折扣。
自媒体们也借机牟利。在抖音平台上,有些账号专挑运动员黑脸的瞬间截取画面,并配上“不满教练”的字幕。其实,那可能只是运动员擦汗而已,但这种视频的播放量却能暴增三倍。还有人坦白,通过捏造“孙颖莎与陈梦不合”的谣言,竟然能在一天内赚到八千元。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更是火上浇油。系统特别青睐那些引发争议的内容,比如马龙摔拍子的视频,其播放量竟是技术讲解视频的十倍。不仅如此,平台还会自动为那些牵强附会的“CP配对”内容增加流量,使得真正想认真观看比赛的球迷反而难以找到有价值的视频。
乒乓球界的“追星热”
1. 在技术讨论中,仿佛置身于一场疯狂的追星派对。虎扑论坛上的老球迷们纷纷抱怨,如今谈论球赛前,必须先亮出自己的偶像。有人试图分析樊振东的反手技巧,结果下面一片“抱走我家东东不约”的呼声。那些严肃的技术贴沦为了背景音,取而代之的是“哥哥好帅”的狂热追捧。这种现象让许多资深球迷感到无奈与困惑。
2. 现在连青训苗子也开始注重颜值。在山东的一个乒乓球班里,选拔新人时竟然还要考虑孩子的上镜效果。一个技术排名前三的小球员,因为“表情太凶”被无情淘汰。如今的孩子们在训练时,不仅携带了球拍,还多了一把小小的梳子。他们打完球后,总不忘整理一下发型,才肯擦拭汗水。
3. 德国名将波尔曾公开吐槽,在中国打球竟需要戴上墨镜来抵御激光笔的干扰。日本则趁机推出“纯净观赛区”,以此吸引那些厌恶饭圈文化的外国球迷。这无疑给我国举办国际赛事的良好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仿佛是夜空中的一道裂痕,让原本璀璨的星光变得黯淡无光。
让乒乓球回归本质
如今前往体育馆观看比赛,常常目睹这样的情景: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手持保温杯,专注地分析球员的技术细节;而年轻女孩则高举荧光灯牌,激动地呼喊着自己心中的偶像。当15岁的少年们更关注马龙使用何种发胶,而非他的发球技巧,这项运动似乎正逐渐丧失其最珍贵的本质。
乒乓球不应沦为粉丝经济的提款机,也不应成为流量明星的跳板。下次再观看比赛时,何不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颗白色小球划出的优美弧线上?那里才真正蕴含着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对于那些举起灯牌干扰比赛的观众,或许可以送给他们一句话:如果你们热衷于追逐明星,请选择娱乐界,不要把体育界也搅得一团糟!
网址:国乒赛场变追星现场?饭圈入侵引发演唱会热潮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45391
相关内容
饭圈文化是怎么侵入体育圈的 从追捧到狂热,国乒的饭圈之困专家称体育明星可以多引导粉丝 抵御饭圈侵袭赛场
莎莎出场 全场高喊:孙颖莎雄起 乒乓赛场变巨星演唱会
体育赛场中的“饭圈”侵蚀,偶像明星该如何正确追
乒乓球饭圈文化,球桌上的追星狂潮,你get到了吗?
饭圈「入侵」体育界,危
饭圈文化搅动乒乓赛场:从陈梦被指关系户到体育精神的捍卫
樊振东乒超连遭饭圈粉侵害!乒协声明斗争四个月,刘国梁仍在造星
亚锦赛国乒创历史最差战绩,饭圈侵扰或为最大“病灶”
乒乓球饭圈文化:体育与追星的融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