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房由何决定?《孤注一掷》《热烈》《封神》等电影给出7个关键

发布时间:2025-05-21 19:51

时间来到8月下旬,这个暑期档接近尾声,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电影豪取30多亿票房,名利双收,有的电影空有口碑,票房不足人家的零头,还有的电影票房直接遭遇滑铁卢,早早败下阵来。那么,票房到底由什么决定的呢?这一直是个问题。

大体来说,营销和口碑是决定票房的两大关键因素。前者决定票房短期爆发,营销出色,电影一上映就会票房大爆,后者决定票房的上限,营销出来的大爆能爆多久,全看口碑走势,口碑好,继续爆,口碑差,则“昙花一现”,票房最终也不会太乐观。具体来看,《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热烈》《孤注一掷》等暑期档影片,给出了以下7个撬动高票房的套路。

01 击中全民话题

一部电影要大爆,能击中全民话题无疑再好不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艺兴、王传君、金晨等主演的《孤注一掷》。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涉及境外诈骗,恰好契合时下受全民关注的缅北诈骗事件,因而电影一点映就爆了,上座率高居不下,票房直奔40亿,即便与同期电影相比口碑不是最好的,观众还是愿意全家出动。

不过,想击中全民话题并不容易,全民话题可遇不可求,多少有些运气成分在里面,可以说是碰上了“天时”。上一部能够这么好运的,还要追溯到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这部电影上映时,正巧遇上中印边境冲突,国内外新闻炒得沸沸扬扬,大众爱国热情被激发,《战狼2》票房也一路走高,直接登上了中国影史票房宝座。

02 找准受众定位

定位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电影类型,一是受众人群。一般情况情况下,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影响,如爱情片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特效片会有更多男性观众喜欢等。这里所说的精准定位主要是指后者,即电影是给哪些人看的,定位做得好,能让更多人去观看,成为大众电影,否则只能接受被冷落的现实。

大鹏导演,黄渤、王一博主演的电影《热烈》可以说是定位失败的典型。这其中有其本身类型的影响,但更多是营销定位不够清晰。在前期宣传上,《热烈》侧重“燃、炸裂”,但结合预告又给一种街舞片的感觉,结果上映之初很多人并不买账。后续随着宣传深入,《热烈》开始强调是合家欢喜剧,从电影来看没有问题,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宣传时机。而从近期来看,《热烈》又贴上了体育电影的标签,这本身也没毛病,却实实在在会劝退一批人。《热烈》的定位不断摇摆,最终导致叫好不够叫座,空有好口碑,没有取得像《消失的她》《封神》一样的高票房。

03 制造对立话题

与全民话题不同,制造话题更多是营销行为。总体来说,全民话题是客观的、大范围的、无法人为控制的,制造话题则是可以通过营销手段迎合观众的,影响力虽不如全民话题大,却常常非常有效。例如,朱一龙、倪妮等主演的电影《消失的她》在宣传上就主打女性话题,吸引更多女性观众走进影院,虽说它的豆瓣评分只有6.4,票房还是达到了35亿+。

制造话题的本质是制造对立,制造观念冲突,常见的有三类:男女对立、中外对立、家庭对立。这些乌尔善执导的《封神》前期营销基本都用了一遍,如有意强调《封神》改变了苏妲己“红颜祸水”的传统观念,侧重的是男女对立,宣扬《封神》是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宇宙,“不看不是中国人”,暗含的是中外对立,放大“你的父亲是谁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的电影主题,实际则涉及家庭对立,也就是父母与子女间的矛盾。从实际票房来看,《封神》的制造话题是非常成功的。

04 宣传指向路人

这对于一些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电影尤为重要。宣传方向决定着,能否进一步打开路人盘。方向明确且给力,通常能收获更多路人缘,否则将很难下沉。不妨以都有流量明星的《孤注一掷》和《热烈》做对比。前者,将重点放在王传君,而不是流量张艺兴,后者则基本都集中王一博身上,结果前者反而让更多路人看到,得到不少路人的芳心,后者主要在粉丝圈流传,始终没能让更多路人“感冒”。

这实际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电影宣传,流量明星的粉丝可以不作为宣传方向,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宣传,甚至还会帮着宣传,重点还是面向路人,得路人者赢票房。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不难发现,在宣传平台选择上,目前抖音要比微博好得多,因为今天的微博几乎已经成为了粉丝圈,而抖音明显有更多路人。

05 保证基本品质

影片品质从来都不是票房的保证,口碑好坏也不与票房高低成正比,比如《消失的她》豆瓣评分6.4,票房却超过了35亿,《我爱你!》豆瓣7.9,是暑期档口碑最好的电影之一,票房却只有4.27亿。但是,影片品质是有底线的,通常来说,这个底线在豆瓣5分左右,只要能保证这个评分或以上,取得多高票房都有可能,如《唐人街探案3》豆瓣只有5.3,却坐收了45亿票房,基本可以说是口碑与票房倒挂最严重的影片了。

而如果电影的豆瓣评分低于5分,无论开始有多热,最终都不会有好结果,谁都救不活。例如,艾伦、沈腾等人主演的《超能一家人》上映首日票房远超当日的《封神》,但豆瓣评分却只有4分左右,且一直往下掉,骂声一片,随后几天票房直接“跳水”,最后过4亿都是一种奢望,片子主演有沈腾也无济于事。由此可见,影片品质对电影票房仍然非常重要,不一定要口碑多好,但评分一定不能太低,否则只有“等死”。

06 做好口碑维护

同期有多部影片上映,就意味着有竞争。然而,竞争并不只是影片质量的竞争,还有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反映在营销或宣传层面,既包括自夸,还包括他骂。换句话说,无论你的电影评分有多好,一定会有有人骂,而且多数情况下来源于竞争对手。这个时候,口碑维护就非常必要,忽略了这一环,票房照样无法保障。不妨还以《热烈》为例。

《热烈》刚开始点映,就出现了有针对性的“黑料”。最引人关注的是,主演王一博因病无法参加路演,消息一出,随之而来的竟是某明星PC被抓,后者甚至没有可靠的信息源,但还是与王一博联系到了一起,很多媒体、大V报道,很多网友大骂。即便最后不了了之,很多人不怀疑事件的真实性,反而说是被压了下来。这之外,还有人刻意引导带歪路,比如,说电影没看头,说是粉丝电影,说对街舞感兴趣就去看等等。关于种种,片方似乎任凭发酵,没能及时做好口碑维护,最后的代价就是票房无法达到预期。

07 动画向来很稳

动画电影是个例外,好像没什么可说的,票房大多都有保证,表现好的话,可以远超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当年的50亿票房,今天看来仍是一个奇迹。动画片拥有先天优势,能够吸引儿童观影,儿童“一拖二或二拖二”,票房自然不会差。不过,动画片要找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兴趣平衡,对二者都有可看点,不能太稚嫩,也不能太成熟。《长安三万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儿童学唐诗,成人感受大唐气魄,大家都有收获,票房不知不觉奔向了18亿。

最后

粉圈喜欢为偶像做实绩,其中票房就是重要的一项。这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某个演员能够抗票房的信息,并为之洋洋得意,但沈腾主演的《超能一家人》和吴京主演的《巨齿鲨2》再次说明,演员无法左右票房,任何人都不敢保证他出演的电影票房一定高。归根结底,高票房的取得,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好时机、好品质、好营销、好口碑等都非常重要。当然,票房成绩更不是某个演员一人的,粉丝将其作为一个人的实绩实属有点替偶像“贪功”。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却不是唯一标准。“唯票房论”不可取,以票房评定影片和演员也有失偏颇。从长远来看,口碑更具有参考价值,票房都是一时的,口碑才是长远的,也只有口碑才能让一部电影穿透时空,成为经典永流传。

网址:高票房由何决定?《孤注一掷》《热烈》《封神》等电影给出7个关键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49567

相关内容

票房38亿,破沈腾纪录,《孤注一掷》追不上,吴京影史前十保住了
孤注一掷
资讯|宁浩刘德华《红毯先生》将首映《孤注一掷》破30亿票房升至影史第19位
孤注一掷超34亿,剑指影史票房前十!张艺兴成为90后单片票房top1
专访|《孤注一掷》导演申奥:现实远比电影惨烈得多
《孤注一掷》重映3天票房不到50万 首日排片仅0.2%
周末连续两天单日票房超5亿元!现实关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真“流量”
重温《孤注一掷》:这些演员的蜕变与电影的永恒魅力
《孤注一掷》:一念地狱,千金散尽
2023年最卖座10部电影:《孤注一掷》第3,张艺谋独占鳌头,有2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