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华为或为背后的国产供应链企业营造稳健发展环境?
近日,在华为品牌盛典之上,Mate70 正式宣告发布。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整个发布过程中对于芯片这一关键元素竟只字未提。此般情形的背后,或许是华为深思熟虑后有意为自身降温的策略性举措。
回溯往昔,华为一贯展现出激进且张扬的行事风格,在产品发布和技术展示上总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然而,这一次,无论是华为整个企业,还是余承东个人,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显得更为收敛和沉稳。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华为基于对市场环境、行业竞争以及自身发展规划的深入考量所做出的明智选择。
华为的自我降温,营造低调氛围之举,不可避免地对外部媒体的关注方向产生了显著的引导作用。将视线聚焦于去年 Mate60 的发布场景,当时外媒对麒麟芯片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他们将麒麟芯片进行了极其详尽的剖析拆解,可谓是彻彻底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其目的就是试图探寻出华为制造先进芯片的核心技术和独特工艺。
而在今时今日,外媒的报道视角发生了明显的转移,更多地聚焦于鸿蒙系统。这一转变反映出华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以及鸿蒙系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Canalys 研究分析师 Lucas Zhong 向 CNN 表示,Mate 70 象征着华为软件发展的“关键一步”。
知名数码网站 phonearena 报道称:华为 Mate 70 系列发布:与 Android 和美国彻底分离。
美国媒体CNBC表示:华为推出首款搭载其新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华为手机国产化创新高
早在华为Mate60时代,就有拆机视频显示,华为Mate60的国产率高达90%,而这一代的华为Mate70系列产品的国产率更高。Mate 70系列手机正式开启首销,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在与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的对话中透露,Mate 70系列的每颗芯片均具备国产能力,标志着华为手机实现了芯片100%国产化,更高的国产率的背后离不开华为智能手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完善。
Mate70背后,我们看到华为有意在给自己降温,在具体的参数、性能方面,华为并没有在发布会上过多渲染,它的一大重心聚焦在机身设计、强度、配置与材质,比如华为Mate70采用了更坚固的第二代昆仑玻璃及高亮钛材质,Mate 70 Pro+业界首发搭载高亮钛中框,耐摔能力提升1倍,耐磨能力提升5倍。
这背后,福蓉科技是结构件重要供应商,银邦股份为华为 Mate70 系列手机提供钛合金中框,能提升手机的品质和耐用性,其订单量较大且毛利率较高。
华为在Mate 70系列上将“灵犀通信”技术做出了升级,通过背部智能多天线设计,提升了手机在诸如演唱会、地铁、地库等复杂环境中的使用体验。在卫星通信技术上,Mate 70系列还首发搭载了“卫星寻呼技术”,实现“一次链接,时刻在线”。在这背后,华力创通则是华为卫星电话芯片的供应商,为Mate70及折叠屏的Matex5等提供卫星芯片。
影像方面,Mate 70系列推出了“红枫原色影像技术”,通过一颗专用摄像头,来完成对150万光谱通道测量,以实现超高的色彩还原精度。欧菲光作为国内光学领头羊,是Mate70系列手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据潮电智库从产业处了解,欧菲光是Mate 70 系列手机镜头与摄像头模组两大核心零部件的主力供应商,毫无悬念地成为产业链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在影像升级背后,思特威的产品或用于摄像头模组,东田微通过模组厂为华为提供滤光片产品,国产豪威传感器替代索尼,昀冢科技为华为手机提供包括马达、服务方案、CMI马达基座、双色成型等产品,其中,双色IM成型产品用在十倍光学变焦潜望式马达内。
深度合作,生态共赢
自 2018 年下半年起始,华为便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大力加强对国内供应链的选择,并积极开展深度合作。这一决策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华为基于对全球市场形势的精准研判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所做出的明智抉择。
待到 Mate50 时期,华为与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通过紧密的协作,华为不仅成功推动了自身产品的优化与创新,更重要的是,开始引领并带动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国产供应商的茁壮成长。这种带动作用并非表面的、短暂的,而是深入且持久的。它为国产供应商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支持,助力其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品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至今日,华为在 A 股的供应商企业数量已然超过了 500 家之多,其中与智能手机相关的更是超过了 100 家。这一庞大的供应商体系,犹如一座坚实的基石,支撑着华为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这些国产企业无疑成为了华为重新崛起背后的关键依托力量。在面对外部严峻的制裁和封锁,无法依赖海外产品的艰难情况下,华为没有丝毫退缩与畏惧。相反,华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与中国供应链携手并肩,共同构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在这个生态中,各方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正是在这样的紧密合作下,华为与中国供应链即便身处逆境,依然能够披荆斩棘,成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为华为的再次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整个供应链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为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低调,方可持续稳健发展
在当下,鸿蒙供应链正逐步演进与发展,迄今已有 1.5 万个 APP 融入华为鸿蒙。外媒对此不禁慨叹中国互联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此背后,我们清晰可见,润和软件乃是鸿蒙的重要合作伙伴,为该系统给予技术支撑;拓维信息作为全方位的战略伙伴,投身于鸿蒙生态的构建以及数智化方案的开发;软通动力则为鸿蒙智联生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过往,供应商若欲发展壮大,往往需打入苹果供应链,然而苹果的双供应链体系,既是甜蜜的诱惑,亦是致命的毒药。苹果所期望的是多个供应链厂商相互竞争、彼此淘汰,如此一来,必然会有众多优质供应商不幸被“误杀”。而对于这些供应商来说,所幸有了华为。当下,这些国产供应链依附于华为之后,拥有了更为安全且稳定的退路。
苹果与华为大不相同,苹果拥有全球开放的供应链可供其抉择,它想要何人便能拥有何人,想要剔除何人,亦极为轻松。但华为则不然,华为唯有依靠国内的供应商,与国内供应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种关系会更为稳固。并且华为也更为关注背后供应商的稳定性与生存能力。
故而,在现今,华为 Mate70 有意保持低调,其背后的国产供应链将会活得更为安稳,因为华为的增长是可预期的,不过前提是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自去年起,华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在稳步回升。依据 Canalys 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华为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080 万台,同比增长 24%,远远高于 4%的业内平均增速。
华为的供应链订单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这一稳定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有效地避免了中国电子产业中众多供应链厂商所面临的困境。要知道,由于被苹果抛弃,这些厂商的订单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种不稳定使得许多企业迅速衰落,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不仅如此,为了寻求生存空间,不少企业不得不不断向外转移,将产业布局延伸至印度、越南等地区。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无疑会导致国内产业的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国内原本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条可能会因此出现断裂和缺失,相关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人才培养等环节也会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削弱了我国电子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
长此以往,国内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能会逐渐下降,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华为稳定的供应链订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种不良趋势的蔓延,为国内电子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免责声明:图文源自互联网或AI,仅为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址:低调!华为或为背后的国产供应链企业营造稳健发展环境?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53130
相关内容
为何企业今天要重视供应链计划管理?直击第二届链博会:金融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海关总署16项措施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联合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式企业信用培育
浅谈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5页)
采购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应用,解读供应链运作优化的挑战和趋势
优化供应链协同发展 零供关系行业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商贸零售深度: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图谱——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企业们
冷芸时尚圈坐庄讨论报名:户外运动发展趋势、存量市场获客、外贸企业供应链、职业目标规划、产品设计
平乡产业链招商引资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物流企业应该如何优化自身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