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生态不应盲目感性,文娱发展不能野蛮生长
日前,广电总局印发通知,指出电视剧演员总片酬不超过总制作成本40%。这对文娱产业的未来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我们的文娱产业集中发展于近四十年间,近二十年是迅速上升期。此前,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前,我们的文娱产业发展相对比较保守,相关产业尚未开始转型,人员冗余、结构复杂,产业化不足,无法快速跟上市场的需求。加入世贸组织后,相关领域转型发展,发展效能得到释放,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
文娱产业的兴旺带来了直观的效益,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受到优先发展的思路的影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被暂时搁置,但这些小毛病并未就此消失,而是逐渐变成了行业的顽疾。近几年,文娱领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流量明星的光芒掩盖了老戏骨的风采,小鲜肉在文娱江湖上驰骋纵横,背不住台词却能票房大卖,老戏骨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却很难获得曝光度。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到底是谁为谁服务。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遵循客观的制作流程,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全体创作者齐心协力的结果,不是靠某个演员或技术人员单打独斗就能取得成功。作为一个正在不断摸索发展的产业,成本分摊的比例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很容易就被资方掌握定价权,同时也给投机者钻了空子。
文娱产业的核心是作品,作品是创作团队通过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共同完成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想获得最理想的预期,必先在最直观可控的因素上着力,相对于主观创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演员自身的商业价值的稳定周期更具参考价值,也就成了资方进行综合评估的一把标尺。尽管影响因素很多,但都会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演员所获片酬的定价依据以及标准是什么。
在现阶段,限制总片酬占制作总成本的比例,这对行业良性发展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这并非就能解决根本问题,人工费本身就会随着时间浮动,用固定的分配比例进行规范,也只是暂时遏制住演员的创作能力被过度资本化的手段。我们不能彻底否定演员的商业化价值,因为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多地倚重于这一点,除了参考演员自身的商业价值,还要突显演员的艺术创作能力,本末不可倒置。
若想建立相关产业成本控制的长效机制,必须摸清楚饱受诟病的流量产业的真实发展规律,对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深入的认识,通过技术分析和人工研判等方式共同组建一套产业管理规范,这样才能让各方都能获益并不断良性竞争。
文娱产业不是单纯的信息传输,而是关乎民生民智的复合型产业,随着产业不断融合和技术不断迭代,文娱产业的发展会更加具象,相关规范也会更加精细化。无论如何发展,我们都需秉持务实的态度来看待文娱产业的发展,更要根据现实环境做出适时的调整,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人世间》:湖水微澜,大潮奔涌
小品张艺谋,大观中国梦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五环”艺术表意
东方奥运美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梦回大唐,谁的大唐?
网址:娱乐生态不应盲目感性,文娱发展不能野蛮生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62582
相关内容
独家|演员王志飞谈娱乐圈大整顿:不能任由资本野蛮生长整治饭圈乱象更应遏制资本野蛮生长
当饭圈走向疯狂,整治其乱象时更应遏制资本野蛮生长
韩星崔雪莉确认身亡!探究韩国娱乐圈生态:饥饿游戏下的野蛮发展
偶像产业不能随意野蛮生长
综艺节目,不应“娱乐至上”
野蛮生长小陈半夏什么关系
排斥张译事件,正在内娱野蛮生长,一个签名就能让网友集体破防!
赵丽颖再遭文盲风波,错别字引发娱乐圈百态
明星饭圈的应援生意链:赔多赚少 分工有责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