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娱乐圈的流量红利逐渐见顶,2025年似乎成为了体育明星商业价值全面绽放的关键一年。一季度内,体育明星们在非奥运年的商业战场上持续升温,不仅限于传统的运动装备领域,从美妆、日化到奢侈品与汽车,他们都成了品牌争抢的对象。这里敲黑板划重点: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和樊振东开年就霸榜了,成为众多品牌的宠儿。
以孙颖莎为例,她就像一台‘品牌收割机’,一口气签下了理肤泉、高露洁等国际大牌,还有OPPO、红旗这样的科技和汽车巨头。而樊振东即便退出世界排名,仍然被凯迪拉克这样的豪华汽车品牌视为宝贵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形象代言,而是深度融合了人设与品牌形象,为品牌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为什么这么多品牌都选择了体育明星呢?说白了,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体育明星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这对消费者来说极具吸引力。其次,相比于天价娱乐明星,体育明星通常能带来更高的粉丝转化率,且负面新闻较少,减少了品牌风险。此外,在社交媒体时代,体育明星的粉丝群体往往更为稳定和忠诚,能够长时间为品牌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并非偶然。随着传统流量渠道成本上升,品牌开始寻求新的注意力入口。正值饭圈文化交汇期的‘国球’运动员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新晋流量载体。比如,孙颖莎代言半亩花田时,产品上线仅1小时GMV就突破3000万元;王楚钦携手UNISKIN优时颜,联名产品开售后10分钟销售额即破千万。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体育明星在提升品牌好感度及促进销售方面的巨大潜力。
再举个栗子,布云朝克特作为网球新星,他与雅诗兰黛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貌,更是因为其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年轻活力与拼搏精神,正好契合了品牌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同样地,樊振东与雅漾的合作也充分展示了品牌对于运动员正面形象的认可。
但别以为只有热门项目才能获得关注。实际上,即使是相对小众或垂直领域的运动员也在不断赢得品牌的青睐。比如游泳项目的张雨霏、拳击选手常园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市场。这表明,只要具备足够的个性魅力和社会影响力,任何运动员都有可能成为品牌眼中的香饽饽。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品牌营销策略的变化。过去那种单纯依靠顶级赛事背书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如今,品牌更倾向于寻找那些人格鲜明、价值清晰的代言人来传递信息。体育明星天生带着自律、坚韧、真实等特质,正是这种稀缺符号让品牌愿意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长期合作。
换作是你,你会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评论区聊聊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