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作家石黑一雄创作谈:<莫失莫忘>灵感来源与科技伦理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5-05-23 03:24

诺贝尔奖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莫失莫忘》自2005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作品。这部小说不仅在各大中小学和大学中广泛研究,更是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影响深远。近日,石黑一雄在英文新版中写下了一篇创作谈,分享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思考。

在创作谈中,石黑一雄提到,自己的书房曾经是一片“迷你室内丛林”,凌乱不堪。直到2001年春天,他重新整理了书房,焕然一新,才开始再次投入创作。他形容书房的变化让他感到如同住在一列复古豪华列车的卧铺包厢,随手可得的书籍与资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回想起创作《莫失莫忘》的过程,石黑一雄透露自己曾在1990年和1995年两次尝试写作,但都中途放弃。他的“学生们”并不像其他校园小说中的人物,而是拥有特殊命运的角色。这个“怪异命运”正是他希望赋予整部小说的独特气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寻找这个故事的答案。

2001年,石黑一雄重新回到这个故事时,感受到了一种变化。作为作家,他的成长轨迹受到了1970年代大学文学课程以及1980年代伦敦小说圈的影响。他发现自己不再是年轻作家,而是与一批新生代作家建立了联系,他们的作品和思考为他打开了新的视野。

通过与这些年轻作家的交流,石黑一雄意识到科幻小说的魅力和潜力,逐渐接受了这一题材。他的创作灵感也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存在的困境让他更加思考生命的意义。

他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一种灵光一现的时刻,整个故事的画面和情节在脑海中浮现。尽管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他在新书房中的创作节奏却出奇的快,仅用九个月就完成了初稿。

《莫失莫忘》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上,也在于它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书中关于年轻人命运的疑问,以及生命的意义,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石黑一雄认为,这部作品在隐喻科技失控所催生的人造机制的同时,也探讨了人类基本处境的寓言。

书名《莫失莫忘》源自一首经典歌曲,表达了人类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渴望。石黑一雄在创作中深入探讨了这种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作为作家的独特视角。通过这篇创作谈,读者得以窥见石黑一雄的创作心路历程,以及他对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诺奖作家石黑一雄创作谈:<莫失莫忘>灵感来源与科技伦理的启发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71630

相关内容

第一次以汉语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是莫言,而是他
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璀璨明星
得诺奖后的莫言:忙着演讲、参观、题字…… — 新京报
最近10年的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你看过吗?
诺奖得主爱德华·莫泽加盟三好网任首席科学家
莫言因写作风格遭人谩骂,著名画家称他获诺奖,是诺奖识时务而已
莫言在瑞典皇家戏剧院谈文学创作
最近10年的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你都看过吗?
莫言与余华:文学双雄的友谊与灵感的碰撞
莫言当年获得诺奖,一个日本人在背后默默出力,他为何要帮莫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