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成小米牌面,京东拿下肖战,明星效应已是商业“套路”
在这一次的冬奥会中,苏炳添成为了热度最高的运动员之一,还有不少人直接将其称为亚洲短跑第1人。小米更是趁着热度直接签下苏炳添作为公司的代言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苏炳添成为小米牌面之后,京东也拿下了肖战,从中不难看出,明星效应已是商业套路。
小米官宣苏炳添为代言人,股价一路飙升
虽然苏炳添没能在这一次的冬奥会中拿回奖牌,但我们仍然不能够忽视他的成就。因为短跑本来就不是亚洲人的优势体育项目,而他这一次不仅破了亚洲纪录,他成为了首位闯入决赛的中国运动员。所以,他在运动方面的努力值得我们尊敬。品牌商也是看到了他的商业价值,所以纷纷找他签约。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苏炳添先后与伊利、菲林格尔等品牌达成合作,如今他的年度代言身价预计已经超过千万元。而小米在官宣苏炳添成为代言人之后,股价也持续走高,一度上涨近4%。
事实上,因为此次冬奥会而引起全国关注的运动员不止苏神一位,其他许多在此次奥运会中努力拼搏,为国家争取荣耀的运动员也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对象。而那些参赛项目受关注度高、或者是本人在颜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运动员,也更受品牌商的青睐。这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品牌商,尤其是运动品牌去找运动员代言是好事。另外,运动员的个人形象普遍更好,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正面宣传作用。
只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过犹不及。就像有人评论的那样,这是一个热衷于造神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热衷于毁神的时代。而对于运动员来说,获得大量的关注有利于让他们增加收入,特别是对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运动员来讲是一件好事。可与此同时,也会让他们参赛压力倍增。而尤其让人担心的是,饭圈文化正在逐步入侵体育圈,部分人流量至上的做法更是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生活。比如在10米跳台多得金牌的全红蝉一夜爆红之后,她的家就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如此畸形的现象令人费解。
京东拿下肖战,是强强联合,还是剑走偏锋?
在当今的娱乐圈中,肖战算得上是顶流,京东会签下他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且肖战的粉丝也是千万级别,个人商业价值较高。并且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讲,利用明星的号召力吸引粉丝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只不过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其中最大的风险自然是明星塌房。像是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就十分热闹,而那些与塌房明星签约的品牌也纷纷解约,生怕被连累。对比之下,肖战在近段时间被报负面消息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之前的风波已经对他的形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过好在粉丝的粘性够强,所以仍然签约不断。
企业究竟应不应该签代言人?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曝光率签约代言人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正如上文中所说,不管是签约体育明星还是娱乐明星,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如果一家企业想要真正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话,首先要做到的还是保证产品的质量。比如董明珠就曾经说过,格力不再请代言人,并且把请代言人的费用用于投入研发或者是提升员工福利。而且事实证明,董明珠的做法并没有让格力的名气降低,在不请代言人之后,格力空调仍然凭借着足够强的质量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
结语:
如今大家对通过明星来为商业平台吸引流量的做法司空见惯,包括很多曾经表示不愿意请代言人的企业也都纷纷打破了惯例。比如之前小米就曾经表态应该节约代言费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的代言人就是雷军自己。可如今,小米请了新的代言人,甚至连股价都因此有所上涨。这也就难怪有那么多的企业忍不住诱惑,纷纷和明星签约。只不过还是希望这些企业在保持曝光率的同时不忘初心,坚持产品的品质。毕竟就算是营销做的再好,也只能火爆一时,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就需要创造足够好的口碑。
比如椰树牌椰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尽管这家品牌的包装一直被人吐槽,但是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而且是真材实料,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没有因为包装老土就被市场淘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江小白,因为营销手段出众,在江小白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不少年轻人都对其非常青睐。但是因为口感较差等问题,江小白的热度已经远远不如之前,甚至有不少年轻人直接将其列入了黑名单之中。
网址:苏炳添成小米牌面,京东拿下肖战,明星效应已是商业“套路”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77806
相关内容
小米牵手苏炳添,体育明星代言的深层逻辑苏炳添喜提小米SU7,电动车市场明星效应凸显
好成绩带来商业价值,苏炳添1个月接下4个代言
中国速度!水滴保、小米等多家企业官宣苏炳添为代言人
小米迅速拿下苏炳添 雷军演绎有一种营销叫“蹭热点”I 新营销
雷军终于选对人了!中国飞人苏炳添成小米品牌代言人
一年先后13个商业代言 苏炳添成商业资本竞相合作的优质体育明星
招商银行官宣全球品牌代言人,为什么是苏炳添?
抢人大战?继雷军送苏炳添小米SU7之后,苏炳添成为极氪009车主!
弃用小米,改用iPhone 14,苏炳添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