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两个公关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第一个是百雀羚在直播中临时爽约李佳琦,搞得李佳琦很生气,网友对百雀羚意见很大;
估计百雀羚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网红直播事件受争议,尤其是百雀羚临时投放了薇娅直播。当然,(有网友分析)从纯法律层面上讲,百雀羚这么做其实并无不妥,只是道理上欠缺。
品牌本身的价值在消失吗?
近期跟朋友也有在聊这个话题,我个人猜测在未来的消费中,品牌的作用或许会没有现在这么大。能实现差异化的品牌,其差异点很可能马上被竞品跟上补足,因此将并不存在真正的差异化。
比如说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品牌主张显然并不相同,但对于用户单个消费行为而言,或许品牌价值差异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被我们放大了。
同时,网红带货带来了C2M的供应链改造的大讨论,也就是通过提前预估消费者需求临时反向推动制造产业链定制,C2M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制化销售,品牌能够产生的附加值就更加有限。
极端一点看,如果后端的制造供应链极其成熟,那么“品牌”就没有溢价的意义。
李佳琦是女白领们的蔡徐坤?
几乎所有媒体对李佳琦的人物特写上都会强化“认真”“努力”的标签,从PR舆情上来看,李佳琦的人设已经立住了,他不仅仅是网红主播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更立体的大众形象,也是某类年轻人的精神缩影。相比之下,你会发现你对薇娅这个人的了解可能就比较少。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李佳琦或许就是都市女白领们的蔡徐坤。
事实上,网红的人设通常比明星更加稳定,头部网红(尤其是直播类网红)的日常生活几乎都暴露在聚光灯下,而明星在影视剧外的日常生活还相对神秘。从我们的主观经验上来看,明星的人设崩塌概率远远要大于网红人设崩塌。
网红和明星的互相渗透融合,依旧会是未来娱乐内容行业的一大看点。
2、再说下奥迪投放英菲尼迪。
当李彦宏演讲被泼水了,有人说百度通过一瓶水上了热搜;当李国庆摔杯了,有人说是李国庆为了推广自己的创业项目……
当然你说币圈行为艺术大师孙宇晨那是倒有可能,毕竟这个人亦真亦假,是个迷之少年。
现在这个传播环境对公关人员的压力是特别大的,危机公关几乎已经成为传播常态了,如果没经历过几次危机公关,那只能说明你的品牌可能还没啥影响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