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转型做导演监制 动机目标薪酬大盘点
摘要: 在电视圈明星已经不再是演员那么简单。杨幂、吴奇隆、苏有朋、刘恺威、胡歌等人一早杀入电视剧幕后制作人的行列。



在电视圈明星已经不再是演员那么简单。杨幂[微博]、吴奇隆[微博]、苏有朋[微博]、刘恺威[微博]、胡歌[微博]等人一早杀入电视剧幕后制作人的行列。近期冯绍峰[微博]监制且主演《兰陵王》、文章[微博]自导自演自编《小爸爸》、明道[微博]投资《如果我爱你》做制片人都很瞩目。电视明星这两年随着片酬的膨胀,能量也在膨胀,忽然就具备了这样或那样的本事,不甘于幕前的光芒四射,也要做幕后的制作核心。对这一现象,业内外也有很多说法,比如明星投身幕后工作不过为了博个宣传噱头,徒有虚名;比如让明星挂名幕后身份只是吸引明星来演戏的一种手段,名不副实;又比如明星投资当老板做制片把关作品走向,为的是名利双收。明星在幕后究竟做了些什么?有能力做到什么程度?不如让他们现身说法。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文章、冯绍峰、明道,谈谈他们的监制、导演、制片经,揭秘他们如何兼顾台前幕后双重身份,再说说他们怎么给自己发片酬。同时也请圈内人士分析下明星做幕后到底是不是一件靠谱的事儿。
新款上市A
演员文章 导演文章
多功能,全包办Style
实践剧目:《小爸爸》
播放平台:浙江、深圳、东方等卫视正在热播
●动机 为什么当导演?
好容易有想拍的冲动,毕竟遇到想拍的戏不多
文章说《小爸爸》是特别“文章”的一件事儿。他从头到尾参与,萌生思路、创作剧本、导演、主演、做后期。为什么要劳心劳力地做这么一件事儿?对他而言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了这样一种冲动,而且这种冲动也不可复制:“能遇到让自己有想拍的冲动的戏也不多,毕竟演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内幕就是当他要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曾想找自己特别信任的滕华涛导演来导,但是滕华涛告诉他以后不再做电视剧导演工作了,这也促使文章自己完成了这部作品。
●实操 具体做什么?
除了制片人的事儿归他老婆管,其他的事儿几乎全包了
因为集编导演为一体,所以文章这个导演显得特别操心。选演员方面文章几乎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了,比如夏天舅舅这个角色他写的时候想着的就是王耀庆。夏天这个孩子是他从970个孩子中选出来的,齐大胜的扮演者刘欢也换了三个角色。当然江珊、杜淳[微博]、佟大为[微博]、杜海涛、刘芸[微博]、高峰等人也是他拉来串戏的。拍摄的时候他要演还要盯显示器看其他演员演,如果达不到自己的诉求,他会根据不同演员的情况去说戏或者去示范,文章说自己是爱沟通型的导演。而做后期的时候,他过得很狼狈,“没吃没喝天天就工作餐、盒饭、煮方便面,要么就是外面随便糊弄一口,就回家睡觉,然后醒来又去公司。”正好马伊琍[微博]那时候不在家,于是这位导演的生活就变成了“从家里这灰尘就能看出来。进门、换鞋、上楼、睡觉、下楼、穿鞋、走……就这一串脚印最干净”。
●要求 好导演要帮演员把他的最佳状态记录下来
“我是一个演员出身,我不是一个专业导演,对于演员来讲,我是极度爱护的,我是要给演员最大的创作空间,要给到每一个演员创作空间,当每一个演员给到你东西的时候,没有达到你那个诉求点的时候,你要用你的方式去让他达到,这个过程其实是导演过程。不是摆好机位去捕捉他的表演,我认为的好导演是要帮助演员把他的最佳状态记录下来。”文章说自己属于那种“不纠结”的导演,“我只要拍我想要拍的东西,或者是大差不差的东西就行了。而有的时候‘纠结’的导演就是说,他们会提出比较严厉的那种要求,比如要求演员在某一句台词的某一个字上要流泪,这个可能就不是我想要的。”
●优势 有机会偷师,更利于表演
作为演员,文章有机会一直在观察其他导演是怎么工作的,“以前都是看很多的导演在拍戏,拍我拍别人,我都会在旁边去观察。拍戏这个过程其实是千姿百态的一个过程,很多导演的拍摄方式都不一样。都会给我一些影响,从拍摄、创作上面都会给我一些启发。”其实《小爸爸》里还特别安排了向周星驰、李连杰[微博]、滕华涛等人致敬的情节。而作为这个剧的创作者,创造一个人物自己去演显然更加游刃有余。该剧监制滕华涛也表示:“演员自己当当导演是有好处的,从全局的角度他可以看一些问题,相反等他之后再回去做演员,他可以从导演的角度,对整体的节奏感、对结构的把握可能会更强一些。”
●困难 又宏观又细琐又超负荷
“他要爱每一个角色,他要把每一个角色都要吃透,他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剧组里,他是特别宏观的一个人。”文章说这是对导演而言比较难的部分。具体而言的困难其实很细琐无法一一展现,比如他们的拍摄最艰难的部分是在美国拍戏,之前看照片找群众演员,一到现场发现不合适,临时找根本不现实,文导只好请工作人员帮忙,“剪辑演了一个律师、统筹演了于果的同学……”当然身兼数职最现实的问题是:“拍摄周期平均每天睡觉3个小时,导演都在超负荷工作。”
●薪酬 有导演费,没演员费
文章透露在总制片人马伊琍的严格财政控制下,自己没有拿演员费用,只拿了导演费,还是“按照刚出道的导演的标准给的”而作为投资方之一,文章表示收视率高自己就有钱拿,收视率低就没钱赚了。
●目标 完成了,就是成功
成片出来了,和文章之前想象的并不太一样。“我在每一个阶段想要完成的这个东西其实都不太一样,开机前有一个设想,觉得应该是什么样,开机后才发现‘噢,原来它是这样的’,其实每一个阶段它都会告诉我,它离我想要的那个东西还是有一些偏差的。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做完完成片,所有的东西都做完了,它是一个非常非常让我激动的一个东西,有好有坏,有遗憾。”对这部片子文章认为“完成就是成功”。而《小爸爸》开播首日便收视大捷,根据全国33城晚间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排行统计,《小爸爸》在浙江卫视[微博]、东方卫视、深圳卫视分列全国第二、第三、第十,十强席位独占三个。
意见
圈内人怎么说
针对明星转幕后的现象,南都记者分别专访了云南润视荣光影业总制片人蒋晓荣和《爱情公寓》系列剧总导演韦正,两者对明星转幕后担任制片人或监制等职务的现象持不同态度。
支持党 明星好歹有丰富片场经验总比更不懂行的人来做好
蒋晓荣认为,明星具有丰富的现场拍片经验,对拍戏的流程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明星来做制片对整个剧组不无裨益,还避免了不懂行的人来做制片的风险。她拿吴奇隆举例:“据我所知,吴奇隆早就介入影视剧制作了,而且他还介入了投资。吴奇隆这样既懂得拍摄,又懂服装啊、化妆啊、道具之类的演员,是非常有经验的了。”她认为吴奇隆是胜任的。明星做制片,话语权扩张,是否会随意改戏,影响剧目进度?蒋晓荣认为有责任心的明星不会无理取闹,她说:“我想,一个好的明星或演员来做制片人,是不会无聊地乱弄的,他要为片子的质量负责。”
存疑派 明星是否真的懂得看个人的造化
而青年导演韦正的分析角度不同,他认为明星纷纷投入幕后的现象,有着复杂的行业背景。“这个问题不能单纯说好与不好,明星转幕后都有各自的选择初衷,但是其实都是由中国电视剧行业分工不细、不健全导致的。一个演员不可能是全手全才吧,什么都会是不可能的。”。
韦正认为,目前中国电视剧行业需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个幕后工作都该由专业人员完成,而明星要做的是把握好角色。韦正提到明星做幕后在欧美影视圈内虽有先例,但并非主流趋势,“这根本就不是影视业的重点”。韦正说:“中国现在消费的就是‘明星效应’,明星做幕后一定程度节省了剧目的宣传成本,同时还带来眼球效应。但要说明星对某一方面的幕后工作是否真的懂,可能还需要他自己在那方面上的学习和深造。”韦正也为有意转型幕后的演员提出了建议———拍戏各方各面的工作都要懂一点,但同时也需要有一个专长。韦正认为:“并不是说你自己演了部好戏,你就能拍出做出一部好戏。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决定,乱做的明星幕后人肯定会被淘汰的。”
新款上市B
演员明道 制片人明道
我搭台,你唱戏S tyle
实践剧目:《如果我爱你》
播出平台:正在拍摄中
●动机 为什么当制片人?
为了自己能做主!
“作为演员,我很乐意去拍别人的戏,可是我自己有一些想要拍的东西,别人不可能跟你的想法一模一样。”谈及做制片人的初衷,明道告诉南都记者,当话事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时,拍东西的自由度更大,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实现。他拿正在拍摄的《如果我爱你》举例:“比如我要拍《如果我爱你》这样意大利风格题材的剧,你就不可能突然找到跟你一样愿意拍意大利题材的人,我当制片人的话会能够比较完整地呈现这个感觉。”
明道自诩最擅长操作时装剧,丰富的出国经历、见识上的广度都使得他对意大利风格剧有着比普通制片人和导演更完整的构思。“我们(明道工作室)一直在做时装剧这一块,相对来说,我们经验比较丰富,也会有一些我们自己的想法。我要传达完整的意大利感觉,就要从服装、造型、美术所有种种观感到主题,甚至包括红酒,都要跟意大利有关。但这样的整体感觉,你不可期许别的剧组跟你的想法完全一样。”明道说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电视剧能否呈现出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他就自己来做主,当了制片人。
●实操 具体都做什么?
最大的工作就是搭台!
“我最大的工作就是搭造舞台。”明道把他多年来在影视圈积累的“优质”伙计集结起来,成立了自己的团队,“他们都是跟我想法能贴近的人。”明道的制片人工作就是搭起剧组这个“舞台”,然后告诉他的工作人员这场“秀”该“表演”什么。他说:“剧组就好像是一个很大的轮子,它一转动起来就会转动下去,你只要在旁边适时地点一下推一下,这个轮子自己会走得很好。”
抓大放小是明道的制片人之道———选演员靠导演;剧组吃喝拉撒靠生活制片;只有在大家都拿不准主意的时候,比如决定剧组出镜拍摄时间、拍戏的顺序规划等问题上,明道才会站出来帮大伙做决定。
对于演员的挑选,明道透露:“我不会全权地去接触这个事情,比较尊重导演的意见,我看剧本的感觉跟导演看剧本的感觉不一定是完全相像,他觉得他选这个演员更有把握表现出某些东西,那么我就会听他的。”
●要求 讨厌事必躬亲,让专业的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明道遵守的另一个制片人准则,他讨厌事必躬亲的行为方式。当南都记者询问明道怎样为部下分配工作时,明道否定了“部下”这个提法,同时避免让各个岗位上的人变成机械的“操作员”,他说:“他们都是我的合作人,我用的人在某方面肯定都是专业的,如果我对造型这一块有什么想法,我会跟造型师讨论哪些东西比较适合我们这个戏,他就会去把握;但如果我在中间再出太多主意的话,那我就变成像一般的制片人一样,到最后你找的这些专业人士都沦为了‘操作员’。”
近年来,许多演员投身制片工作,业界人士分析许多所谓的制片人明星并无实际制片工作,只是挂名,吸引眼球做营销。明道承认的确有这种情况发生,但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也无可厚非,明道相信这些挂名艺人因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也绝非“挂名”那么简单,他说:“我觉得即便是他只挂名,也不想自己的名字被乱七八糟使用。所以我相信像我们这样本来是演员,后来当制片人的人肯定还是对这个事有一定程度上的参与的。”
●优势 明星跑不了,有信誉保障!
“我的工作室团队人员是我入行十几年来一个一个累积起来的。”与明道合作过的制片、造型及其他专业人士都被他拉过来加入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作为明星制片人,拉资金时能给投资方的最大保障是“不会突然跑掉”,明道深谙此理,他说:“我们在找合作的伙伴做发行、做投资时,向对方说明是明道工作室出品,是明道自己要拍的戏时,会比一般制片人稍容易拉来资金。他们知道明道不会突然跑掉,这个是我觉得明星当制片人的最大的便利。‘明道’两个字就让他觉得我们是有信用的,他们知道我们在这个市场上已经存活有一段时间了,那大家跟我合作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信任。”明道说,有时投资方并不理会电视是否能拍得好、跟明道工作室合作讨不讨厌,他们在乎的就是明道肯定不会突然消失,“明道”就是信誉保障。
●困难 创意缺,原创难
因与明道的交情,《如果我爱你》中的演员都一定程度上在自己的片酬上打了折扣。然而演员的片酬依旧是剧组开销最大的部分。明道对中国的演员片酬也颇为疑惑,他说:“坦白说,我从制片人的角度看,觉得现在国内演员的片酬稍微有一点膨胀,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咦?片酬怎么好像突然又膨胀了?”
明道知道,拍《如果我爱你》会花费巨大———剧组还将前往意大利取景,同时将以此作为工作人员的旅游福利。“电视台买剧方负责人的眼睛是非常厉害的,他们一看就知道你这是花多少成本拍出来的”,对于电视剧品质,明道颇为自信,不担心高成本的剧卖不出,因为他认为自有有眼光的电视台来买,所以他说:“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让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效用。”
有剧评人担心明星当制片人会催生“明星中心制”,从而纵容演员耍大牌,不利于剧组正常运作。明道对此不太赞同,他说:“在自己的剧组里面耍大牌,这感觉好像就是你回家以后把你自己家的东西打了,我在自己的剧组里面耍大牌干嘛?!”虽然做制片后在剧组的话语权变大,但明道认为临时加戏或删戏的状况并不常见,“剧本修改集中在拍剧前的前期讨论,最终的剧本出来后,基本上改动幅度不大。”
●薪酬 自己的片酬一定要降
南都记者在问明道出任制片会不会降低自己的片酬时,明道果断地回答:“那一定要降的!”不但降片酬,明道还自掏腰包为《如果我爱你》投了一部分钱。然而,也正因为做制片,他可以在电视剧盈利时分红。明道通过自降身价,把结余的钱花在其他演员身上,或者用这些钱寻找更好的人进组。
●目标 不派人情卡也吸引人
算上这部《如果我爱你》,明道工作室至今已出品了四部电视剧,工作室的制片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品质上的口碑在明道看来会吸引演员的加盟,譬如这次胡兵的加盟。明道说许多剧组把钱都给了演员,因此镜头就会拍得特别节约,而明道在邀请演员的时候会说: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请你演戏,稍降一些片酬,是因为我们要把钱用到拍戏上面,明道的剧在设备上很舍得花钱,他认为,一个真正有品质的戏是可以自动吸引演员的,演员的加盟也并非出于面子、出于友情,“大家都是在工作,你真的只靠友情,其实是没有办法获得太多的东西的。”
新款上市C
演员冯绍峰 监制冯绍峰
抓大放小不纠结Style
实践剧目:《兰陵王》
播出平台:内地已播完 目前正在台湾热播
●动机 为什么当监制?
觉得自己不会永远是演员
冯绍峰表示做监制只是冲着“兴趣”二字,“拍戏拍了十几年了,我觉得演员一直就比较被动地去接受一些安排,现在自己也有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通过监制这个工作可以在戏里面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也是挺好玩的。”冯绍峰平时拍戏时一空下来最喜欢研究导演的喜好,导演的一言一行。他会不自主地观察和学习,他并不否认自己是个有野心的人:“我觉得我应该不会永远是做一个演员,当一件事情做久了你哪一天会想追求一些新的东西,因为人生是不停地在进步的嘛。”
●实操 具体做什么?钱怎么花不归他管
冯绍峰特别介绍了“监制”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在国外Producer就是制片人,他们没有监制这个角色,只是制片人、导演。在好莱坞电影里面,制片人是举足轻重的一个职位,在我们这都是导演是第一,但奥斯卡颁奖礼最佳影片是颁给制片人的,制片人从各方面把控全局。监制是制片人的一个拆分,因为制片人是不在现场的,制片人是老板。那监制呢就是协调导演演员关系,或者是去每一个场景啊道具啊化妆啊各种方面,全方面地提出一个把控的意见。”冯绍峰说自己因为出演兰陵王戏份很重、工作量较大不可能去做个职业的导演或者制片人,而做监制呢,自己其实也不需要做那些很具体的琐碎的工作,因为“我这只是学习阶段”。他需要做的是:“我有意见我想表达的时候我会去说,但我不会大包大揽,因为我还是在学习,而且我的戏份很重,我不希望把我最主要的做演员的精力给分散掉。”他表示这个戏钱怎么花盒饭怎么管理完全不归他管,他也根本没有兴趣:“其实我只是对艺术方面感兴趣,我对钱对数字上面我是特别没有概念的一个人。我感兴趣的是怎么演或者是他们给我看场景图、服装造型,我会提出意见需要怎么改。”冯绍峰的监制风格是不纠结细节,“我是顺着大方向一个大的方向,在这轨道里面我就都可以接受,跟对手戏演员我不会因为我是监制给他们太多条条框框教他们去演戏,我尊重每个演员自己的创作的习惯和他发挥出来的东西。我放手去做,与人合作你信任他你给他足够的尊重他会回馈你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去驾驭他、非要征服他或者是得到权利感和满足感。我觉得我要做的是要激励大家更好地去创作。”
●要求 我们能不雷就行了
“回到电视剧的创作当中也觉得蛮好玩的,它不像电影那么难,每一场戏那么较劲,它轻松快乐就过去了,然后就是大家看了也会比较轻松,它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来限制怎么样的,但我们做到不雷就行了。就不希望让别人多诟病觉得你严重地卖弄或者有很多哗众取宠的东西。”
冯绍峰觉得自己的监制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对台词的控制:“要减少台词的量,因为我觉得很多台词说得太白,会降低你表演的空间。现在的观众也都看了很多好片,大家的审美有很高的水平,所以不用把他们当成小孩一样什么都跟他们说得那么白。而且我觉得从表演的方式上可以稍微不按照古装戏那么样去演,有点现代的意识,但也不是说一些时装话让人觉得很跳戏,找到一个平衡我觉得很重要。”
●优势 对剧本和表演的把握
“演冯绍峰他最熟悉的一个是剧本一个是表演,这两个对于一个电视剧来说也是挺关键的。”冯绍峰说自己做幕后工作也是根据自己擅长的点去出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监制工作就是集中精力把戏弄好,服务到位让每个角色都能出来。
●困难 边吃盒饭边监制,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
对冯绍峰而言出演“兰陵王”这个角色对自己而言没什么难度,可以游刃有余,但是同时做监制的话,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我们就在片场开会,抓紧一切时间,比如吃饭时我一边猛吃着盒饭一边喝着水跟他们在聊着一些东西。”
●薪酬 监制是新筹码,片酬不打折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电视剧《兰陵王》中冯绍峰并没有因为剧方给了监制这个名头就在片酬上有所折扣。在电视剧生产热潮中,明星十分抢手,同样按照市场价给片酬的情况下,《兰陵王》制片方给出监制这个名号也是为了增加吸引演员的筹码。因为现在很多明星都想要尝试一些幕后工作、在拍片时享有更多话语权,剧组给出幕后的一点空间对演员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目标 提供正能量,别让人学坏
《兰陵王》以1.786的收视成绩在浙江卫视完美收官,创造了浙江卫视全年单集收视率最高点。大结局视频网站累计近5亿人次点击率。该剧在台湾播出短短六天之时已创下古装剧纪录。然而对于冯绍峰而言,《兰陵王》的成绩不在于这些数据,而在于“它有一个正面的价值观给大家,不可能看完一个电视剧让人学坏了,或者让人觉得生活是很物欲的,那不是我们的初衷。”
借鉴
国外怎么做?
欧美影视圈也存在明星兼任制片人的现象,在《如果还有明天》(T heB igC )、《绝命毒师》(BreakingBad)、《网疗记》(WebT herapy)、《火线警告》(BurnN otice)等众多外文剧的剧务人员名单列表上,你会看到有些主演跻身于“制片人”或“监制”行列。
通常国外的电视剧明星会与剧组签约7年左右,而当电视剧播了两三年火起来时,剧中的主演就有机会被冠以“制片人”、“监制”的称号。电视剧一炮而红,主演眼红,自然就会向剧组索要更多的酬劳,或者是争个“制片人”名分,但前提是他/她所出演的剧一定要红。例如在美剧《灵异妙探》(psych)中,主演Jam es R oday和D uléH ill在该剧走红两年后得到了“联合制片”的身份,又过了一年,两人直接晋级到“制片人”角色。
当演员获得“制片人”职务或称号时,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酬劳。剧组对这些明星为剧集收视率和话题度的贡献也颇买账,通常会同意与明星重新协定报酬,并给他们“制作人”的身份。有时“制片人”只是个虚名,是剧组为了哄明星开心而做出的让步。即使是剧组心甘情愿给明星“制片人”的名分,这些明星制片人其实也很少参与到真正的幕后制作和幕后开销工作,他们不承担剧务责任,也不会得到制作收益的分成,明星制片多得的钱都是合同一口价。当然,也不排除有创意火花四溅的智慧型演员出现,这些演员会因他们的才华而被选中做剧组的制片人。
有时演员、导演会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投资,这时,这些导演或演员就会获得一个“execu-tive producer”(执行制片、监制)的称号。欧美影视圈中,监制是投资人,甚至是老板,他决定着制片人的遴选和任用,同时监督制片人的工作,但监制并不投身到具体的影视剧制作环节中。所以,如果你有钱投资影视作品,那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监制”。
同中国的影视业一样,为国外明星冠以“制片人”、“监制”的称号是国外影视剧营销方式的一种,吸引眼球促进影视剧的投资和收视。此外,明星兼职幕后工作,可以获得高片酬———当一部剧有意支付给某一个演员更高的片酬,但同时又不想因分配不均,惹恼其他演员时,剧组通常会让这个明星兼职幕后工作,这样高片酬就可以通过幕后工作酬劳的方式支付。
C04-C07
专题统筹:齐帅 魏赟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齐帅 麻乐
实习生 李泳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