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综艺锐减30%,剩者谁将为王?
作者|杨 雪
文娱行业整体低迷的势头同样波及了2019上半年的网综市场。
根据艾漫数据的显示,2019上半年全网共计上线141档综艺,较2018年上半年 194档综艺相比,锐减了近30%的数量。其中腾讯视频共播出综艺42档,爱奇艺40档,芒果TV播出39档,优酷20档。在自制综艺方面,腾讯24档、爱奇艺19档、芒果TV 20档,优酷仅有4档,包括两档“这就是”系列。
在资本退潮的大环境下,网综市场的招商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的综艺节目赞助品牌减少了20%,招商不利导致国内综艺节目的数量不断减少。
视频平台因此改变了“广撒网”、以量取胜的策略,改走“少而精”、“少而美”的路线,以力求通过头部综艺实现流量和商业的双丰收,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否尽如人意呢?
男子偶像选秀扎堆
短期透支市场审美
2019上半年偶像选秀综艺竞争异常激烈,三大视频平台分别祭出《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创造营2019》三档男团选秀综艺,但无一延续去年偶像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火热势头。
从结果看,三档男团选秀的播出时间太过临近,导致观众出现严重审美疲劳,同质化的赛制也让市场失去了同类节目的新鲜感,且三档节目并未炮制出足以“出圈”的热门话题,虽然《创造营2019》中王晨艺的退赛事件激起了一些水花,但并没有形成大范围的舆情。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国内偶像选秀类节目要走向成熟,尚需翻过三座大山:
1、 解决市场上优质练习生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偶像产业成熟发展的日本和韩国,都有数量庞大的练习生群体作为基础,系统性的练习生培养模式,可以提供足够的供给量,保证每年稳定推出五六十个组合出道。
而国内经纪公司难以承受前期培养的巨大成本,只能不断压缩练习生的培训周期,专业技能培养不到位,节目中选手也是良莠不齐,且后继乏人。
这导致选秀节目大面积出现“回锅肉”选手,《以团之名》赵品霖出自SWIN男团,《青春有你》李汶翰来自UNIQ组合,《创造营2019》的马雪阳和张远更是《快乐男声》的“老腊肉”,当太多的“熟面孔”出现,观众们的新鲜感已被过度消费。
2、解决组合名存实亡的问题。
虽然许多节目打着“打造中国第一男团/女团”的口号,可是成团后的男团往往四分五裂,貌合神离。粉丝对个人偶像的认可度远高于组合,出道后基本都是“唯粉”,很少有“团粉”的声音。
《偶像练习生》出道的男团NINE PERCENT,出道一年内合体次数屈指可数,七个月后才推出首张团体专辑,团体综艺至今遥遥无期。《创造101》出道的女团火箭少女101也多以小分队和成员个人身份活动。除了在演唱会上合体“捞金”外,两个团的合体机会寥寥无几。不论是出道还是没出道的选手,大部分都走上了偶像转型演员的道路,闭关专心拍起了电影电视剧,团体组合几乎名存实亡。
3、 解决节目过度迎合政策而导致观赏性不足的问题。
今年以来相关政策对偶像综艺的审查更为严格。三档综艺的练习生们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头发和简单妆容,主题也都充满了青春向上的正能量。此外,节目还都加入了老艺术家作为评审团,推广公益活动,聚焦“艺能”和“艺德”。
满满的求胜欲背后是节目方的无奈,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观众对节目的欣赏,让选秀综艺丧失了很多看点。
观察类综艺批量出品,
明星与经纪人最受关注
2019上半年观察类综艺数量井喷多达数十档,主要以腾讯视频和芒果TV为主,用真人秀的形式涵盖了家庭、情感、公益、职场等多方面观察。
观察类节目一方面向现实主义靠拢,聚焦“剩女”、“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社会话题,焦点问题往往能够引发网络热议。另一方面明星和素人嘉宾搭配,多以棚拍的形式进行录制,性价比较高,因而数量上大规模涌现。
今年上半年,最可圈可点的观察类综艺当属《我和我的经纪人》,作为国内首档聚焦经纪公司的职场真人秀,投向了明星的职场生涯,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日常工作,以及艺人经纪这一职业好奇心的“窥视”。
节目以壹心娱乐经纪公司为范本,围绕着“朱亚文定位模糊”、“张雨绮被停止商务问询”、“白宇的宣传方案”、“乔欣没有不可替代性”等系列“人设经营和危机”展开情节。分别展示了明星与素人经纪人的工作内容。
节目将经纪人从幕后带到了台前,在聚光灯下进行了“明星化”的系列包装,自带流量,一经推出话题度和讨论度便高居不下。杨天真带着公司艺人“组团出道”,打造霸道女总裁形象,直面网络质疑,更是引发了一场杨天真全民修图大赛。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在播出的中后期出现了两场风波,一个是欧阳娜娜回应台独争议;另一个是乔欣和杨洋疑似恋情被曝,这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节目效果。
观察类节目尚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挖掘,除了明星观察之外,还可以将观察与音乐、婚恋、舞蹈、旅行等多种题材元素结合起来,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类型创新。
音乐综艺两大变量
原创歌曲&乐队综艺会改变什么
如果总结2019上半年音乐综艺的关键词,“原创”和“乐队”必然是最主要的两个。
先说原创,不论是优酷推出的《这!就是原创》,还是爱奇艺精心制作的《我是唱作人》,都将以往音乐综艺中的“经典翻唱”转向了“原创歌曲”。
过去,像《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中翻唱的歌曲大多脍炙人口,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节目方通过改编作曲、进行 “二次创作”,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
然而经典翻唱背后也面临着日益高涨的版权费问题,高昂的授权成本让各大节目组直呼“吃不消”,不少经典歌曲的音乐版权公司开出天价改编费用,一档翻唱节目光版权费用就达上千万。因此我们看到,今年许多音乐综艺纷纷做出改变,寻求自我突围,刻意的加重原创砝码。
《我是唱作人》12期节目共邀请了18位唱作嘉宾,诞生了92首原创音乐。《这!就是原创》同样12期节目产生了多达155首原创歌曲,首期便推出了91首,令观众应接不暇。
《我是唱作人》的选手都是成熟的音乐人,原创歌曲的水准不俗,在92首原创歌曲中有产生较为出圈的歌曲,王源《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吆不倒台》、毛不易《东北民谣》《小王》、梁博《出现又离开》6首歌曲,在QQ音乐上半年歌曲总播放量排行Top50中榜上有名,《唱作人》也成为了上半年上榜歌曲最多的音乐综艺。
而《这!就是原创》均为素人选手,由于缺少有足够知名度的音乐人,冠军邓见超和关注度最高的选手闫泽欢都水花有限,截至目前微博粉丝数分别只有68万和23万。节目热度还是集中在三位明星嘉宾王嘉尔、萧敬腾和陈粒身上。
赛制方面节目创新设计了比拼歌手创作能力的环节,如限时8小时的命题创作,考验歌手在短时间内的创作能力。但这也客观导致了创作出来的歌曲略微初期和粗糙,难以获得较高的传唱度。
当下国内原创音乐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清一色的改用原创音乐,其实具有很高的风险,这是节目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而今年上半年音乐综艺的第二个关键词,无疑是乐队综艺。
近两年来,草莓、迷笛、麦田、咪咕等各地音乐节的井喷,让越来越多的乐队有了活跃的舞台,盘尼西林、茄子蛋、鹿先森等原创独立乐队也成为音综的座上宾。
可以说,乐队综艺的出现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就像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一样,能否将小众品类变成大众文化的焦点,当中只差一根“引线”。
在这方面,爱奇艺和马东的米未是极具眼光的,《乐队的夏天》节目播出后豆瓣评分低开高走,从7.3飙升到最新的8.5分,上演了逆袭的“一出好戏”。痛仰、新裤子、旅行团等31支老牌乐队与新生代乐队的豪华阵容,囊括朋克、金属、FUNK、民谣、雷鬼、摇滚和电子多种元素。最新播出的新裤子乐队和3unshine组合Cindy合作改编的《艾瑞巴迪》再度引发热议,成为新一代网络洗脑神曲。
毫无疑问,乐队选秀类音乐综艺节目除了看重乐队的现场表演力,更重要的是原创作品及其整体的创作能力。下半年,优酷的乐队综艺《一起乐队吧》也即将上线,或许会带给市场更多的惊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网址:2019上半年综艺锐减30%,剩者谁将为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83145
相关内容
2019年综艺“上新”战拉开序幕大平台布局战,谁是下半年综艺背后的金牌制作者们?丨前瞻
《这就是原创》《我是唱作人》将上线,谁来拯救2019年音乐综艺?
品牌投入锐减,综艺内容格局加速生变?
上半年靠热度,下半年冲口碑|2022综艺复盘
影视公司倒闭?明星片酬减半?2020年或许是娱乐圈最后的狂欢!
2019年度十大综艺 2019综艺节目排行榜 2019最火十大综艺
明星主持大赛巅峰对决:谁是下一届综艺王者
这个表是今年上半年上...
综艺节目背后的资本“角色”:谁在制作、谁在播放、谁在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