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在他的镜头下居然成了20世纪的摇滚明星
这篇影评之前,是英国导演肯.罗素的《乐圣柴可夫斯基》《马勒传》两部电影的影评,今天接着评论肯.罗素的《李斯特狂》。
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19世纪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与柴可夫斯基和马勒一样,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李斯特6岁开始学钢琴,大名鼎鼎的钢琴教育家车尔尼(就是那个现在学钢琴都熟悉的车尔尼)是李斯特的老师。
李斯特在那个时代很耀眼,是一种华丽丽的存在,他身材颀长,长相帅气,圈粉无数,风流韵事不断。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吧,《李斯特狂》被拍得的确够“狂”,李斯特在影片中的形象,活脱脱一个20世纪的“摇滚明星”。镜头里的李斯特打扮花里胡哨,各种浮夸,简直闪瞎狗眼。电影一开始的阵式,犹如摇滚巨星演唱会:李斯特在台上弹琴,下面一帮少年脑残粉大呼小叫,尖声不断。
影片中类似的“恶搞”镜头随处可见,最搞笑的是李斯特居然模仿起了卓别林,李斯特的女人们也走马灯似的一一出现,音乐家们也一一拉出来被恶搞了一番:瓦格纳、柏辽兹、罗西尼、门德尔松等,挨个从胯下钻出~肖邦抱着乔治桑的大腿~片中的配乐也大多是摇滚音乐……在肯.罗素的镜头下,柴可夫斯基和马勒虽然也够癫狂,但音乐基本还保持了原汗原味,到了李斯特这里,竟然被解构成了这样,基本就看不出古典音乐家的模样了~emmmm
在肯.罗素眼里,音乐家貌似都是神经病,老柴,马勒,李斯特被一一解构,老柴的纠结在于gay,马勒的纠结在于犹太人身份,李斯特呢,主要在于他的情史:少年时与贵族小姐的初恋被粗暴拆散,这令有些膨胀的李斯特,认清了自己平民出身与贵族阶层的鸿沟,后来他数次与贵妇恋爱,与俄罗斯公主维特根斯坦的恋爱,因宗教与沙皇的原因仍然无果,晚年李斯特因此皈依宗教,成为罗马公教会的神甫。
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
李斯特在他所处的时代过于光鲜耀眼,他炫技式的演奏,表情动作很夸张,这也使他成为花边新闻调侃的对象,他既有华丽炫技的作品,也有意境高远的作品,尤其是晚年的作品,有一种返朴归真,宁静致远的格调。李斯特是革命的拥护者,可真正的革命者却认为他保守,也许正是李斯特这些矛盾的特质,成为了肯.罗素解构的素材吧,李斯特狂,这个“狂”字,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李斯特的特质吧。
李斯特发展了钢琴演奏的技巧,发展出一种炫技式的钢琴演奏风格与自由转调手法,他倡导标题音乐,并开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他的12首“超技练习曲”,被认为是最炫技的钢琴音乐。李斯特乐善好施,当时还笈笈无名的肖邦,就是被他介绍给巴黎观众的,他还曾长期支持瓦格纳,影片中也能看到李斯特与瓦格纳的友谊,虽然用的是肯.罗素式的表现手法。
网址:19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在他的镜头下居然成了20世纪的摇滚明星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88993
相关内容
19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在他的镜头下居然成了20世纪的摇滚明星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古典音乐大师的摇滚人生
20世纪80年代美国摇滚与流行音乐巨星
20世纪摇滚巨星:吉姆·莫里森传奇
上世纪那些吸毒滥交的摇滚明星放在现在还会成功吗?
世界上最富有的 20 位摇滚明星
世界十大摇滚歌手 盘点摇滚界代表人物 世界摇滚乐之父是谁
世界十大摇滚歌手 盘点摇滚界代表人物 世界摇滚乐之父是谁→买购网
新世纪音乐的东方探索
从猫王到披头士音乐史领域通识经典《摇滚乐风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