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微博主办,一下科技特约赞助举办的“2017超级红人节盛典”在上海世博中心璀璨开幕,Papi酱、国民老岳父公、办公室小野、张大奕EVE、张沫凡MOMO等网络红人相继亮相。拥有众多红人加持,微博与秒拍、一直播、小咖秀已经成为国内TOP100网红的大本营!
从单纯的流行词语到普遍的社会现象,网络红人已然是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和独树一帜的生活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保持着广泛的关注度,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引领着受众内容消费的习惯,毫不夸张的说,网络红人背后所呈现地是,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模式变革。
塑造极具风格的个人形象,并以此为核心进行社会化营销,这是网络红人们的淘宝掘金之路,但管阿姨的故事告诉你,仅仅这样做已经过时了,现在更需要重度的粉丝运营。我们暂且先称它为“红人模式”。这种模式灵活且用户粘性极强,他们不走传统的流量营销方式,不参加平台活动,流量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天然优势。通常,一家十万左右的红人店铺,店主的个人粉丝量往往有几十万,甚至超过百万。
1987年出生的管逸芝,长着一张标准的网络红人脸,尖下巴,画着时下流行的一字眉,有着一双愿意与人直视的眼睛。在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这双眼睛很少会游离到别处,更多的时候是认真地看着你,配合着说话的内容做出夸张的表情。这让人将微博里时不时以鼻孔示人的形象与现实无缝对接。
“做淘宝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她开始严肃起来。
手机把她的世界一割为二:在互联网构架起的虚拟世界里,她是91万微博粉丝的大V,拥有9万Instagram粉丝,两家皇冠淘宝店铺的店主,专业淘宝摄影师,或者说,她就是网络红人“管阿姨”;比起这个吵闹的网络世界,当管阿姨放下手机之后,就像给她的世界调了静音模式,她会用一整天待在暗房洗胶片照片。
其实,从管阿姨身上,你可以看到红人模式在淘宝的发展状态。他们多以店主形象为核心基础进行社会化营销推广,利用微博、Instagram、微信等相对轻松的社交网络,塑造极具风格的个人形象,并延伸为生活方式的提倡者。这种个人影响力直接决定了其生产方式:采用小型C2B做定制化生产,通过提前的产品预览等方式来撬动供应链。
在所有红人中,“管阿姨”并不是人气最高的,也不是最早将这种生产方式应用到淘宝店铺中的,并且,她的店铺在2014年才上线。但从她的个人经历中不难发现,红人模式贯穿她从素人走向红人的整个过程。相比而言,她的脚步走得稳且扎实。
管阿姨的红人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互动和定制。这和大多数的红人店铺看准的方向一致。
和很多职业一样,红人也在往系统化的方向不断的自我进化。目前,管阿姨的工作室是由10人组成的小团队,各自分工。不可复制的工作,比如模特、后期修图、选款、与工厂的沟通等,由管阿姨一个人完成。
社交平台在红人模式的定制环节中还承载着一种不可替代的功能性:新品预览。
通常,新品在准备期内已经出具模型,管阿姨就会将新款以“剧透”的方式放在微博上,并让粉丝们以留言或点赞的方式,实时修改大货细节,并可以从粉丝的反馈来确定备货量。在上新前三天之内,开放淘宝预览链接,根据收藏量来确定是否向工厂加单。这正是红人模式对库存、生产周期长等风险的解决方式。
在最后的销售环节中,粉丝们会经常抱怨,买十点半女装的衣服需要靠“抢”,这是红人店铺中最常见的销售模式。显而易见,固定的生产量,能够最大的控制成本,减轻库存压力,也不需要经常打折销售,有损品牌成长。当然,这一方法如同饥饿营销并不可持续。如今,在工厂生产允许的情况下,管阿姨会在微博征求粉丝意见,再上架产品。
红人模式也会存在爆款,比如管阿姨店铺中的“女侦探风衣”,但她认为每一款衣服都能够达到爆款的性价比和定制款的质量,才是她做定制女装的最大动力。在未来,她希望能接受更多系统化的设计训练和学习。
红人模式本质是粉丝经济个体去中心化
■平台方观点
红人模式本质上是粉丝经济个体去中心化,网红店铺都有靓丽的模特,而店铺的消费者比淘宝用户平均年龄年轻5岁,集中于85后与90后。此外,无线端消费占比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20%,这也与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未来,淘宝平台将加大力度支持网红店铺的运营,包括提供精准的流量、基于阿里DT的消费者研究的个性化引用、数据跨平台的互通、红人活动以及提供优质的供应链。通过整套活动运营,打造网红经济的良性生态。
——淘宝服装行业市场总监唐宋
网红只是一个催化剂,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红人模式的最大优势,可以使得个人品牌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大关注度和购买率,快速赚取“第一桶金”。但网络红人只是一个催化剂,如何长期有效维系品牌建设,需要团队协作去运营,任重而道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