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 中国音乐剧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 中国音乐剧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西区故事》、《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Q大道》等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疫情前,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发展趋势很好,从2016和2017年开始,演出场次、观众、收入都一直在增长,至2019年共演出2655场,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213万人次,同比增加29.5%;票房收入突破六亿元,同比增长37.1%,已经达到了行业近几年的最高峰。
当前,中国引进音乐剧出品机构数十家,海外音乐剧公司在中国成立的企业也参与其中,例如上海上实倪德伦、奈尔可(上海)文化等。中国引进音乐剧的机构根据自身资金实力来确定引进剧的品种,大机构拥有强大的资金背景,青睐引进制作演出流程成熟但成本高昂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小机构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庞大的开支,选择较小开支的小语种音乐剧是更加保险的做法。
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备受业内关注,从多组数据来看,该市场近年来确实实现了一定发展。然而,诸多利好数字背后却潜藏着至今仍未逾越的发展壁垒,首先不可不提的便是难以摆脱的引进依赖症,即音乐剧的票房增高主要来源于原版引进音乐剧或改编为中文版的作品,票房占比能达到整个市场的七成,而真正的国内原创音乐剧却只实现不足三成的票房占比,且平常上座率也不足五成,与原版引进音乐剧实现平均六成、部分可达九成的上座率相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音乐剧作为外来文化,国内还未形成滋养非本土艺术的土壤,对音乐剧的理解尚停留在歌舞剧的认知上,创作者在音乐剧制作上容易生搬硬套以前歌舞剧的“老一套”,仅仅将歌曲和舞蹈凑在一起,但并没有让二者有机结合,产生新的闪光点。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创作、制作、演出、推广音乐剧已有近百年或数十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演出模式,而我国的原创音乐剧近些年才起步,产业体系还在探索之中。从短期来看,明星效应的确带领音乐剧走出了圈层,但也只是在圈层边缘试探,粉丝目光始终聚焦在明星身上而并非产业,这对于整个音乐剧行业来说并非健康的发展方式,音乐剧演员的专业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现今上演的许多优秀音乐剧中,IP改编剧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优质IP剧能发挥产业链的孵化作用,开拓市场空间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机构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经验。例如根据网红游戏IP开发的音乐剧《阴阳师》,根据东野圭吾畅销悬疑小说开发创作的中文音乐剧《白夜行》,根据著名歌手李宗盛、周杰伦歌曲开发创作的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不能说的秘密》等,根据热门影视剧改编创作的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等,都是市场成功的案例。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内容与制作在这两年不断创新和突破,为观众创造了更丰富的观剧体验。互联网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使得“云演出”逐渐走进观众视野,音乐剧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加入也为音乐剧带来更多的流量。但缺乏音乐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音乐剧行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人才困局,加快音乐剧进步的步伐,是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引进音乐剧出品机构数十家,海外音乐剧公司在中国成立的企业也参与其中,例如上海上实倪德伦、奈尔可(上海)文化等。中国引进音乐剧的机构根据自身资金实力来确定引进剧的品种,大机构拥有强大的资金背景,青睐引进制作演出流程成熟但成本高昂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小机构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庞大的开支,选择较小开支的小语种音乐剧是更加保险的做法。
未来中国音乐剧进口量将会呈继续增加趋势,但增幅不会太大,第一,因为国外文化差异的原因和一定的语言障碍,国内观众接受国外的音乐剧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随着文化产业的推广,国内本土音乐剧的产量将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出口至国外。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音乐剧行业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报告在总结中国音乐剧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音乐剧行业行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网址: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 中国音乐剧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96327
相关内容
中国音乐剧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音乐剧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2023音乐剧行业现状与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音乐剧行业发展如何?音乐剧行业市场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2022年中国游乐园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粉丝经济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音乐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网络娱乐行业发展全面分析及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中国粉丝经济行业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2025
2024年中国快餐店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中国音乐市场趋势预测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