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歌星拒绝给服务员签名,常宝华的做法令众人钦佩

在纪念德云社20周年的演出后台,被相声界同行们尊称一声常四爷的常宝华坐在德云社的演出后台,连石富宽都要毕恭毕敬候在一旁。凡是在场的演员全部都要过来请安,于谦风风火火赶来喊一声“师爷”,郭麒麟更是要叫一声“老祖”。按常宝华的话讲,以我的辈分叫我老祖我都吃着亏呢。
然而常宝华在相声界不仅仅是辈分大,年高辈儿大不是本事,论贡献,常家算是相声界的豪门,与马家、侯家同为相声界三大家族。1939年常连安在西单创立启明茶社,这让相声从街边撂地摊发展为茶馆里坐在椅子上吃着点心喝着茶的高雅环境,为相声的发展立下了巨大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宝华的哥哥常宝堃更是当年相声界公认的大师,到朝鲜前线慰问的时候牺牲在战场,使得他成为了相声界的革命烈士。
尽管常宝华在相声界的造诣没有哥哥常宝堃高,在对相声发展的贡献方面也没有父亲常连安大,但常宝华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很好的继承了相声界光荣的传统。我们评价一个艺人的标准叫做“德艺双馨”,可见德要排在艺前边。一个相声演员的德与行是其做人的根本,也是评价一个艺人的第一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相声艺人传记类著作《爱你很容易》一书中记录过常宝华一段真实的故事。有一年常宝华到外地演出,由于考虑到大伙儿舟车劳顿,主办方非常贴心,为众演员们准备了一场盛宴。落座之后,有一位女服务员找一位女歌星要签名,这位演员大概一路上也没怎么吃好,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扫了对方一眼,就继续埋头吃。而服务员以为对方没有听见,她用更大的分贝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这一下这位歌星有些恼了,她沉着脸说:“干吗呀?我们下了车还没吃饭呢!你们还让人吃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碰了一鼻子灰的服务员一脸委屈,臊眉耷眼走了。
一旁的常宝华见状后不干了,他立刻站起身来:“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观众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服务员也是观众啊,你这可不对”。
常宝华的地位自然不必赘述,圈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位演员作为后辈,也没敢识茬儿。随即常宝华把服务员唤住:“小姑娘,你先别走,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容我跟你说两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姑娘一回头:“我认识您,怎么不认识呢,您是常宝华老师!”。
常宝华说:“我字写得不好看,但我想给你签个名,你看行吗?”
小姑娘高兴坏了,她对常宝华说:“您是大腕,我一开始没好意思找您。”说着,这位女服务员就把纸和笔举到了常宝华面前。
常宝华开始一笔一划给小姑娘签名,在场的其他服务员和工作人员呼啦一下就把常宝华团团围住,朝他要签名,听到外边的动静,连后厨的厨师都扔下勺子跑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宝华没有二话,一个接一个签,因为考虑到后边排队的人等得着急,他还一边签字,一边给大伙抖着包袱解闷儿。
“好,我给你签名,你一会可别走,你也给我签一个”。
“你是厨师,我就给你签帽子上吧,以后就是常宝华给你们做饭了”。
“还有拿手绢来的?好,没问题,手绢我也给你签上,但你可记住了,这手绢千万别送人,不然人家以为是常宝华送的,我到时候解释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餐厅里是欢声笑语,一时间餐厅的大厅成了常宝华说相声的舞台。大伙更是近距离体验到了常四爷的艺术家风采。
眼看大伙的需求都满足了,所有人都心满意足拿着签名走了,这时候主办方的车也到门口了,负责带队的人员招呼着大家上车。所有的演员一边擦着嘴,一边往车厢里走,而常宝华这顿饭一口没吃,也跟着人群一起上了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常宝华饿着肚子完成了一次演出,但他却留给了年轻演员们一个宝贵的财富。如此对待观众,这是一种境界,作为演员,尊重观众,热爱观众,有牺牲精神,这是美德,也是相声界的传统。很显然常宝华把这种优良传统继承了下来。常宝华在父亲和大哥的影响下,形成了已经成为了常家的一种家风,如今他也是这么教育他的子女的。
德高望重的常宝华备受相声界后辈们的尊重,以至于在2018年,87岁的常宝华去世之后,相声圈的人几乎都出现在了他的葬礼上,他的为人获得了观众和同行们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得说演员有没有权利拒绝观众签名的诉求?当然有,演员需要为更多观众提供精彩的表演,更多的休息可以保持更好的状态,这才算真正对得起观众。但归根结底,如何与观众们相处仍然是演员们需要去思考的,以什么态度去和他们沟通才是重要的,一个演员对待观众的态度取决于你把他们放在了什么样的位置。
而常宝华一句:“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足以说明常宝华是如何看待观众们的,尊重也是相互的,所以常宝华能够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与热捧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