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发明与专利背后的传奇与争议
011. 爱迪生的传奇与现实
爱迪生,这位美国传奇人物,对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他的故事广为人知,如他在妈妈阑尾炎手术时灵机一动发明无影灯的佳话,尽管这纯属虚构。但更真实的是,他在火车上卖报时便开始尝试发明,曾因火灾事故而遭受乘务员的一记耳光,导致听力受损,然而这并未阻止他继续创新的步伐。 爱迪生在火车上开始实践发明,曾因事故听力受损,但创造了许多专利。 爱迪生一生专利无数,他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始终熠熠生辉。
这些励志故事并非全然属实。语文课本中呈现的爱迪生形象,与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存在显著差异。事实上,爱迪生的众多发明专利并非源于其个人的独到见解,相反,他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地与他人竞争,其行为令人瞠目结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真实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真实的爱迪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深入探究“发明之王”爱迪生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历史上的他并非仅仅是一个课本上的伟大形象。 love迪生的真实生活远比我们所了解的更为丰富多彩,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爱迪生的专利多由助手完成,他善用媒体和商业力量推广发明。
谈及爱迪生的发明专利数量,我们不得不惊叹。他跨越了长达三万天的生命旅程,从1847年一直走到1931年,而这期间,他积累了多达一千三百多项的专利。这在常人看来几乎难以置信,毕竟在欧洲其他国家,即便是从出生起就投身于发明事业的人,也难以达到每月申请一个专利的惊人速度。
事实上,爱迪生的众多专利并非全部由他亲自完成。他的实验室里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助手,他们负责搜集全球各地的发明信息,一旦发现具有潜力的创新点,便会迅速进行改进。随后,爱迪生利用自己在媒体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对这些改进后的发明进行大力推广。久而久之,这些被推广的发明往往被误认为是爱迪生的原创,从而成就了他在发明领域的非凡成就。
022. 真实历史中的爱迪生
英国科学家约瑟夫·威尔森·斯万曾进行了一项实验,即在真空环境中利用碳丝通电发光。这一实验取得了成功,斯万随即向英国申请了专利保护,并在当地设立公司及附属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1879年爱迪生完成其研究前,斯万的电灯已率先进入英国部分民众的家庭。事实上,爱迪生并非电灯泡的唯一发明者。在他之前,已有五六位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电灯泡。甚至爱迪生最终选定的电灯泡核心材料碳化纤维,也是由英国人斯万率先发现。 爱迪生与斯万在电灯专利上展开竞争,爱迪生后来推广电灯泡大获成功。
随着爱迪生的商业帝国不断壮大,竞争也随之而来,这时,他的一些人格缺陷开始逐渐显现。为了支持电灯泡的推广,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一系列电器产品,爱迪生因此开发了直流电动机。然而,初期产品问题重重。特斯拉,这位杰出的工程师,努力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爱迪生曾许诺五万美元的奖励作为激励。但当特斯拉真正解决了电机问题时,爱迪生却以“美国人特有的幽默”为由拒绝履行承诺,甚至拒绝了他的加薪请求。最终,特斯拉愤然离职。 特斯拉解决电机问题后被爱迪生拒绝,转而支持交流电技术。
在交流电专利问题上,特斯拉为了支持好友乔治·威斯汀豪斯,主动放弃了西屋公司应得的版税。这一举动显示出他对友情的深厚重视。随后,特斯拉着手研发交流电输电系统,这一创新与爱迪生的直流输电系统形成了直接的竞争。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交流电设备简单、供电稳定且成本低廉,这使得普通民众也能享受到电力带来的便利。因此,爱迪生斥巨资铺设的直流输电网逐渐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然而,爱迪生并未致力于改进自己的技术,而是试图通过抹黑特斯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交流电因安全和经济优势挑战直流电,爱迪生通过负面宣传压制交流电。
爱迪生利用交流电的高电压特性,展示其潜在的危险性。他甚至公然用电击死猫狗等动物,以及一头从马戏团运来的大象,以此证明交流电的致命性。更令人不齿的是,爱迪生还利用这一发明,顺手设计出了电椅,企图将其用于执行死刑,进一步抹黑了交流电的形象。
后来,随着交流电被贴上“危险”的标签,特斯拉在舆论和专利方面显然无法与爱迪生相抗衡。他甚至因此破产,不得不寻求资金支持以继续交流电的研究。最终,当特斯拉成功时,他选择放弃了专利权,使得普通民众能够享受到廉价的电力。这一举动与爱迪生对专利的狂热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特斯拉的晚年并不如意,他因贫困和疾病而离世,这其中与爱迪生的争斗不无关系。
到了晚年,爱迪生对专利的执着几乎达到了偏执的程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爱迪生的实验室握有大量电影放映的专利。他利用这些专利向电影公司收取巨额费用,甚至雇佣地痞流氓对拒绝支付的公司进行打砸抢等破坏行为。这使得爱迪生在黑白两道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似乎掌握了电影公司的命运。 爱迪生控制电影行业,好莱坞在加州法律保护下崛起。
为了摆脱爱迪生的控制,电影人们纷纷离开东海岸,聚集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好莱坞小镇。由于美国东西海岸的遥远距离和信息不畅,加州法官对爱迪生的恶劣行径有所耳闻。因此,即便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被爱迪生起诉,这些法官也会倾向于保护本地公司。此外,爱迪生虽势力庞大,却难以在加州雇用众多地痞流氓。即便他们真的前来滋事,好莱坞的电影人也有应对之策,可以迅速逃往墨西哥寻求庇护。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样的策略在爱迪生的晚年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美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爱迪生所处的年代,被称为“镀金时代”,这个时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念盛行,竞争、垄断和弱肉强食被视为理所当然。 爱迪生身处竞争与垄断的时代,他的策略虽成就事业,但后世对其形象进行了美化与隐去。
因此,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爱迪生的形象经过修饰,排挤同行的故事被隐去,只留下了他光辉的一面,这或许可以说是历史记录中的一种“为尊者讳”的现象。
网址:爱迪生:发明与专利背后的传奇与争议 http://www.mxgxt.com/news/view/811013
相关内容
爱迪生:发明电灯背后的传奇与争议爱迪生的专利之争与科技传奇的另一面
揭秘爱迪生:发明与专利的背后故事
爱迪生:光辉背后的幽默与争议
爱迪生的双重形象与争议:发明家与企业家的传奇人生
爱迪生的发明神话:创新与争议的交织
爱迪生:点亮世界的发明之父,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爱迪生的光辉与阴影,发明电灯的背后秘闻
爱迪生:发明之父的传奇人生
爱迪生:从菜贩子到发明大王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