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画的饼,比明星的脸还大?餐厅老板揭秘某综艺饭店包场内幕
推开餐厅后厨的不锈钢门,扑面而来的不只是油烟,还有综艺节目的 “真香定律”。上周采访的川菜馆老板王哥,至今还在为那盒 15 元的回锅肉盖饭耿耿于怀。百十号工作人员挤在店里拍综艺,说是包场三天,结果餐标比外卖还寒酸,承诺的明星互动成了 “云合影”—— 明星站在门口挥挥手,镜头一转就钻进保姆车,留下满屋子吃泡面的观众和欲哭无泪的老板。
王哥的遭遇不是孤例。圈内人都知道,综艺节目的预算分配像极了俄罗斯套娃:最外层是明星片酬,中间是设备租赁,最里面才是 “边角料” 的餐饮和场地费。去年某顶流综艺在上海包场,给工作人员的盒饭标价 15 元,却给明星单独开小灶,一顿饭花掉 5000 元。这种 “冰火两重天” 的待遇,让餐厅老板们哭笑不得:“明星吃的鲍鱼龙虾是真金白银,我们拿的宣传承诺却是空头支票。”
这让我想起前年跟拍某户外综艺的经历。节目组在云南包了个古镇,承诺给商户免费曝光,结果拍摄当天,明星只在主街走了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全在棚里补录。商户们眼巴巴守着镜头,最后发现正片里连自家招牌都没拍全。一位卖银饰的阿婆气得直跺脚:“还不如隔壁卖米线的,至少镜头扫到了他的砂锅。”
综艺圈的 “画饼艺术”,堪称娱乐圈的 “行为经济学”。节目组深谙 “预期管理” 之道:先用明星效应吊足商家胃口,再用 “后期剪辑” 制造落差。王哥提到的那家节目组,曾信誓旦旦说要在节目里展示餐厅的 “非遗川菜”,结果成片里只有明星啃鸭脖的画面。更绝的是,节目组连 logo 都不让挂,理由是 “影响画面美感”—— 但金主爸爸的广告却占满了整个墙面。
话说回来,商家也不是完全无辜。有些餐厅明知节目组抠门,却甘愿 “倒贴钱” 求曝光。去年某网红火锅店包场,不仅免费提供场地,还倒贴 20 万赞助费,只为让明星在镜头前涮个毛肚。结果节目播出后,客流量不增反减,顾客吐槽:“明星用的锅比我家脸盆还干净,一看就没灵魂。”
综艺包场的荒诞,本质是流量经济的 “击鼓传花”。节目组需要商家的场地降低成本,商家需要明星的流量提升知名度,而观众则在这场合谋中沦为数据工具。某 MCN 机构负责人曾私下透露:“现在的综艺就像拼乐高,明星是最贵的积木,商家是免费的底板,观众是买单的冤大头。”
这种畸形生态,正在透支行业的信任。越来越多商家开始 “反套路”:成都某火锅店要求节目组预付全款,否则拒绝拍摄;杭州某咖啡馆直接在门口贴告示:“明星用餐不打折,宣传承诺需公证。” 更讽刺的是,有些节目组为了省钱,开始用 “素人代替明星”—— 比如让实习生穿着玩偶服扮演 “虚拟偶像”,结果被网友截图调侃:“这熊本熊的肚子比明星还圆润。”
王哥的故事让我想起韩国综艺《尹食堂》的 “良心操作”:节目组不仅支付市场价,还主动帮餐厅升级设备。这种 “双赢” 模式在国内却成了稀罕事。究其原因,是资本的短视与创作者的浮躁 —— 比起打磨内容,他们更擅长用 “明星 + 争议” 制造短期爆款。
作为五年娱记,我见过太多 “包场翻车” 现场:某剧组在西安包场,把千年古城墙涂成荧光色;某选秀节目在渔村拍摄,留下满地垃圾扬长而去。这些行为就像往流量池里扔石子,激起短暂水花后,只剩一片狼藉。
或许,是时候重新定义综艺的价值了。当节目组愿意为一碗面的温度停留,当明星放下偶像包袱融入市井,当商家不再迷信流量神话,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娱乐的初心 —— 不是制造虚假的狂欢,而是记录真实的生活。
网址:节目组画的饼,比明星的脸还大?餐厅老板揭秘某综艺饭店包场内幕 http://www.mxgxt.com/news/view/842701
相关内容
追星女孩必看!综艺节目组内幕大揭秘综艺后期揭秘节目内幕:下午发生的事可以剪到早上 有女明星接节目要1个亿
横店饭馆老板专做“明星饭” 不用追星自有明星追
明星餐厅综艺节目
《完美的餐厅》成配饭综艺,雅座支招教你打造完美餐厅
明星喊你来吃饭 盘点明星开的十大餐厅
中餐厅第四季都有谁
揭秘!小老饭庄:传奇餐厅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明星开餐厅 大多只是挂名老板
揭秘综艺节目省钱指南:明星低于市价 多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