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萌探2》的疑问,总导演吴彤这样看丨专访

发布时间:2025-04-30 06:36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星星

当宋丹丹、张一山、沙溢、杨迪等人聚在一起,《家有儿女》《巴啦啦小魔仙》《伪装者》《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出现在综艺节目中,《萌探探探案2》带着欢乐重出江湖。

从一开始,《萌探探探案》似乎就身披争议而来,它打破了以往大家对推理类综艺的固有印象,不走硬核推理,而是主打欢乐解压,这也让它成为推理类赛道中的一大异类。第一季播出后,节目收到了近乎两极化的评论。有人爱它的热闹,认为这是一档低门槛、欢乐向的推理综艺,但有人觉得它过于欢乐、不够烧脑。爱奇艺和总导演吴彤也曾表示《萌探探探案》负责的是萌,合家欢、国民向是《萌探探探案》较“迷综”之外更重要的标签。

今年《萌探探探案2》如约而至,这一次它玩得更嗨,不仅原有萌探家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含梗量更是成为节目的突出标签,“EMO拜拜、萌探嗨嗨”,《萌探探探案2》身上的推理探案色彩似乎也被欢乐盖过。对此,骨朵和总导演吴彤关于嘉宾换血、IP选择、以及节目定位都聊了聊。

码人逻辑

华晨宇、时代少年团-刘耀文、欧阳娜娜、宋丹丹、沙溢、杨迪、杨颖Angelababy、张一山,这是《萌探探探案2》的常驻嘉宾。不难发现,除第一季的杨迪和沙溢还保留着外,萌探家族第二季来了一次大换血。

按照惯例,综N代节目嘉宾构成一般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况且《萌探探探案2》还主打家族概念,常驻MC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身为总导演的吴彤表示,其实去年萌探家族的每位成员节目组都发出邀请了。

“我们肯定是优先邀请第一季的嘉宾,但今年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凑不齐去年的阵容,只有杨迪和沙溢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就重新邀请了嘉宾,组成了新的萌探家族。”

换了“新人”就等于要重新做一档节目。“以粉丝为主要受众的节目,观众很多都是因嘉宾而来,当大部分嘉宾变了时,原有的粉丝族群也会离开。换嘉宾意味着要重新设计一个家族和人物关系。”

综艺里惯用的码人逻辑是先找一个核心人物,然后围绕他建造关系,寻找合适的嘉宾。他们首先找到的嘉宾是宋丹丹。在确认了宋丹丹后,吴彤想凑齐《家有儿女》阵容,但只邀请来了张一山。因为三姐弟无法凑齐,所以节目组按照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哥哥、姐姐这样的定位寻找合适的嘉宾,做了一个家庭结构,组成了现在的家族。

节目中,宋丹丹的一言一行对推理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首期节目中,节目组将最终的拍板权交给她,由她决定最后的凶手,而非家族成员们举手投票找出真凶。

不过也正是因此,她未听取他人意见,凭直觉选错凶手的结局让不少观众感到迷惑,甚至有观众认为她不适合上这类节目,毕竟大众熟知的丹姐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比起推理,她更喜欢凭着自己的直觉做出判断。

对此,吴彤有着自己的理解,“相比于其他类型,推理类综艺有一定的观看门槛,但我们不是一个纯推理节目,《萌探探探案2》想做一档低观看门槛、全民性的推理综艺,让尽可能多的观众参与进来。所以不会要求每位嘉宾都很理智,大家在节目里斗智斗勇。”

节目组选择降门槛的方式之一是,让萌探家族与现实生活有对照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很聪明,有的人就是凭直觉做事,有的人甚至是大家口中的搅屎棍……我们希望观众在每位嘉宾的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映射。”

相比于纠结宋丹丹能否像大多数推理嘉宾一样做出理性判断,节目组更重视的是,他们有没有让观众感知到宋丹丹作出判断的背后原因。

“比如在首期节目中,大家都觉得张一山是凶手,但丹姐面对自己的‘儿子’刘星时,内心的情感会和理性打架,最终感性还是战胜了理性,她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作出了错误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除宋丹丹外,在《萌探探探案2》中,我们还看到了吴彤节目里的熟脸:华晨宇和杨迪。华晨宇是吴彤《王牌对王牌》里的常驻,杨迪更不用说,几乎吴彤导演的每一档综艺都有他。

提到为什么爱用熟人,吴彤解释“真不是因为关系好”。

“选嘉宾不光是个人关系,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节目效果,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关系很好的朋友,但他不一定就适合上节目。杨迪本身的综艺效果很好,而且他还是个粘合剂,可以把很多不熟悉综艺的嘉宾带起来,我对杨迪的效果很有信心,他是节目效果的一个保证。”

作为推理类综艺,节目还需要一个黑马嘉宾带领大家分析案件线索,在现实生活中他需要足够敏感,擅长捕捉细节。在吴彤眼中,华晨宇就是这样的人。

“在《王牌对王牌》的时候,我就发现花花有这方面的特点,玩‘蒙蔽’游戏时他几乎没输过,金婧上我们节目时,马东还特意嘱咐金靖要小心花花,因为他认为花花是王牌家族里蒙蔽性最强的人。通过《王牌对王牌》,我就了解到花花在(探案)这方面很有天赋。”

吴彤觉得华晨宇非常擅长观察,“他就像一个黑马,同时也像一条鲶鱼,搅动着大家。”

一档综艺节目能否成功,常驻嘉宾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这种强调家族概念的综艺。在做了这么多档综艺后,吴彤的码人逻辑似乎也一直没变过。他强调“我们在匹配艺人嘉宾时,会想他们在节目里是否讨喜、吸粉,这种吸粉的方式未必只是聪明,也可以是笨笨的或者很真诚,如果我们觉得嘉宾来到节目里不能加分,我们就不会邀请。我们希望节目和嘉宾是双赢”。

可以说,在目前《萌探探探案2》的呈现效果上,全新萌探家族的八位成员,全民性和国民度兼具,精准拿捏老中青三代人的喜欢标准,全面覆盖不同年龄层受众。而补充的成员中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将这几个熟人搭配到一起希望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毕竟熟人局彼此之间更熟悉、也能玩得更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和火花。

IP不是用来蹭情怀

经典IP重现是综艺节目里常用的一种方式,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话题更容易发酵,观众也会被吸引来观看,虽然有不少观众吐槽回忆杀的玩法不够高级,但每次也都不免深陷其中。

《萌探探探案2》首期节目就出现了《家有儿女》和《巴啦啦小魔仙》两大IP,这也被不少网友质疑,节目组是不是要趁当下的怀旧潮,给大家把情怀这杯酒加满加浓。

吴彤表示这是一次巧合。“在寻找IP的时候,团队里00后的小朋友提议,可不可以做一个《巴啦啦小魔仙》,吴彤虽然没看过,但他知道这是一部00后很熟的作品,于是就决定给观众做一个彩蛋。”

如何将两个IP缝合起来?节目组顺着角色想,《家有儿女》里的爸爸夏东海是一位编剧,那就让《巴啦啦小魔仙》成为他的作品之一。能看得出来,虽然拉上《巴啦啦小魔仙》是一次巧合,但节目组在努力还原。

他们找来了魔仙女王、游乐王子、黑魔仙小月、小黑魔仙严莉莉几位扮演者,同时在变身特效上也尽可能接近原版,虽然《巴啦啦小魔仙》是一个纯彩蛋,但节目组希望很多00后看到时能想起小魔仙。而节目取得的效果也十分不错,播出当天,团队里的小伙伴反馈给吴彤,身边很多的00后小朋友看完后非常激动。

节目组还让萌探家族里的华晨宇、刘耀文发挥特长,让他们重现《巴啦啦小魔仙》《家有儿女》里的经典插曲。吴彤说希望观众在看完节目后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这样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此外,借助IP降低节目的观看门槛也是吴彤想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节目的定位受众不只是推理爱好者,还有广大观众。我们希望节目是合家欢式的,一家人坐在一起都能看得懂。而且观众接受一个新鲜故事是比较辛苦的,记他们的名字、故事、人物关系比较累。当然这不包括推理爱好者,他们肯定更喜欢高难度烧脑的内容。”

换句话说,IP是打开观众熟悉度的敲门砖,节目组要用大众IP结合推理的方式打开节目的国民度。

“即便是提到《家有儿女》里的非主角胡一统,大家也并不陌生,了解他的故事线和人物关系。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一出来,大家就都知道这些人是哪个阵营的,他们的关系如何。而第二期《伪装者》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就稍微增加了一些难度,不过这部剧具有很高的国名度,大家知道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只要稍微带入些剧情,观众就能感知到,而且我们每次都有致敬环节,会将剧中最经典的场面化作节目剧情,并以影视化小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观众一代入就清楚了。”吴彤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的IP节目组都会选,他们会尽量选择观众熟悉的IP。提到选IP的标准,吴彤提到了三点,首先IP的大众认知度要高,比如百分之六七十的观众对这个IP是比较有印象的;其次IP本身口碑要比较好,像《人世间》讲家的力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精神传递;第三是希望能薅到IP里的一两个主演,这样MC和观众也更有代入感。

不过想要实现这三点并不容易。有的IP知名度足够大,主演非常有名,想要请过来肯定是有难度的。据吴彤透露,这次做《人世间》IP,平台就出力不少。

如今《萌探探探案2》已经播出了三期,出现了《家有儿女》《巴啦啦小魔仙》《伪装者》《三国演义》4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而下一期是《流星花园》,一部经典偶像剧。

吴彤也不否认借用经典IP可以借到一些力、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但他们并没有想要消费IP。

“大家可以看到节目并没有不断重现这些经典剧集的情节,只是套用了剧集中的人物关系,就像第一期的故事即便不用《家有儿女》,套用《我爱我家》也是成立的。第二期的《伪装者》,节目组除了致敬名场面于曼丽打枪外,其他也与剧集本身没有特别大的结合。

欢乐探案

《萌探探探案》从诞生起就争议不少,因为节目名字叫“探案”,且在迷综季里出现,很多观众都被“蒙蔽”了,觉得这应该是一档硬核烧脑的推理类综艺,但吴彤表示,自始至终他们就想做一档欢乐的节目。

如今节目播到第二季,观众面对《萌探探探案》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不认为它是一档纯粹的推理综艺,加上看到宋丹丹、沙溢、杨迪这些嘉宾,就知道节目主打的是快乐。

在吴彤的设计中,《萌探探探案》里欢乐和探案的占比是7:3,有时也会达到6:4,但探案部分的占比绝对不会超过一半,因为他始终觉得这个度一旦过了,观众看起来就会吃力。而欢乐的设计主要靠游戏撑起来,一期节目里平均三个游戏,而探案主要是在搜证、推理上。

吴彤做这档节目要比自己以往做的任何一档节目都累。“这是我们唯一一个从筹备到录制做到身心崩溃的节目,工作量巨大,一方面要有游戏,一方面又有故事。”

仅游戏编剧已经是一个类型模式,再加上搜证模式,同时要保证故事情节的完善,编剧的工作量很大。据了解,《萌探探探案》的编剧有二三十号人。

虽然《萌探探探案》的故事看起来十分轻松,但操作起来对编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嘉宾并不擅长纯专业推凶,因此线索需要化繁为简,让他们看得懂的同时观众也能看得懂。”

在观察到这一线索对嘉宾有点难的时候,节目组会选择稍微弱化一下,在弱化的同时还要符合剧情。时刻把握这一折中点,这大大增加了编剧们的工作量。

与此同时,剧情编剧和游戏编剧需要时刻打好配合,剧情编剧先行,游戏编剧跟着调整。在这个游戏里卧底要不要捣乱,卧底和好人在里边呈现的样子是什么,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物需要做到什么,只有在了解了这些剧情之后,游戏编剧才知道应该去匹配什么样的游戏,而卧底的输赢都需要匹配不同的结局。

节目组还会边录边改剧本,如果有艺人推进得很吃力,他们会立刻将搜证简化,相反如果推进得很顺利,他们也会增加剧本难度。节目组跟艺人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除此之外,《萌探探探案》还有影视化的部分,每一期有三四个片子都会像拍电影一样,对经典名场面进行重现。比如第三期《三国演义》中,大到推演沙盘、小到桌椅板凳都尽最大程度做到还原,而94版《三国演义》赵云、关羽两位老戏骨一出场,萌探家族更是集体泪奔。

吴彤表示整个节目的工作量非常大,《萌探探探案》的后期和《明星大侦探》是同一批人,连他们都说这个节目要累多了。

如今,爆梗综艺成为当下《萌探探探案》的重要标签,当越来越多观众没有把它当成一部烧脑探案综艺看,吴彤觉得特别欣慰。“同其他推理类综艺相比,我们节目的差异化就是全民解压,带给大家快乐是比较重要的。”而听到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这些非探案节目的观众,跟自己反馈他们看懂了并看进去了故事时,吴彤觉得自己想要让《萌探探探案》朝着国民化方向去的目的达到了。

不过他也表示,每一期录制,他们都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去年有观众就反馈节目探案的部分过少,游戏过多,节目组就在后期节目中加重了剧情。而今年,《萌探探探案2》更是在影视化上做出了升级,游戏和嘉宾表现也结合得更紧了,让玩的人和看的人更过瘾。

原标题:《关于《萌探2》的疑问,总导演吴彤这样看丨专访》

阅读原文

网址:关于《萌探2》的疑问,总导演吴彤这样看丨专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894696

相关内容

专访吴彤:王牌综艺导演是这样炼成的
《萌探3》摆脱不了“吴彤公式”
《我就是演员》收视第一,最“网生”的电视综艺导演如何炼成?|专访吴彤
导演吴彤曾连累华晨宇宋亚轩,惹得俩人遭喷,他是真的做不好综艺
吴京《战狼2》晒脱皮 彭于晏探班演绎“最萌肤色差”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综艺的系列化尝试丨专访总制片人孙晓晴
#杨紫人物专访#大象专访丨杨紫:如果重返18岁,可能会去学跳舞!
吴彤为什么这么喜欢华晨宇?他在视频专访中给出了答案!
第一期cue杨紫,第二期cue杨幂,浙江卫视导演吴彤太聪明
导演吴彤:艺人更真实 节目才好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