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林和“大小儿”。
“大小儿”是一只生长在太原的狗,但它不是一条普通狗,从2011年至今这条狗已拍过十多部影视剧,任天野、马丽、彭于晏、刘诗诗等影星都和它合作过。它的主人爱狗如子,也因狗而“贵”--
“没有人会记住电视中出现的一只狗长什么模样,即便我的狗已演过好几部影视剧。但是,我的狗在影视圈里,却有一定知名度,不少导演都喜欢找它演戏。”6月下旬的一天,王瑞林对记者说这番话时,眼中除了笑意,还有得意。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王瑞林如今是“人以狗为贵”,由于他养的狗“有出息”,他已成为诸多剧组的常客,甚至可以穿戴化妆过把演戏瘾,并且在一些关键性的涉及狗狗的场次,缺少了王瑞林,戏还没法拍,为此一些剧组的人甚至戏称他为“王导”。
爱狗如子同吃同睡同玩耍
46岁的王瑞林自小爱狗。成年后,尽管道路曲曲折折,但爱狗的本性没有改变:以狗为乐,以狗为生。现在,除了在胜利街经营着一家宠物狗用品店外,王瑞林还在别处建起了养狗基地。
当年创业时,王瑞林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一只纯正的阿拉斯加犬。这是他起初的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条阿拉斯加犬,将他引入从来不曾想过的影视圈。2008年,王瑞林在一家私企当司机,妻子在一家影楼打工,两人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即便如此,王瑞林在太原寻找中意的阿拉斯加犬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最终,在体育路,他发现了现在的“大小儿”。“经过讨价还价,我以36000元的价格买到了‘大小儿’。那时我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是哄骗着家里的老人,甚至小舅子,方才凑够了这笔钱。”
王瑞林和“大小儿”很投缘,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几乎是同吃同睡同玩耍,他真正把“大小儿”当成了家人。王瑞林解释:“‘大小儿’是太原话,就是家中大儿子的意思,我把它当成儿子养了。”很快,王瑞林和“大小儿”就有了默契感。
花大价钱买来,毕竟不能只是一个宠物,长大了也得“找工作”,得让“大小儿”干点什么。经过商量,夫妇俩觉得它当动物演员比较合适。于是,王瑞林和爱人对“大小儿”精心打扮,拍成图片,然后发到网上,希望吸引“星探”的眼球。
梦想实现意外闯进《射天狼》
照片发到网上不少,发过的网贴也不计其数,还为“大小儿”建起专门网站,但一直没有人联系,这让王瑞林有些失望。2010年的夏天,王瑞林领着一家子(当然包括“大小儿”)在庞泉沟游玩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来电者自称是电视连续剧《射天狼》剧组人员,对方表示导演在网上看到了“大小儿”,比较中意,邀请它到敦煌试镜。
梦想突然照进现实,王瑞林有些难以相信,起初他甚至以为是骗局。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和妻子带着“大小儿”西行撞运气,开车直奔敦煌。
按照约定时间到场后,王瑞林发现确是《射天狼》拍摄剧组,导演是拍过《亮剑》的张前,主要演员有硬汉任天野、笑星李琦,还有后来出演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女星马丽。经过试镜,“大小儿”顺利通过考核,正式入组。
然而,让一只狗与一群陌生人在一起配合演戏,难度之大,令王瑞林始料未及。起初,王瑞林以为他在旁边指挥自己的狗,再把演员加进来,然后摄像即可。可事实绝非如此简单。
剧中“大小儿”演得是一只狼,有一场戏是这样的:狼前方是一队骑着马的土匪,剧本要求狼要跟着土匪走,而且距离要适当,并且场景是在沙漠上,还是远景。
这可难坏了导演和王瑞林。没有主人,“大小儿”不会跟着“土匪”走;若有主人,镜头又会穿帮。怎么办?一个场景拿不下,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增加拍摄成本,导演着急,所有工作人员都着急。
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王瑞林决定自己亲自上阵,演马队排在最后一个土匪。经过十几分钟的练习,王瑞林大致学会了骑马,然后立即投入拍摄,尽管他非常紧张,但好歹“大小儿”听到他的呼唤,跟着马队跑了起来。这组镜头就这样才通过了。
片约不断幕后花絮诉甘苦
敦煌拍摄,整整持续了40天,王瑞林和“大小儿”顺利完成拍摄任务,获得剧组认可。《射天狼》在各家电视台播出后,王瑞林和“大小儿”的名声,在影视圈逐步传开。
通过拍戏,看到影视圈对动物演员的需求,王瑞林又培养出两只泰迪犬和3条阿拉斯加犬。几年下来,王瑞林和他的狗狗们参演过14部电视剧和两部电影,其中包括电影《胡笳声声》《我想静静》和电视剧《射天狼》《风中奇缘》《长安三怪探》《绝漠天啸》等。
拍摄《风中奇缘》时,有一个场景是主演刘诗诗和彭于晏出镜,两人坐在马车中,“大小儿”饰演的“狼兄”跟在马车后面。当时摄像有两个机位,一外一里,该怎么做才能让“狼兄”跟着马车走?王瑞林说,他在外面指挥,“大小儿”不会跟着马车走,他在车内指挥,又无藏身之地。就这么一驾小小的马车,哪里做王瑞林的藏身之地合适?最后,王瑞林和导演组想了一个办法,在马车的后方加装一个很小的箱子,只够让王瑞林蜷缩其中,盖子甚至都盖不严,还需要用透明绳子绑住。同时在箱子上掏两个洞,便于王瑞林在箱子里传出声音。就这样,王瑞林蜷缩在小箱子里,不住地叫着“大小儿、大小儿……”“狼兄”这才跟在后面走下来。这场戏下来,剧组人员为王瑞林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一场戏,是刘诗诗与“狼兄”的告别戏。镜头中,女主角说完告别的台词后,“狼兄”要先掉头走开,然后再回头跑向女主角,体现依依不舍的场景。
拍摄场地是沙漠,该怎么让“大小儿”配合拍摄,又不让自己进入镜头。为此,王瑞林和妻子的计划是,妻子在镜头外首先叫“大小儿”,以达到与女主人公分离的拍摄计划。同时,王瑞林将自己的身体埋在沙子里,只留头在外,女主人公朝王瑞林的方向走。“大小儿”扭头离开女主人公后,王瑞林在沙子里再叫“大小儿”,听到主人的呼唤,“大小儿”自然会循声跑来,也就达到了目的。
设计巧妙,拍摄顺利,王瑞林得到了剧组人员的一致认同,有人开始叫他“王导”,尽管是戏称,但也能体现出王瑞林在剧组中的作用。
面对回报爱狗之心更强烈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狗的回报都给王瑞林带来极大的满足,这让他的爱狗之心更加强烈。
今年年初,王瑞林和他的两只泰迪犬参演了电影《我想静静》,此片主演为余少群和王心凌。由于其中一些戏要在香港拍摄,王瑞林只好开车到达主拍摄地广东惠州,然后再前往香港。
其中一场戏,是要让一只泰迪犬死亡。该怎么让自己的泰迪“死亡”?剧组想了不少办法,但均达不到效果。无奈之下,王瑞林忍痛提出麻醉泰迪犬。在香港,麻醉动物需要提出申请获批才能实施。通过审核后,由当地相关机构执行,这才保证拍摄按计划完成。
之后的拍摄中,剧组又从当地一处宰杀狗的地方租来8只狗。其间,这些狗均归王瑞林调度指挥。拍摄完成后,这些狗又将被送回去。王瑞林明白,再回去,迎接这些狗的必将是屠刀。遇上它们就是缘分,王瑞林最终花数千元将这些狗全部买下,然后运回太原。
迷上拍戏欲建“动物演员团”
在影视圈几年打拼下来,王瑞林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行。
今年5月,王瑞林接到电影《荒坟魅影》剧组的邀请,对方请他带一条蟒蛇出演。还好,有位朋友喜欢养蛇,他向对方借了一条蚺蛇赶往北京。“每次参加演出,出行总是一件烦心事,人可以坐火车、飞机,但动物出行比较麻烦,我只能开车前往,无论是北京、甘肃,还是广东、云南,我都是开车带它们去的。”王瑞林说,这次到北京门头沟也不例外,开着车带着蚺蛇到达拍摄地。因为演员对这条大蛇感到恐惧,所以多数时候是王瑞林负责配合拍摄,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同样博得了现场演职人员的称赞。6月中旬,王瑞林又接到一个剧组的邀请,请他找一头“听话”的毛驴准备参加拍摄。经过四处寻找,目前他已经初步有了目标。王瑞林“担忧”地说:“到时候要带一头驴出行,更是麻烦事!”
眼下,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已在王瑞林脑中形成,为适应各种剧本要求,他要打造一支由各类动物演员组成的团队。
说不准,再过几年,王瑞林和他的动物演员会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