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发布时间:2025-05-01 21:23

作者 /莉莉安

编辑/阿笔

SOS!

哥哥和妹妹的日常也太上头了吧

萌娃果然就是最可爱的

btw好想要一个哥哥/姐姐

随着综艺《我的小尾巴》的更新,豆瓣、微博等平台上诸如此类的声音不要太多,借用网友们的话来说:谁能抵抗得住一个个可爱到不行的人类幼崽呢?

时间闪回到两个月前,《我的小尾巴》在爱奇艺开播,率先吸引大众眼球的是伊能静、张亮、汪苏泷、THE9-安崎、周峻纬五位观察室嘉宾。随着节目的不断更新,六组兄妹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天才妹妹”心儿、“爱吃醋”的徐小妹等俘获不少老中青幼观众的芳心,心儿更是喜提“国民妹妹”的爱称。

截止目前,《我的小尾巴》更新至第九期,收官在即,豆瓣评分8.3,节目播出期间一直位列豆瓣国内口碑综艺TOP10。此外,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我的小尾巴》在猫眼热度持续稳定在8600;爱奇艺亲子综艺榜单上长期排第一,云合数据单日网综排名第一和综艺品类霸占总榜第二;#我的小尾巴#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8.5亿+,#伊能静跟家人吵架会秒道歉##心儿#等话题更是频频喜提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搜,引发行业内外热议。

在娱乐产业(ID:yulechanye)看来,以六组兄妹独立相处日常为切入点的第一现场呈现是《我的小尾巴》的节目底色,而伊能静、张亮、汪苏泷等观察室嘉宾以旁观者视角引发思考和讨论的第二现场,则从观众视角赋予这档节目价值升华。而究竟这档节目是如何打造新综艺范本的,我们试图通过复盘节目内容总结一二。

兄妹齐养成,《小尾巴》贵在真实可爱

作为一档全新的亲子题材观察节目,《我的小尾巴》瞄准“二胎”政策开放后出现的年龄差较大的新型兄妹关系,通过节目记录哥哥单独照顾妹妹、兄妹相处时产生的小美好,从而更进一步探讨当代家庭关系的构建和相处之道。

行话说,嘉宾选得好,节目就成功了一半。对《我的小尾巴》来说,选对了萌娃,不仅成功,可爱值更是X10。

据悉,《我的小尾巴》前后出现的六组家庭,是节目导演从大概两百多组家庭样本中挑选的。你仔细看,六位萌娃性格也各有特色:“天才妹妹”心儿、“逻辑强大”的萌萌、爱吃醋的徐小妹、抓马任性但依然暖心的苏菲、懂事的李雨函以及鬼马机灵符馨月。与之相对应的是六位或反差或搞笑或三脸懵的哥哥们的成长日记。

第一期,哥哥王睿涵连冲奶粉都不太会,但自从承担起照顾妹妹心儿的责任,不仅调整了睡觉作息,后续都能将出门带娃要背婴儿包这类生活细节做到位。同样,妹妹心儿虽然只有18个月大,但在摔倒后安慰自己,在吐奶弄脏床单之后,会吐字清晰地跟哥哥道歉,回馈给哥哥不少暖心惊喜。

当rapper周密遇上一个逻辑强大的妹妹,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既好玩又可爱,斗智斗勇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兄妹之间的爱的永恒底蕴。

而一向带娃游刃有余的哥哥徐浩因自己疏忽,让妹妹徐小妹“消失”在视野之外后,情绪崩溃自责不已。面对哥哥的担心,徐小妹也从中体会到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

重点想说一下第六期,节目出现了新家庭关系的呈现。妹妹李雨函与哥哥黑泽是重组家庭兄妹关系,众所周知,重组意味着兄妹相处有一层隐形隔阂,而随着节目的呈现和推进,雨函和黑泽也在一步步打破隔膜,关系变得更亲密。

细节某种程度上来说,象征着其中一方率先释放藏匿在内心的爱与关心。譬如:雨函亲手给哥哥做便当,看到哥哥受伤主动贴上创可贴等暖心举动,触动哥哥的同时想必也感染了不少观众,直击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

不论是李雨函兄妹的双向关爱,还是心儿兄妹的共同成长,《我的小尾巴》中出现的六组兄妹,无疑是当下不同家庭关系相处模式的映射。#人类幼崽吃醋行为大赏#、#心儿综艺萌娃天花板#、#心儿安慰自己不要害怕#等由兄妹日常延展出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与共情。

而另一边,观察室的嘉宾伴随式的观点输出,也令观众开启更多维相处模式的思考。观察室的嘉宾在热度和深度上,亦成功助力《我的小尾巴》成为当代家庭关系探讨样本。

娱sir认为,加入观察的亮点在于:观察室的嘉宾以第三方视角,洞察六组兄妹的相处模式,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击中问题,衍生至更多社会中常见的家庭关系、家庭问题的讨论。譬如,在最新一期中,萌萌向哥哥周密道歉的片段随即引发了观察室嘉宾伊能静和家人吵架第一时间道歉的发声。

逻辑是这样的:通过明星成长见证官的话题讨论,帮助一些刚升级为奶爸奶妈的观众,在看节目放松的同时,也能自我审视和反观,从而养成一套适合且有效的亲子相处模式,但最终落点又集中在萌娃与哥哥的成长养成。

《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后带给行业哪些新启示?

八年前,《爸爸去哪儿》自带光环的明星带萌娃是亲子类综艺的看点和流量入口,成功推开亲子综艺的大门。如今,《我的小尾巴》把镜头转向普通人,作为观众,代入感和共情能力明显会加强许多,当然,这也源于节目真实地呈现了六组兄妹的相处日常,观察室的嘉宾们因此衍生出的社会议题也成功击中观众所想所思。

一众探讨家庭关系的影视综中,《我的小尾巴》显然成为了一股清流。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小尾巴》做对了什么?娱sir认为有以下几点出圈原因:

其一,节目在选择嘉宾方面,不论是兄妹组合还是明星嘉宾,优先考虑的是适配度;其二,作为一档“普通家庭+家庭情感关系+观察视角”的合家欢节目,《我的小尾巴》聚焦年轻人,同时辐射至多个受众群体;其三,节目一直秉承着“不说教”的原则。节目部分展示兄妹真实的相处状况,情感自然流露。而明星嘉宾探讨的问题也是基于自身经历去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个观察环节营造出开放式讨论的氛围,自由且包容。

由此可见,爱奇艺《我的小尾巴》在立意上极具社会价值和渗透力。一来,从社会层面出发,每期节目可视作当代家庭关系构建的真实缩影。节目试图透过兄妹相处的手足亲情,满足观众“吸娃”愿望的同时,成功发散到家庭教育、代际关系和社会关照等各类话题;二来,于综艺行业而言,《我的小尾巴》选择“兄妹”这样的生活中常见但综艺罕见的独特视角切入,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相互映射、吸收,从节目立意和模式上打破“流水线式”综艺套路,或将成为当下综艺行业的可研究范本。

热度与口碑双双出圈,这也引发了娱sir的好奇与思考:当下,我们到底需要一档什么样的综艺?结合《我的小尾巴》出圈点来看,除了被萌娃们外貌、性格圈粉,其实节目更深层次的价值还是在于透过节目+观察的模式,使受众不仅看得开心,看得安心,还或多或少可以收获到有效理论和实践,而这恰恰也是《我的小尾巴》备受好评的核心点。

诚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娱乐性节目了,笑过之后能否有更深层次的议题探讨,大概才是真的综艺刚需。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举行的爱奇艺悦享会上,《我的小尾巴》第二季已启动官宣。从行业观察的角度上看,节目俨然成功开启了亲子综艺2.0时代,成为新世代综艺典范。而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和大家一样,继续期待更多“《我的小尾巴》们”的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24406

相关内容

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娱乐圈大清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明星?需要一个怎样的演艺圈?
《我的小尾巴》:素人萌娃综艺的系列化尝试丨专访总制片人孙晓晴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车发布会?
我的小尾巴
「文化纵横」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红
【文化纵横】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红
《青春环游记》这样的明星旅行综艺,我们到底在看啥?
我的小尾巴第一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