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南怀瑾,体弱多病而得享95岁高寿,5条养生秘诀你也能学
南怀瑾(1918年日—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人,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曾任中央军校军官学校、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后来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
南怀瑾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 他精研儒、释、道三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融会贯通,此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和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一生著述丰富,《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是其代表作,曾被译成英、法、德、日等8种语言,在国内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闻名中外的大师,却从小是个“病秧子”。他从6岁开始就经常生病,伤寒,天花、麻疹等多种重大疾病都得过,因此常年服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经常拿药当饭吃。在多年与疾病打交道的过程中,南怀瑾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最终帮助得享95岁的高寿,而且是无疾而终,没有什么痛苦。南怀瑾的养生经验,主要有以下5条:
第一条:常动。由于身体不好,南怀瑾从小练武,各种武术都练过,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第二条:以病苦为师。具体来说是:以苦为师、以病为药。南怀瑾从小爱生病,遭受过无数的痛苦。但是,他从来不悲观,而且越来越坚韧不拔。也正是因为生过病、遭过罪,因此也更懂得要善待身体,爱惜身体,懂得节制欲望。他认为,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千万不要紧张,这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排毒方式,也是对人的一种磨炼,也许还会“因祸得福”。
第三条:讲究一个静字。很多人认为,第一条就是要动,而且又强调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里是指心静。他认为一个人的心如果静不下来,一方面不能产生大智慧,同时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影响身体健康。南怀瑾大师认为,起心动念都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佛家、道家为什么都强调要静心?就是因为要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而且在心静之中产生智慧。
第四条:饮食要知量。南怀瑾的饭量很小,早餐吃一点点,不感觉到饿时甚至不吃。中午吃一些自家厨房做的饭菜,量也非常小,晚餐一般是一小碗红薯稀饭。
第五条:睡好“子午觉”。南怀瑾一生每天都只睡4小时,但是睡眠的时间非常讲究。他一直在子时(23时~1时)和午时(11时~13时)睡觉。南老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睡着了,最多只需要两个钟头,其余的时间都是浪费。
南怀瑾大师著述很多,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养生方面的专著:《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该书着重阐述佛、道、儒三家关于静坐的方法和法门特点,同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静坐修行,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的方法那么多,南怀瑾为什么只写静坐呢?因为,南怀瑾大师觉得,相比养生的其它方面,静坐是最难做到的,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并不容易,需要进行专门的练习。因此,他将自己修炼静心的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告诉世人如何静坐修行,并达到养生的目的。该书语言非常通俗,特别容易看懂,非常适合喜欢养生的朋友来提高静坐修行的能力。
注:图片来自网络
网址:一代大师南怀瑾,体弱多病而得享95岁高寿,5条养生秘诀你也能学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40078
相关内容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在苏州逝世 享年95岁
国学大师南怀瑾:小学肄业,被李敖骂是骗子,95岁在太湖去世
南怀瑾,传奇一生还是不学无术?国术大师还是假把式?
南怀瑾,“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
◎ 南怀瑾老师、李炳南居士、元音老人往生何处?
95岁南怀瑾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国家领导人发唁电
南品仁回忆爷爷南怀瑾
宋美龄的长寿秘诀
国学大师“叶曼”与“南怀瑾”,你不知道的?一段参禅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