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庭坚
宋代词坛群星璀璨,他们笔锋流转各有千秋,然而却有一位“奇人”在后世文人中有着反差极大的评价,这便是黄庭坚。
黄庭坚作为北宋文人全才的代表,论诗歌他承杜甫之风,风格奇崛、法度严谨,与老师苏轼开创“江西诗派”,对宋代诗歌影响深远。
论书法他上溯晋唐推崇《兰亭序》,行、草、楷无一不精、自成一派,与苏轼、米芾(fú)、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
但提及黄庭坚的词作,世人却褒贬不一,诗言志,词抒情,他可以写出“怨你又恋你,恨你惜你”这般的闺中细语;
也可以咏出“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如此的豪迈气概,却也得到了“门外之汉”的评价。
说黄庭坚“奇”是因为他的作品很难用一个词语去定义,词史上对他的争议甚至比对他的老师苏轼还要大。
一些人认为黄庭坚的词极正宗、极本色,代表性的评论就来自“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
另一些人则持反对意见,如清代著名词学家陈彦焯说,“黄九于词,直是门外汉。匪独不及秦、苏,亦去耆卿远甚。”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从年龄上看,他是“苏门”大弟子,和苏轼的关系非比寻常,他的诗和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黄庭坚比苏轼小九岁,几乎可以算是同辈人,公元1078年二月,当时在大名府任北京国子监教授的黄庭坚写信给正在徐州任知州的苏轼,并且附上了他写的两首古诗。苏轼马上回了信,而且还次韵和诗,两人从此开始订交。
与大多数师生不同,黄庭坚与老师苏轼仅差九岁,彼此相仿的年纪,同样出众的才华让两人不仅仅是师徒,更成为了互相欣赏打趣的好友。
但与苏轼多为壮阔豪迈的风格不同,黄庭坚则更加回归“本质”,注重辞藻的柔婉秀美。
张志和《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说张志和的《渔父》“语极清丽”,可惜这首歌的曲调到北宋已经失传了,没办法再唱了。
于是,苏轼就添加了几句,将《渔父》词改写成了当时依然流行的《浣溪沙》。
苏轼《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庭坚看到这首修改之后的词后拍案叫绝,接着自己也忍不住技痒,老师写得这么好,做学生的不能认输。
黄庭坚就说了,老师您改得很好,唯一的瑕疵是“散花”的“花”和“桃花”的“花”重复了,另外打鱼的船很少用船帆,所以“片帆”这个词用得也不怎么妥当。学生斗胆也改一稿,请老师批评指正。
黄庭坚《浣溪沙·新妇》
新妇矶边眉黛愁
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
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细雨转船头
向来幽默风趣的苏轼也不忘反过来再调侃一下学生,你这首词倒也算得上是清新婉丽,不过你才从“新妇矶”出来又进了“女儿浦”,你这个渔父未免太“孟浪”了吧,呵呵。
苏轼对黄庭坚这个修改版的评价说明了两层意思,
黄庭坚词的清新婉丽符合词体本色,即女性化的婉约柔美。
黄庭坚的修改版是将张志和的《渔父》词和另外一位唐代著名诗人顾况的《渔父》词进行了一番合并。
所以苏轼批评黄庭坚“孟浪”,是带着明显的调侃成分,黄庭坚巧妙地化用顾况和张志和两人的诗词将山光水色和女性的花容月貌相比拟,更加符合了词体的婉媚本色。
有一次苏轼和黄庭坚在一起聊起了书法,苏轼又“嘲笑”黄庭坚了,“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然清劲,但是这个笔势有时候太瘦了,瘦得就像树梢上挂着一条蛇。”
黄庭坚被老师“贬”了,可不会善罢甘休,立刻说道:“老师您的字我当然不敢随便批评,但偶尔我也觉得您的字过于‘褊浅’了,不够雄浑,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一只小蛤蟆身上。”
师生之间这样的调侃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关键是他们互相嘲笑了对方,实际上还真的说准了对方作品的个性特点。
作为老师,苏轼的词作开豪放一派,题材广阔、独具风格,而作为学生,黄庭坚的词却回归本源,专于男女爱恋、离愁别绪。
看起来风格如此迥然不同的两位词人,却对于词作这一体裁有着相似的见解。
黄庭坚《归田乐引》
暮雨濛阶砌。
漏渐移、转添寂寞,点点心如碎。
怨你又恋你。
恨你惜你。
毕竟教人怎生是。
前欢算未已。
奈向如今愁无计。
为伊聪俊,销得人憔悴。
这里诮睡里。
诮睡里梦里心里。
一向无言但垂泪。
整首词全部用女性口吻来写,是非常典型的“男子而作闺音”。
黄庭坚《归田乐引》
对景还销瘦。
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
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樽前眉峰皱。
是人惊怪,冤我忒撋(ruán)就。
拚(pàn)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黄庭坚写的这一首《归田乐引》的姊妹篇,并且用热恋当中的男子口吻来回应女子。
黄庭坚的这类爱情词在婉约柔美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小儿女的人间烟火气,还带着点儿让人哭笑不得的谐趣,诙谐、滑稽、有声有色,完全突破了传统诗词对爱情题材的含蓄、有所顾忌和若隐若现的要求。
黄庭坚一生的坎坷不幸并不比他的老师少,甚至因为他们这种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导致他们在仕途上的命运被绑定,苏轼的每一轮不幸都会牵连到这些追随他的弟子们,黄庭坚更不例外。
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贬斥旧党,苏轼被贬广东惠州,后又被贬海南儋州。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
后来宋徽宗即位之后,他的仕途依然是辗转各地,在公元1103年甚至还以“幸灾谤国”的罪名被除名,流放羁管宜州。
公元1105年,61岁的黄庭坚卒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黄庭坚不仅像传统词人一样写爱情,也像欧阳修、苏轼一样写个人的气质、抱负,他还发展了咏物词。
黄庭坚《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 教孤令。
金渠体净, 只轮慢碾, 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 成佳境。
恰如灯下, 故人万里, 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这首咏茶词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没有出现一个“茶”字,却又句句不离“茶”的特点。
北宋大文豪苏轼-任性、自信又可爱
网址:北宋黄庭坚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52943
相关内容
黄相和黄庭坚是什么关系(父子,黄庭坚为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黄庭坚与北宋第一“草”
婺州谣︱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为何自称“金华黄庭坚”?
黄相和黄庭坚是什么关系:父子(黄庭坚为北宋大文豪)
诗意江西丨北宋文坛“大男主”黄庭坚的人生起点
人文之宝|北宋双子星,苏轼&黄庭坚帆布包上新!
宋代吃货黄庭坚
北宋名人黄庭坚的前世,居然是个女人!
北宋大才子黄庭坚,是如何在宋代书法圈脱颖而出的?
黄庭坚:宋代草书的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