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发布时间:2025-05-03 11:10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璐):风筝起源于中国,起初只是王公贵族们的玩物,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筝逐渐成为一种通俗文化深入人心。在北京,三石斋的风筝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制作者仍然延续着传统宫廷风筝的制作风格。

  刘宾,刚过而立之年,已是三石斋风筝的第三代传承人。刘宾的爷爷刘汇仁老先生是三石斋的创始人,年轻时,他就迷恋制作风筝。1980年开始,刘汇仁开始在北京郊区设立工厂,雇佣工人生产加工风筝,虽然那时没有树立品牌,但是遍布北京各大公园、景区近70%的风筝来自他的工厂。

  刘宾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他很喜欢看爷爷做风筝。刘汇仁一共有8个孙子,唯独发现刘宾对风筝的制作格外钟情,于是便有意地培养他绘画、构造方面的能力,并将制作风筝的全部工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当年我爷爷都是分开教给工人们如何做风筝,每个人都只教授制作风筝其中的一个步骤。我爷爷有8个孙子,唯独传授给了我制作风筝的全部工艺,可能因为他在画画方面稍微弱一些,总是经常有意地去培养我画画方面的技能,希望我能够在接下来风筝的设计、绘制方面做得更加完善。”

  虽然从小就学习风筝的制作技术,但刘宾从未想过把风筝当成事业来做。1996年到1998年,北京无论是从风筝的生产量,销售量以及文化的传播力度都有一个令人心生欢喜的好状态。当时来中国旅游的外国宾客增多,他们觉得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就中国做的才是最正宗的,北京又是风筝的主要产地,来北京旅游的外宾基本都会买回去做纪念。当时在工厂工作的工人,每到农闲时,就会聚集在一起以村为单位做风筝,生产量和生产效率都很高。

  1

网址:追风筝的人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53225

相关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根风筝线。”在杨浦,与梁永安共读《追风筝的人》
张庭:我是“风筝” 林瑞阳是牵“风筝”的线
四十人四十景 共绘非遗风筝
纸船和风筝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情况
一只风筝带火一座城!抖音生活服务“宝藏潍坊”活动助力“风筝经济”
风筝从郑耀先的人物关系上 看一个金牌特工的艰辛与不易
中国古筝弹唱第一人 张晓棠尽显王者风范
风筝:毛人凤抓到情报员,居然让郑耀先去审讯,妄想着一石二鸟
柳云龙之后,再无风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