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拒绝为明星势力榜搬家:演员靠作品,而不是流量
关注都说目前娱乐圈是个以流量为王的时代,作为艺人只要数据好有流量可能才能有商业资源以及有好戏拍。不得不说这在娱乐圈实在是一个怪象,因为作为演员来讲如果单纯只靠流量获胜,而没有作品和口碑,这其实是可悲的。
但是尽管如此,在大多数人看重流量的情况下,也有不少艺人对此发出了挑战。
近日,随着《山河令》的热播,演员龚俊渐渐进入大众视角,越来越多的人被龚俊在剧中的魅力所折服,但是有热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不少粉丝建议将龚俊的明星势力榜进行搬家,很多粉丝觉得这是对目前龚俊来说最实在的提议。不过就在粉丝认为龚俊后援会以及其工作室会采纳这个提议的时候,龚俊后援会对此做出了相关回应。
他们拒绝了明星势力榜搬家的提议,因为整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工程量很大。后援会就指出这项工作一定会涉及到粉丝集资的问题。在目前的这个大环境背景下,其实集资是不被提倡的,再者如今《山河令》还在热播,如果后援会率先进行集资肯定会给龚俊本人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
其实最重要的是龚俊的身份是一位演员,并不是什么选秀出来的偶像,更不是什么流量明星。演员本身就是要靠作品和口碑,而不是靠所谓的流量。
很多人觉得龚俊这样拒绝粉丝的提议,公然拒绝饭圈化,是不是不要“钱”途了?
其实恰恰相反,因为龚俊作为近期有热度的演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演员,自己的职责就是为观众带来好的作品,而不是靠着所谓的流量来接更多的商业资源。
这样的举措使得龚俊的路人缘、好感度不断上升。
很多人会觉得有了路人没有死忠粉,这对龚俊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其实不然,因为龚俊作为一名演员,始终靠作品说话,有了一定路人缘后受众就会变得十分广泛,如此看来这一切恰恰是有利于龚俊以后口碑发展的。
其实认为演员靠作品说话,公然拒绝饭圈化的演员又何止龚俊一人呢?
早前因为《你好,李焕英》而爆火的张小斐也公然拒绝过饭圈化的操作。她的工作室公开发言,认为张小斐并不需要后援会。虽然这期间双方都闹得很凶,但是在多数人看来饭圈化这一套用在张小斐身上并没有必要。
演员靠作品说话明明早就已经是显而易见的 ,况且大多数演员也明白自身的定位,但是为何影视圈却有着“有流量才有话语权”的说法?
其实演员和粉丝在很大程度上是分不开的。
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张小斐还是龚俊,想要将他们塑造成流量明星的人都是他们的粉丝。
因为不少粉丝认为如今就是流量时代,很多资源都是看重演员个人数据的,这里的资源包括电视剧的拍摄以及商业代言。再加上大多数演员都会有对家,粉丝之间经常隔空battle数据,如果自家因为数据输了,这会让大多数粉丝没有面子。
其实一些商业资源看重艺人的数据,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品牌方找代言人是想让代言人推出产品。但是拍戏还看中艺人的数据,这一点就让人无法接受了,因为一部剧成功的因素往往是包括多个方面的,艺人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不是决定因素。如果艺人成为了整部剧成功的关键,那么导演、编剧这些制作团队是来干什么的呢?
再者如果粉丝觉得自家艺人的数据不行,与对家battle输了的话会给自己一种挫败感,那么由始至终可能粉丝喜欢的就是艺人为自己带来的虚荣感。
但是其实这样的喜欢对于艺人来说,也许一文不值。
经过龚俊和张小斐俩人的后援会事件后,如今的娱乐圈究竟何时才能从“流量为王”的时代中解脱出来呢?
其实目前国内的演艺市场已经越来越注重口碑和演技了,随着各种批评声质疑声不断涌现,市场对“演员”的门槛也在相对提高。只是“流量为王”这个声音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毕竟流量俩字对于艺人而言,是代言的保证。再者流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对如今的市场来说无论是拍戏还是代言,流量往往只是加成的一个因素,而不应该成为决定因素。
即便如今整个娱乐圈市场将流量看得十分重要,但是对于演员而言应该时刻谨记基本功才是表演的基础而不是流量,演员应该靠作品和口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