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思路不明了、逻辑不清晰、层次不分明?金字塔原理来帮你
在写作的道路上,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直拖延下不了笔、开不了头。写了一半突然卡壳,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要不就是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写的时候自己感觉挺嗨的,写完一读不由得心中一颤:这都写的啥?完全没有主题,或者半路跑偏。辛苦两个小时的成果,自己不得不忍痛推倒重来。
作为一名写作新人,我被以上的痛苦折磨的死去活来,一度怀疑自己并没有写作的能力。不过,幸运的是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写作是一项长期主义,它需要经过刻意练习才能在时间的积淀下破茧而出。
于是我决定逐个解决自己在学习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考虑到自己目前写文章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结构,逻辑不清,主题不突出的问题,我针对性的阅读了《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本书。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有效方法——金字塔原理。我将结合新人写作者在写作前期遇到的困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书中针对写作的精华内容。
1、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2、应用金字塔原理对成文及文章信息传递的帮助
3、如何在文章中构建金字塔模型
一、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基本概念:
从定位上来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思考、交流的方式,一种规范的动作;它可以使我们的表达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从具体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框架,用作者芭芭拉·明托的话说就是:我们所表达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可以被3~7个论据进行支撑。每个论据本身又能当作论点,同样也可以被3~7个论据支撑,如此重复形如金字塔一样,这就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结构图
金字塔原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1、结论先行
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类似于我们写议论文那样,开门见山,突出中心思想。
2、以上统下
任何一个上层次的思想永远是对下层思想的概括总结,下层永远是上层的解释支撑。
3、归类分组
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4、逻辑递进
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金字塔原理4项原则
二、金字塔结构能够给我们的文章带来什么?
1、金字塔结构就是一种质量不错的文章骨架,它可以提升一篇文章的质量。
结构之于文章,如同骨架之于人,一个人长得端正与否,骨架往往是最基础的一环。
一个人不管血肉如何丰满,骨架如果畸形,在第一印象的影响下,也难以让人有美的感觉。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读者难以有阅读的欲望;读者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难以理解文章内容。这对于一篇要传递价值信息的文章来说,无疑是失败的。
相反,拥有合理结构的文章,不管这篇文章写的深度如何,至少看上去结构舒适、逻辑清晰,读者就会有一个好的印象;如果加上丰满的血肉,就能够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2、金字塔结构有助于自己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快速成文。
写作就像盖房子,拥有了结构图,我们就能够按照结构所需将材料分门别类,并把相应的材料用到合适的地方。少了疑惑纠结的过程,房子盖起来自然也就轻松得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是比较杂乱的。当我们想要把它们整理到一起,写成一篇体现一个主题的文章时,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归类方法,我们就难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即使勉强整理出来,没有合适的逻辑结构,我们就不知道该把观点、素材、论据放到哪里,也就难以成文。
相反,我们有了一个合理的结构,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在相应的地方,填充合适的内容,少了纠结的过程,成文自然也就容易得多。
3、金字塔结构有助于信息的准确传递。
大家也许看过一档综艺节目,里面有一传声筒的游戏:队员通过一定的肢体语言及描述,将题目信息依此向后传递,以最后的准确度来评分。信息传递到最后往往是驴唇不对马嘴,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这其实就是因为对同一信息我们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很容易出错。
写文章同样如此。
作者写一篇文章,大部分情况下是先有内核,再向外发散,搭建一定的框架,选取素材,然后成文,最后修改呈现。
然而读者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过程正好相反。读者是先看到这篇文章的排版,在阅读过程中,遵循呈现的结构,去理解文章的内涵。
在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读者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并且会假定一同出现的信息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这篇文章逻辑性较差,读者就会出现理解偏差;甚至是因找不到合适的逻辑关系而放弃阅读。
文章拥有一个既定的清晰的逻辑,才能够较为准确的传递信息。
三、如何在文章中构建金字塔结构,搭建文章骨架?
自上而下表达:
1、结论先行,首先提出主题思想
首先确定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即确定金字塔的塔尖是什么。
2、以上统下,根据核心观点列3个分论点
根据中心思想,列出可以支撑主论点的3个分论点。这3个分论点与主题之间有从属关系,3个分论点彼此之间要互相独立、不能有重叠,并且属于同一个范畴。
作为写作新手,我们可以按照并列的方式提炼分论点,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例如:
以读书方法为主题,分论点就可以是读书的三个方法;这是使用并列方式提炼的分论点,即要是方法都是方法、要是理由都是理由、要是原则都是原则。以分享某种读书方法为主题,分论点可以是这种方法是什么、它对读书有什么帮助、应该怎么做;这是应用第二种递进的方式提炼的分论点。不能在以某种读书方法为主题的情况下,在分论点中出现另外一种读书方法;也不能把某种读书方法的使用步骤与另外一种方法,当作同一级的分论点。
一定要做到上下从属,左右同属。
3、确定分论点内部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这里,其实就是把当前的分论点当作低一级的主论点,将材料当作论据;层层下探,构成金字塔结构。
类似于分论点的提炼,思考支撑论点的素材是按照何种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是应用归纳法进行材料的组织,还是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组织材料?
归纳推理即由几个相同特征的事物,推出一般情况。例:家人不喜欢小刚、邻居不喜欢小刚、公司同事也不喜欢小刚,推出大家都不喜欢小刚的结论。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例: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搞清楚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会出现写概念的时候写原因,写原因的时候写结论,导致逻辑混乱。
经过以上的三步,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就完全搭建好了,一篇文章的骨架也就有了。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框架把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放到相应的位置,一篇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有血有肉的文章就初步诞生了。
结语:
文章的结构相当于骨架之于人。拥有合理的骨架,丰满的血肉才能体现出价值。一篇拥有好结构的文章,才能够让人眼前一亮。金字塔原理就是那个不错的结构,它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这样,作者写起来比较轻松,读者读起来比较顺畅,信息传递起来也更加准确。
网址:文章思路不明了、逻辑不清晰、层次不分明?金字塔原理来帮你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0466
相关内容
让自己逻辑清晰的几个方法,3步告别逻辑混乱说话啰嗦不清楚,那是因为逻辑混乱
说话不清不楚?巧用“逻辑四定律”,帮你解决表达问题
《三体》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梳理,逻辑清晰又好看!
表达能力差,说话没有逻辑:掌握三个步骤,让你能说会道
如何画出逻辑清晰又好看的人物关系图?6步法则帮你快速上手!
如何画逻辑清晰又好看的人物关系图?8张图+2个步骤把它讲清楚了!
【王路】金岳霖的逻辑观
人物关系图如何画得逻辑清晰又好看?8张图+2个步骤讲的清楚!
【刘新文】逻辑常项问题——从金岳霖的观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