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新局面:2024年年终大戏,老百姓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5-04 01:37

2024年12月25日凌晨,正值西方圣诞节,来自日本的外相岩屋毅抵达北京。这一刻,标志着中日关系终于迎来了一次不小的转折。谁能想到,曾经的“钓鱼岛争端”、靖国神社问题、慰安妇历史遗留问题,这些把两国关系搞得紧张的老问题,竟在这一年年底得到了缓解的机会?就像上演一出年终大戏,这场戏,几乎让人措手不及。

12月25日,中日两国在北京举行的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上,双方达成了10项重要共识,内容涵盖青少年互访、教育合作、旅游交流等多方面。这些共识看起来挺“温馨”的,尤其是“加强媒体和智库合作,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这一条,意味着两国的舆论氛围不再死气沉沉,至少双方的“正能量”可以多一点,冷战式的敌对状态渐渐被抛到一边。

更有意思的是,在签证政策上,双方互相放宽。日本宣布为中国公民推出有效期10年的旅游签证,同时延长团队签证的停留时间至30天。中国早些时候也恢复了日本公民的免签待遇。这些举措看似细小,但在中日关系如此复杂的背景下,足见双方在拉近距离方面已经开始使劲了。

然而,想要彻底修复关系,还是不容易的。日本的“核污水”问题依然是悬在两国关系上的一把剑。尽管双方在9月就此达成了初步共识,但能否彻底解决,还得看时间。日本一直希望中国能尽快解禁水产品进口,毕竟这关乎他们的经济利益。但中国的态度坚决,担心核污染问题对民众健康的威胁。两国在这一点上的分歧,显然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

那么,为何在这个时刻,中日关系能有突破?首先,全球政治风云变幻。特朗普2.0的回归,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各国都在加紧调整策略。而中日关系回暖,正是这种全球变化中的一个缩影。特别是石破茂上台后,日本政策逐渐趋于务实。中日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稳定两国关系,不仅对两国有利,对亚洲乃至全球都至关重要。

当然,历史遗留问题还在。钓鱼岛、靖国神社、慰安妇等敏感话题,始终能挑起民众情绪。岩屋毅这次表示,日本会继续秉持“村山谈话”的立场,并对历史表达深刻反省,但这些话听得再好,也得落到实处。历史是过去的,但如果一味忽视,依然会成为今后的绊脚石。日本是否真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改掉“军国主义”的老毛病,是两国关系是否能够真正稳固的关键。

与此同时,民粹主义的崛起也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日本国内总有一些人无视历史真相,煽动极端情绪。而中国这边,也不乏极端言论。民粹主义不分国界,只会加剧敌意,影响双方民众对彼此的认知。冷静下来,两国都需要警惕这些情绪的蔓延,避免旧仇新怨不断升级。

最关键的,还是两国决策者的智慧和远见。未来的世界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地区与地区的较量。中日如果能够携手合作,亚洲的力量将更为强大,这对全球来说是好事。过去几年,两国的关系一直像“过山车”一样,今天好,明天坏,但这个年终的“回暖”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毕竟,我们都是搬不走的邻居。

这场年终大戏,虽然看起来充满希望,但未来的路依然不易。两国的领导人能否继续保持理智,处理好复杂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将决定中日关系的走向。总之,中日两国要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敌对只会让彼此受损。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像今天的会谈一样,带来更多的理性与共识。

网址:中日关系新局面:2024年年终大戏,老百姓怎么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3660

相关内容

关晓彤老百姓是什么梗?关晓彤说老百姓为什么被骂?
“名场面”见证新中国75周年百姓消费观之变迁
扩大消费得让老百姓有钱,谁有钱不会花?三个途径可让老百姓有钱
2024年戏曲:小剧场做足大文章 老题材尽显新面貌
美国老百姓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和中国人?约翰·桑顿这样说
每年的人大代表都有明星,明星入选对老百姓,到底意味着什么?
谢晋百年诞辰|青年导演永远记得他的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谁给的权力?明星拍戏强行封路,凭什么让老百姓无路可走?
美国老百姓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和中国人?约翰·桑顿这样说|读懂中国
明星也是老百姓,明星是不是从老百姓中推举出来的人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