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走进五华,万人狂欢享足球盛宴

发布时间:2025-05-04 05:47

“大家好,我是谭咏麟!”“我是五华人曾志伟,自己人!”……11月3日晚,五华的天空星光熠熠,惠堂体育场内,人声鼎沸,激情四射。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备受瞩目的友谊赛以香港明星足球队3比1胜五华常乐足球联队圆满落幕,观众意犹未尽,掌声不断。

11月3日晚,五华县惠堂体育场内,人声鼎沸,激情四射。

作为五华重要的文体活动之一,此次香港明星足球友谊赛(梅州五华站)吸引了上万名粉丝和球迷前来观赛。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以及万人大合唱,让当晚的赛事变成一场足球嘉年华。

五华这座足球之乡,再度因足球受到了广泛关注。“看球踢球到五华”,已然成为这个城市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

足球,是五华一张闪亮的名片。在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社会氛围下,职业足球、草根足球以及青训多点开花,在做大文旅市场的道路上,五华走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足球+”之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动力,将足球与文化、农业、旅游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让文旅热在五华持续发酵,衍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寻根”之旅

五华与香港百年前以球结缘

香港与五华,因一场足球赛结缘。绿茵场上,两地的球员以球会友,切磋技艺,增进感情,场边的观众欢呼呐喊,心越走越近。

实际上,在数百年前,两地早就因“球”结缘。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祖籍是五华的李惠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于香港,自幼酷爱足球,坚持赤脚苦练足球技术,开中国足球之先驱。李惠堂17岁即技冠群雄,驰骋球场25载,举足破门一千余次,超过球王贝利一生之破门纪录,1976年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乃中国登上世界足坛最高荣誉第一人。

在本次比赛中,最瞩目的明星之一便是谭咏麟,他的父亲谭江柏与李惠堂有一段趣事。

李惠堂和谭江柏曾是香港南华足球队的主力球员和队友,谭江柏擅长头球,球场上绰号“谭铜头”,头球功夫让李惠堂很是佩服。李惠堂生涯共进球1860多个,但头球破门屈指可数,因此他在自己书写的《球圃菜根集》中写道:“如果我有江柏兄的顶上功夫,那我恐怕会有比现在大得多的成就了!”

1936年,中国体协组织足球队参加柏林奥运会,李惠堂任队长,22人球员名单里,谭江柏等“四骑士”均在列,共有7名广东球员,“广东仔”撑起当年中国足球“半壁江山”。

“此站友谊赛选择五华,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以实际行动向李惠堂致敬。其次,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曾经是香港南华队的队员之一,也是李惠堂的队友,这也是我们选择五华的原因。”作为赛事主办方之一的惠州市拓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浪增说,香港明星足球队多年来秉持着“以球会友,传递爱心”的宗旨,在各地参与各种交流比赛,五华具备举办赛事的条件和氛围,符合球队的宗旨和理念。

以球会友,会的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座城市。

“五华足球真系好犀利!”谈及五华的足球氛围,香港明星足球队队员洪天明频频点头,“我看到五华足球小镇的规划,已经建有15块足球场,未来可能更多,我们的足球发展需要这样的地方,五华已经做到了。”

香港明星足球队3比1胜五华常乐足球联队,为观众献上一场妙趣横生的足球赛。

事实上,赛事选择落户五华,并顺利举办,背后是五华足球底蕴和城市实力的支撑。如今,五华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绿茵场”,将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变为扎实的踢球人群,凝聚起一座城市的足球力量。

据统计,五华有各级各类足球队约330支,参与足球这项运动的高达20多万人,全年各种赛事达2000多场次,基本覆盖了全县企事业单位、机关、县镇及乡村。其中,春节“球王杯”足球联赛连续举办了19届,是当地传统品牌体育足球赛。此外,还有乡镇足球联赛、校园足球联赛、机关足球联赛、客家足球超级联赛等足球比赛,营造了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

行走在五华的大街小巷,足球形状的路灯、足球历史的雕塑、足球文化的宣传栏总能在不经意间瞥见,浓厚的足球氛围时刻提醒着市民游客,这里是“足球之乡”“球王故里”。

“文武”双全

读好书踢好球也能上名校

“看到这场比赛,我想这就是传承。”五华县横陂足球小镇负责人魏熙政有感而发,他说的比赛,正是香港明星足球队这帮“老男孩”与客家精英足球学校小球员之间的切磋。

香港明星足球队走进横陂足球小镇开展交流活动。

今年71岁的曾志伟,仍在球场上奔跑,带球突破青春活力的足球小将,毫不逊色。“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把书念好,把球踢好,真正做到‘文武’双全。”曾志伟说,没想到家乡有这么好的足球基地和氛围,他看到了真正的足球之乡,也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香港明星足球队一行到五华县横陂足球小镇参观。

对于流着足球“血液”的五华来说,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一场比赛,更是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为山区孩子开辟了人生的第二条道路。

香港明星足球队与梅州五华本地青训球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谊赛。

“我和姐姐都‘踢’进了大学,足球改变了我们,也圆了我们的大学梦。”温丽梅难掩喜悦,她与姐姐于去年分别收到了海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录取消息。“我的弟弟妹妹也在踢球,父母都很支持。”

据统计,2023年,五华有13名学子通过足球定向招生被浙江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录取;2024年,18人通过足球单招考试被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9所重点本科院校提前录取。

开展足球专项自主招生工作,是山区县教育的培养方式之一。目前由五华县高级中学、田家炳中学、县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招录足球特长生,让有足球运动天赋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上升通道,为他们考上大学铺就了一条新路。

而这条新路,离不开五华全面普及校园足球的长期探索。

“踢球的时候好好踢,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五华县第一小学校长李钧说,学校确立了“体育是第一学科”的理念,踢足球不仅锻炼孩子们的体魄,塑造团队精神,更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

目前,五华各学校每周至少开展一节足球课,校园足球已全面普及。“踢球学习两不误”也在各中小学成为共识。如果学生成绩下滑,教练、班主任会找学生了解情况,有些甚至会停训,直至成绩提高。五华坚持普及为重,以球育人,引导学生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

“学习、训练两手抓。如果学习成绩下滑了,他们是不能踢球的,必须暂停,等成绩上去了才能回来训练。我们这里不是‘读唔识书’就可以来的学校。”梅州客家俱乐部青训部相关负责人李剑锋说。

笔者了解到,梅州客家俱乐部倾力投入,位于横陂足球小镇的梅州客家精英足球学校引进日本足球训练体系,精心挑选U10至U17、U19、U21等9支队伍200多名青训球员,其中80%以上球员来自梅州本地,对他们实行专业化培养训练,全力培养一批足球专业化、职业化精英人才。

期待向上攀登的五华足球,正向青训寻求未来。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选拔公平的青训系统,是五华打造人才源源不断产出的关键。

据统计,近五年来,五华向国家青少年集训队、省体校、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上海绿地申花、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等平台输送足球精英人才200多人。

“比赛拿冠军,高考上名校。”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足球让孩子们看到关于未来的更多可能:走进高校求学,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甚至是穿上国字号球衣。

“足球+”效应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一场香港明星足球赛,让五华更“出圈”了。

中场休息的间隙,明星们为现场的观众送上多首经典歌曲,球赛瞬间变成了演唱会。球场就是舞台,球迷就是歌迷,明星们手舞足蹈、放声歌唱,观众挥舞着手中的加油棒积极响应,将欢乐氛围推向高潮。

香港明星足球队3比1胜五华常乐足球联队,为观众献上一场妙趣横生的足球赛。

踢的人尽兴,看的人高兴。纯粹的足球快乐是可以传染的,让一场赛事热度不减。当晚的五华,登上多个互联网平台的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送出对五华的赞美。“欢迎客家明星回家,欢迎各位关注五华的朋友到梅州五华做客。”“为五华点赞,足球赛办得非常热闹,不虚此行。”“广州人在现场报道,见到明星们很开心,也感受到了五华的足球氛围,‘足球之乡’名不虚传。”……

在五华,既有竞技性强的中超联赛,也有娱乐味足的明星球赛,更有喜闻乐见的草根联赛。丰富多样的赛事,让五华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人通过足球看到五华、了解五华、爱上五华。

面对“泼天的富贵”,五华选择主动出击,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动力,充分运用好“足球+”,将足球与文化、农业、旅游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让文旅热在五华持续发酵,衍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五华开展2.0版本的“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结合本地特色美食文化资源,放大“足球+”模式,推进产业的深度融合,接连举办了五华鱼生和菩米的宣传推介会,积极打造主题消费场景,提高了本地美食的知名度。

以主题“出新”,让文旅“吸金”。在农文旅体多业态聚集下,吸粉众多,多项文旅、消费数据实现增长,取得了良好反响和效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五华旅游接待总人数66.35万人次,同比增长33.15%;旅游总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49.53%。

踢“福洞”挑战赛、全国征联、灯光秀、万人合唱、非遗展演、功夫足球、鱼生菩米宴等主题活动,五华以“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积极办节日、搞活动,让五华变得更“好吃”“好玩”“好逛”。

五华,这座小县城弥漫着浓厚的足球氛围,更释放出独特的城市魅力。今年以来,五华连续举办了百桌鱼生宴和菩米宴,深入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但成效远不止停留在这“一百桌”。

五华县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庆泉高兴地给记者测算了一笔账:以50家鱼生示范店为例,按每桌席280元、日均10桌席、年营业天数300天测算,预计创造营业收入约4200万元,包含食材及各种配料、菩米。

“推介活动后我们的菩米持续热卖,加工厂每天加足马力生产,基本是即产即销,没有多余库存。”得益于一系列菩米宣传推介活动,让“身在闺中”的五华菩米成为大众热捧,包括五华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菩米生产厂商迎来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于五华而言,“赛”是一域,“城”是全局。

五华充分释放“足球+”活力,以赛事营销城市,检验城市治理能力,让城市服务赛事需要,让赛事激活本土消费,持续变赛事“流量”为发展“增量”,让足球赛事成为五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多精彩扫码看南方视评

■数说

五华参与足球运动活动人数约20万人

足球人口比例达28.3%、居全省首位

各级各类足球队约330支,球员约6000人

标准足球场地291块,每万人平均约3.1块,人均数量居全省第一,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拥有能举办中甲以上赛事的足球场有2块,五华惠堂体育场创造梅州市内单项工程建筑之最,为全国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县域足球运动场馆

固定性足球赛事有7个

每年足球赛事活动保持在2000场以上,赛事频次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位居前列

成功创建2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19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

18所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

1所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26所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

10所市足球传统特色学校

近年来校园足球三级联赛注册运动员2280人,位居全市第一

连续8年举办全县U系列校园足球联赛,高水平承办省、市高端足球赛事等,为全省举办本项赛事最多的地区

近五年来,五华向国家青少年集训队、省体校、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上海绿地申花、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等平台输送足球精英人才超200人,为大学院校输送足球体育人才约35人

五华青少年足球竞技成绩显著,2023年获得国家级足球赛冠军2个

省级足球比赛冠军4个

市级以上足球赛冠军7个

2024年获得梅州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暨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重点城市组)第一阶段预选赛(男子U11组)(女子U11组)冠军、(男子U10组)亚军、(男子U12组)(女子U10组)季军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文/记者 汪思婷 陈萍 梁时禹

图/记者 何森垚

通讯员 周扬 曾文敏

【作者】 汪思婷;陈萍;梁时禹;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网址: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走进五华,万人狂欢享足球盛宴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6436

相关内容

“卧底”曾志伟进球!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在五华圆满落幕
香港明星足球队南昌友谊赛即将开赛:艺人助阵,足球与文化融合的盛宴
曾志伟进球助力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在五华顺利结束
香港明星足球队与玉昆明星足球队在玉溪举行友谊赛
香港明星足球队VS辽小虎足球队慈善友谊赛7月进行
球王故里星光闪 踢球献歌欢乐多,2024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梅州五华站)举行
香港明星足球队梅州五华友谊赛:星光熠熠 闪耀客家足球激情
香港明星足球队在广东梅州进行友谊赛 追忆足球缘
星光熠熠,球场奇妙夜:香港明星足球队南昌友谊赛前瞻
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梅州五华站)11月3日五华惠堂体育场开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