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中,什么是“三障十恶”?

发布时间:2025-05-04 05:59

我们知道佛教讲究“三障十恶”,可你不知道的是,“三障十恶”最开始出自道教。人在修行中必定要克服的俗事为“三障十恶”,修道者在修行中要戒除“三障”和“十恶”才能修成正果。

在生活中,“三障十恶”也是我们不能做的事,如果做了,要么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么使自己陷入是非之地,给自己带来灾祸。那么,道教中的“三障十恶”指的是什么呢?

三障

三障指的是魔障、业障和灾障。

第一障为魔障,人之所以会有魔障,是因为受到贪嗔痴的诱惑,此三者又称为三毒。所谓贪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在顺利得到某件事物的时候,还要得寸进尺,想得到更好的事物。第二种是非要得到那些不是自己的事物,甚至不惜残害他人。这是贪念。

所谓嗔念,是在逆境或是绝境之下产生的怨恨和愤怒。如果自己失败了,就会产生怨恨;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愤怒。被嗔念控制的人往往容易意气用事,不理智。

所谓痴念,是一种是非不分,无理取闹,不分黑白的状态,被痴念控制的人不会去想事情的本质,只会强行按照自己的意念看待事物,听不进去别人说的话,固执己见。这是痴念。

第二障为业障。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业障是指人做出了五逆十恶之事造成的后果,我们知道,人的做法是由内心控制的,之所以会有五逆十恶之事发生,就是因为人的内心变了,因此,修行人首先要掌控自己的心灵,使其不被外界所扰乱,这样就不会做任何的恶事。这就是扫除业障的方法。

第三障为灾障,人在遭受了三灾八难后,产生灾障。所谓三灾,就是风灾、火灾和水灾,八难指的是得生人道难,去女为男难,形体完全难,得生中土难,值有道君难,禀性慈仁难,值国太平难,与三宝相遇难。这三灾八难是导致灾障的原因。

十恶

十恶分为三个种类,第一类由口而生,分为四种,分别是绮语,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指的是杂乱不正的言论,妄言指的是虚妄不实之语,恶口指的是不良之言,两舌指的是挑拨两人关系的言语。

第二类分为三种,由心而生,分别是贪,嗔,痴。上文有说过。第三类分为三种,由身而生,分别是杀,盗,淫。

由此可见,不论是修道者还是常人,都要戒除“三障十恶”。以上就是道教中的“三障十恶”。

网址:在道教文化中,什么是“三障十恶”?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6646

相关内容

中美关系恶化是谁的错?上海交大教授:要反思自己,错不在美国
《西游记》中“八十一难”与佛教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婆媳关系恶化大部分都是在月子期间,看了这些你就懂了
儿童社交障碍症的病因是什么
道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什么是茶艺、茶道、茶文化?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道明: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佛教的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你知道是什么关系吗
什么是社交障碍问题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