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很红,实则耍大牌都无人应,这7位明星真是尴尬又可笑

发布时间:2025-05-04 06:30

这年头怪事多,娱乐圈尤其突出。你说怪不怪?有些演员,戏没演明白几部,谱儿却比谁都大。出门恨不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国际巨星空降了,结果定睛一这谁啊?真叫人纳闷,是观众眼神不好,还是他们对自己有啥天大的误解?这种“空气”里耍大牌的现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是梁静茹给的勇气,让他们在空旷的大街上,也能走出唯我独尊的“王霸之气”?

咱们先来聊聊这事儿有多分裂。一边是真正有作品、有口碑的老戏骨,低调得恨不得钻人堆里,生怕被人认出来耽误买菜;另一边呢?某些“流量明星”,作品列表一拉,可能还没你的购物清单长,但排场必须到位。比如那位靠一部网剧小火了一把的邢先生,2017年一部《双世宠妃》让他露了点头角,团队立马给他改年龄,小了整整4岁,还硬贴“小杨洋”的标签。这操作,明摆着是要往流量堆里扎。可热度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剧播完了,人也跟着凉了半截。这时候不赶紧找戏拍,反而开始享受“明星”待遇。一次活动,好家伙,几十个保安手拉手围成人墙,把他护在中间。那阵仗,堪比国宾护卫队。可镜头拉远一围观群众寥寥无几,甚至没几个举手机拍照的。这就尴尬了,保安围住的不是粉丝,是寂寞啊!这算盘打得响,可惜市场没回音,你说逗不逗?这到底是团队的自我陶醉,还是明星本人的认知错位?留个扣子,咱们后面接着聊。

这股“自我感觉良好”的风气,可不是个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个接一个往外蹦。2018年,《延禧攻略》火了,也把多年“小透明”吴女士推到了台前。按理苦尽甘来,该珍惜羽毛,好好搞事业吧?但这位姐们儿的路子有点野。红了之后,那派头立马就不一样了。鞋子要人给穿上,吃东西得旁边人递到嘴边,出门标配十几号保镖,浩浩荡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剧组在拍戏。公共场合?不存在的,仿佛都是她家后花园。网友吐槽?她似乎自带屏蔽功能,依旧我行我素。最经典的一出,是跟官媒“中国电影报道”的过招。本来约好的采访,人家记者提前半小时到了指定地点,结果吴女士团队一个电话,说地方换了。行,换就换吧,记者们二话不驱车十几公里赶过去。刚把设备架好,人家又说了“哎呀我们后面行程紧,采访时间得缩短,哦刚才换地方的场地费,你们得掏一下。”这下可把央视的记者们惹毛了,直接在官博点名批评,措辞严厉,说她“艺德”有问题。这下好了,吴女士成了被央媒盖章认证“耍大牌”的第一人。这事儿一出,圈内圈外都炸了锅。有人说她是被突如其来的名气冲昏了头,也有人说这可能就是本性暴露。普通老百姓看了直摇头“这姑娘,还没怎么着就飘成这样了?”

被官媒点名批评后,吴女士团队紧急公关,发了道歉声明,态度看着挺诚恳。一时间,风波好像渐渐平息了。她也低调了一阵子,接了新戏,上了综艺,似乎想用作品和新的表现来挽回形象。社交媒体上,关于她“耍大牌”的讨论声也小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关于她演技、穿搭的零星话题。看上去,这事儿好像就这么翻篇了,娱乐圈嘛,新闻热点一天一个样,观众的记忆也有限。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耍大牌”、“艺德差”的标签一旦贴上,就像个隐形的烙印,很难彻底撕掉。这期间,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来。有人觉得,是不是团队沟通出了问题?是不是新人爆红后,团队过于保护,反而弄巧成拙?还有人辩解,说明星行程确实忙,有时候变动也是无奈之举。甚至有人揣测,是不是有人故意黑她?这些辩解和猜测,在当时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更像是为她挽尊的零星努力。但这种“假性平静”之下,是信任的裂痕。观众心里已经打上了一个问号这个人,真的改了吗?还是只是暂时收敛了锋芒?这种不确定性,为日后的争议埋下了伏笔。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看似一切恢复正常,实则暗流涌动,只等下一个导火索。

平静往往是短暂的,更大的风暴总在酝酿。咱们再聊聊那位唱着《狮子座》火起来的曾女士。当年一曲成名,后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2019年凭一首《有可能的夜晚》再度翻红。本以为能迎来事业第二春,结果她自己上演了一出“no zuo no die”的大戏。6月17日,她在社交平台发长文,图文并茂地控诉北京机场某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说自己明明通过了人脸识别,却被拦下,还被带进小房间“录像教训”。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粉丝和不明真相的网友瞬间炸锅,对着机场工作人员就是一顿口诛笔伐,网络暴力铺天盖地。眼看舆论一边倒,曾女士仿佛占尽了“受害者”的优势。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北京边检官方很快发布了情况通报和现场视频。真相是曾女士过关时戴着帽子,机器识别不出,工作人员请她脱帽,她不配合,还对工作人员出言不逊,甚至拍照干扰执法。所谓的“录像教训”,其实是依法进行的操作。这下好了,剧情180度大转弯,“受害者”秒变“撒泼者”。之前她煽动起来的网络情绪,瞬间反噬到自己身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耍大牌了,这是挑战公共秩序,歪曲事实,滥用公众影响力!《人民日报》等一众官媒下场点名批评,措辞严厉。紧签约的音乐节被除名,演出被取消,商业合作纷纷解约。之前埋下的“个性独特”的伏笔,此刻彻底变成了“目无法纪”的铁证。这一波操作,直接把她好不容易回暖的事业打入了冰窖。这跟吴女士被点名还不一样,这是自己亲手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舆论能捧红你,也能瞬间把你拍死在沙滩上。

曾女士事件后,她公开道歉了,态度也算诚恳,表示“悔过自新”。但造成的恶劣影响,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抹平的。主流舞台的大门,对她几乎是关上了。虽然没有明确的“封杀”文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短期内想重回大众视野,难!这事儿看似告一段落,但暴露出的问题更深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言行举止本就该更谨慎,滥用影响力、挑战规则的后果,就是被市场和规则抛弃。这之后,圈内似乎也并未因此就变得风平浪静。比如那位嫁入豪门的黄女士,在《浪姐2》上的表现,再次刷新了大家对“公主病”的认知。让其他女明星给自己提裙摆、递水、提鞋,全程理所连句谢谢都没有。对工作人员更是呼来喝去,仿佛全世界都该围着她转。虽然节目播出时引发了大量吐槽,但似乎并没有对她的“豪门阔太”生活造成实质性冲击。她依然活跃在社交平台,分享着自己的生活。这又带来一个新的困境是不是只要资本够厚,或者背景够硬,所谓的“耍大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被轻松化解?这让之前的“教训”显得有些苍白。一方面是曾女士这样几乎被“软封杀”的案例,另一方面是黄女士这样被吐槽但似乎影响不大的情况。这种反差,让外界对于“耍大牌”的后果,以及这个圈子的规则,更加困惑。各方立场似乎更加对立,普通观众对这种行为的反感在加剧,但圈内某些人似乎依然有恃无恐。和解?改变?看起来遥遥无期,反而分歧在加深,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哎我看完这些“明星”的故事,我真是打心底里“佩服”啊!这得是多大的“自信”,才能在没几个人认识自己的情况下,摆出这么大的谱儿?出门几十个保安围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保护啥国家机密呢。结果呢?保安比粉丝多,尴尬不?还有那些在剧组、在节目里颐指气使的,真把自己当“主子”了?让人家穿鞋、喂饭、递水、提鞋,这是拍戏还是体验宫廷生活呢?最“高明”的是,做错了事,被官媒点名了,被全网吐槽了,还能“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委屈,或者轻飘飘道个歉就想翻篇。这心理素质,不去搞传销都屈才了。他们是不是觉得,只要我表现得像个大腕,我就真的是大腕了?可惜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是残酷的。没有真本事,光靠这些虚头巴脑的排场和脾气,最终只能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差点忘了,人家可能觉得这是“真性情”、“有个性”呢?嗯,这种把没礼貌当率真,把低情商当耿直的“勇气”,确实“值得学习”!

这些所谓的“耍大牌”行为,到底是明星团队为了“烘托”艺人地位的无奈之举,营造一种“我很红”的虚假繁荣;还是这些明星本人真的“飘”了,内心极度膨胀,把外界的迁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特权?究竟是环境惯坏了他们,还是他们本身就这样?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这锅到底该谁背?

网址:自认为很红,实则耍大牌都无人应,这7位明星真是尴尬又可笑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7061

相关内容

自以为很红,实则无人知的几位明星,每一位都尴尬又好笑
粉丝没几个,自认为很红的7位明星,没人理还耍大牌,尴尬又可笑(15)
自以为大红大紫,实则耍大牌,这10位明星是?(上)
这7位其实都是内地人,但一直被大家误以为是港台明星!真尴尬
自以为风光无限,却遭冷遇的8位明星,尴尬又心酸的翻车瞬间
明星的尴尬瞬间,又尬又好笑
放央视鸽子、浴缸陪睡、耍大牌没人理,这些自以为红的明星好尴尬
大明星是如何化解尴尬的
盘点7位明星的“尴尬”事情,看看谁最”尴尬“
又一明星耍大牌?6个助理8个保镖,助理太漂亮,显尴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