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当我看到一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很少参加饭局,我能确定他在这3方面是非常“特别”的人

发布时间:2025-05-04 08:54

六月二十一日小慈问安

“行走于世间,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小慈

作者|枳为橙

来源|名著听书(ID:dushu3690)

编辑|慈怀书院(ID:cihuaishuyuan)

老戏骨陈道明曾在60岁生日时,谈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

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缝皮包了。”

在他看来,人活在这世上,要懂得给心灵安一个家,活得从容且踏实。

而这些长期坚持的习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长久的静谧和美好。

日复一日,帮他修炼了洁净如初的心灵,也为他塑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更是带他成就了“百毒不侵”的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越来越觉得:一个人怎么过一天,就会怎么过一生。

真正的强者,即便历经世事,阅尽无常,始终能把握好自身的生活节奏,不被外界所扰,坚守的内心安宁。

一个人真正的富有,就是在变老的路上,从这3方面做起,把日子越过越顺。

-1-

清理干净圈子,养心:

远离消耗的关系,多靠近舒服的人

人生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余华有段话描述的恰如其分: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半生已过,经历过的人和事多了,渐渐明白:

人与人之间,一味地讨好,只会让别人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每天都深陷人情往来中,费尽心思维系错误的人际关系,结果真心给错人,换来一场空。

总想着靠参加推杯换盏的饭局,去维持那些“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虚假人脉,到头来除了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其余别无所获。

有的圈子,若是需要硬挤进去,还要为此受尽冷眼,不如趁早远离,给生活一片清净。

有的关系,如果让你疲惫不堪,还让生活一团乱麻,不如早日斩断,给自己留份轻松。

文学家胡适刚去上海的那几年,也曾有过一段茫然的岁月。

那段时光里,他认识了一群酒肉朋友,在圈子的影响下,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变得堕落。

在狐朋狗友的带领下,不到两个月时间,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他一步步全都学会了。

从前爱读书的他,不再潜心研究学问,也不再努力提升,大把时间里,都和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玩闹。

眼看着胡适一一天天错下去,他的两位好友心急如焚,决定全力将他拉回原来的生活。

好友王云武好言相劝,希望他能远离那个环境,迁居重新开始,随后还推荐他去教授国文。

而同乡许怡荪则是苦口婆心,帮助他找回自我,改掉坏习惯,替他解决难题,让他安心复习,迎接考试。

自从胡适戒掉了烟酒,清理好圈子,从此专心钻研,最终取得了颇高的成就。

很多时候,其实心烦意乱的源头,就是圈子太杂,堆积的负面能量太多,影响了自身的磁场。

圈子干净了,关系简单了,人的心就清净了,生活也会随之变得自在畅快。

作家雪小禅有句话说的很对: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让你痛苦的关系,不要太过犹豫,懂得及时止损,自会迎来暖阳。

让你费劲的圈子,无需强行融入,能够放过自己,方能收获从容。

人生下半场,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该断的断,应舍则舍,当离就离。

与人交往,始终谨记这3个法则,才是保全自己、善待身心最好的方式。

(1)不要跟烂人烂事纠缠:烂掉的苹果,早日丢掉,才不会吸引苍蝇虫子。和烂人烂事纠缠的越久,对内心的损耗越大,早日切断源头,才能重获新生。

(2)多和滋养你的人同行:告诉自己,谁能给你带来最多的平静,谁就可以得到你最多的时间。能让你如沐春风的人,自会带给你加倍的幸福感。

(3)朋友不求数量,圈子不计大小:与其追求数量多,不如学会珍惜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年以后,整理好圈子,打理好关系,守好内心的安宁,走好脚下的路。

-2-

管理无尽欲望,养身:

关好身后的门,过低配的生活

前段时间,《我的阿勒泰》热播,剧中有一幕引发热议:

有一些外地的人听说阿勒泰的山上有名贵的玉,捡回去可以卖出好价钱,发一笔大财。

于是便大老远跑来阿勒泰“寻宝”,想要借此一夜暴富。

然而事实上,那些遍地可见的石头,虽然看起来光泽透亮,实际上并无任何价值,不过都是普通的石头罢了。

也就是说,想走捷径不劳而获的人,费尽心思搬回去的石头,最终都会砸了自己的脚。

巴太笑着对文秀解释:“这些石头其实就是用来骗人的。”

朝戈奶奶则补充道:“看似骗人的石头,骗不了穷人,也骗不了脚踏实地的人。”

现实生活中,容易掉进陷阱的,大多都是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

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但若是眼睛红了,心就变黑了。

人的心若黑了,欲望无限放大,终有一天,会走进人生的死角。

当运气被透支完的那一天,就是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代价的时刻。

人生在世,唯有管理好欲望,不贪口舌之欲,不求名利至极,凡事把握尺度,才会过得顺遂。

作家杨绛就是一个对名利、物质没有太多追求的人,平日里不喜应酬,大多时间更习惯安静度日。

有人称赞她声名远播,她笑着回应:“没有这份野心。”

对于广为流传的作品,她也淡淡表示:“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她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也从不会被钱财名声困住,将自己的一生总结为“一滴清水”,活得松弛又洒脱。

很认同杨绛的一段话: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都要戒骄戒躁,不要放纵欲望的种子在心底自由生长。

管理好欲望,才能将人生的钥匙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至于将自己推向绝境。

人这一生,学会放下这3样东西,方能拥有真正的清醒:

(1)放下没有意义的面子,收获真实可靠的里子。

(2)放下羡慕别人的目光,拥有专属自身的幸福。

(3)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学会脚踏实地的向前。

前行的路上,记得关好身后的门,过好低配的生活,欲望少了,一切就好了。

-3-

享受独处自由,养人:

人生最高级的状态,就是不合群

董宇辉在一场直播时,谈到了成长的过程:

他年少时,性格十分内向,总显得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别的孩子常常聚在一起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而他则是待在一旁做自己的事。

所以一直以来,他似乎都没有太多朋友,人际关系也很简单。

后来上学、工作时,很多人都喜欢聚在一起讨论某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聊当下的新鲜事。

他却不太习惯参与其中,更多时间都喜欢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中,思考人生的价值。

曾经他以为这样的社交模式不好,于是也试图去维系各种关系,参加各种聚会。

时间久了才发现,那些聚会的过程,其实人人都是在消磨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到头来都是无效社交。

他的不合群,时常被别人评价为“矫揉做作”,他也因此产生了自我怀疑。

后来终于明白:人生漫漫,不必求得旁人的理解,更不用强行合群。

独处的片刻,亦能觅得快乐;独来独往的日子里,亦是丰富自我的好时光。

能够享受孤独的人,通常都是生活中的强者。

他们在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后,早已领悟了生命的真正价值,获得了灵魂的真正富足。

蒋勋在提到“孤独”二字时说:

“能够跟自己相处,是多么难得的事。孤独就是和自己在一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喝一杯茶也好,听一听音乐也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那个事情并不伟大,但我们能收获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快乐。”

人在成熟后就会明白,耗费时间和精力取悦别人,不如用心来爱自己。

行走于世间,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后半生,试着从这2件事开始,给自己留一些时间享受独处,做自己最大的靠山:

(1)培养至少一个兴趣爱好:读书、运动、爬山、画画、练字等,在平静的时光里,和自己对话,找回专属自己的快乐。

(2)避免过度依赖:减少对电子产品或者身边人的依赖,静下心来,为生活做好复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远离人群,屏蔽吵闹,不用再为人际关系所烦恼,找回真正的自我,便可尽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4-

《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令我印象很深刻:

“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人这一生,走什么路,与什么人同行,过什么样的生活,冥冥之中都是自己的选择。

修炼好身心,戒掉无尽的欲望,给人情做好断舍离,专心过好眼前的日子,才算是不负此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名著听书(ID:dushu3690),同名著相伴,与听书同行,名著君与你一起,听国学经典,品中外名著!转载请联系名著听书。

好书相伴的日子,

让你的生命闪闪发亮。

慈怀书店逛逛吧~

愿你与我一起

在读书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共读群,共同学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陈道明:当我看到一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很少参加饭局,我能确定他在这3方面是非常“特别”的人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69186

相关内容

为什么郭德纲很少参加其他明星的饭局
同样是参加饭局,男的叫应酬,女的叫陪酒?饭局就要分性别吗?
在饭局上如何向领导敬酒?用这3个万能公式,少喝酒多加分
【商务应酬】“不在饭,尽在局” 商务饭局应酬技巧礼仪,让你游刃有余
和领导一块参加饭局,这几个行为一定不能有,后果太严重
参加单位饭局,不是重要人物,提前走不要特意和高层领导一一道别
领导邀请你参加饭局,别以为都是好事,这3种情况要果断拒绝
饭局上领导让你喝酒,别说“我开车”,高手用这6个话术拒不喝酒
饭局潜规则:和领导参加应酬,记住这几点就对了?
职场新人参加应酬,应该怎么敬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