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奇葩说》《吐槽大会》时代,马薇薇李诞等人后续发展如何?
《奇葩说》的出现让爱奇艺的网综一举成名,《吐槽大会》让腾讯视频的网综也成为了后起之秀。与此同时,这两档都靠“说话”成名的节目也让马薇薇、肖骁、李诞、池子等这样一群人走向了大众的视野,他们或伶牙俐齿、语言天赋一流,或抛梗不断、包袱连连。而随着大众的熟知和认可,他们从辩手、脱口秀演员逐渐蜕变成为了艺人。
但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的现实情境是,作为辩手、脱口秀演员所拥有的长项,或是他们在成为艺人路上的短板。因为在娱乐圈,艺人最活跃、也最有商业价值的影视音产业他们并不能。而受圈层文化的限制,他们自身优势并不再于此。
那么,在《吐槽大会》《奇葩说》节目播完之后,他们各自的事业都在朝着何种方向发展,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接下来笔者就此盘点和讨论,随着两档节目红起来的“艺人们”的进阶之路。
人尽其才,突击文化产业,衍生品牌长向发展
在《奇葩说》系列节目播出之后,“奇葩”辩手们随之走红,但如何将这群“奇葩”尽其用,作为经纪公司的“大家长”米未传媒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当“奇葩之王”马薇薇在苦恼如何教人辩论、怎么招人、租课堂时,马东说:“开个公司啊!”这就是米果文化的由来。2016年,米果文化成立,主打知识付费。借此马薇薇也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完成了从“金句女王”到米果文化副董事长的商业蜕变。
同时职业经理人出身的胡渐彪担任米果文化的CEO,从战略上给米果文化指引着方向。起初,胡渐彪担心粉丝会认为他们唯利是图,成名了就想“收割韭菜”。
因此,马薇薇立了一个原则:大家都是打辩论出身,今后辩论相关的培训继续不收钱,但是教人说话却要收费。
基于这样的商业逻辑,将知识产品化,第一款产品《好好说话》便诞生了。在上线的第一天,24小时内销量突破了500万。除此之外,基于受众学习的需求和特质,把目标降低,娱乐度提升,还上线了一款知识输出的产品《小学问》。
除了米果文化,米未传媒还与姜思达联合成立了逆溯文化,姜思达担任逆溯文化CEO。同时作为制片人,出品了一款短视频节目《透明人》,延续了米未传媒一贯的年轻化制作,突破线上短视频“家庭作坊感”,对内容的择取则区别于线上短视频搞笑扎堆的雷同状态。该短视频豆瓣评分8.8分,获得了超过千万的赞助,开创短视频领域变现先河,被评为“2017年度最佳微综艺“,已然是不错的成绩。
无论是知识付费还是短视频,这群“奇葩们”都是站在市场需求风口,他们发挥资深的优势制作精良产品衍生新的品牌,拓宽公司业务。同时,用明星效应为产业附属流量和风评,进行着一场有风险的商业实验。
当然,《奇葩说》捧红的不只有马薇薇、姜思达,还有肖骁、范湉湉、大王等人,他们凭借在《奇葩说》系列节目中出色的个性化的表现走红之后,成为了米未传媒的签约艺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性格外放,语言犀利,玩得开,自带综艺效果,也是如今综艺节目制作方所青睐的艺人群体,也接受了其他综艺的邀约。
他们突破圈层文化的桎梏,在各类综艺节目中灵活应对,如鱼得水。比如大王一边在湖南卫视《歌手》2018中担任张韶涵的音乐合伙人感受殿堂级音乐盛宴,又在优酷脑性时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担任飞行嘉宾感受脑爆魅力。整体而言,他们结合自身性格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着力向“综艺咖”的方向发展。
《奇葩说》这档节目容量大,辐射广,在节目背后所隐藏着更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在节目结束之后,如何个性化打造“奇葩”个人,寻找将其放置于娱乐圈中的正确方式。同时,米未传媒抓住近年内容创业爆发大好机遇,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多方尝试进行商业变现,当然这也决定了最终的经济效益。
捆绑CP转型艺人,不忘初心笔耕不辍
与《奇葩说》不同,《吐槽大会》这档节目每期节目嘉宾会随着主咖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捧红的自己人并不多,出镜最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要数李诞、池子了,李诞的包袱以密、狠、稳、准著称,而池子独创的“知识点”系列吐槽,成为精妙的必杀。
通过两季的《吐槽大会》他们在脱口秀界的地位已然稳定,还获“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创新艺人奖,成为了众多脱口秀爱好者观众的“心头好”。
李诞在《十三邀》和许知远的对话当中,除了提及自己当年是文艺青年,更多的是称自己为“艺人”。而这一对CP近来也多有捆绑,一起出席其他节目的录制,一起参加《年夜有FUN》回到李诞老家内蒙古,一起上《天天向上》“插科打诨”,一起接受短视频的采访等……这些通告的存在,也确实意味着他们从单纯的脱口秀演员向娱乐圈艺人的身份在转变。
相对而言,李诞的个人身份还有很多,是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吐槽大会》节目策划人,同时李诞和女朋友还是庞大电商体系中的一员,开了一家淘宝店。
除此之外,李诞还是一位作家,虽然自嘲是“滞销书作家”,但依然笔耕不辍,著有《扯经》《笑场》,以及最新出版的《宇宙超度指南》,其中《扯经》豆瓣评分8.7分,后两本的豆瓣评分都是7.4分。
平心而论,李诞和池子这对CP从艺人的商业价值上来讲,作为“草根网红”其维度和深度弱于那些“资深”艺人,但他们作为脱口秀界的KOL,本职是内容创作者,特色在于做大众娱乐节目,擅用戏谑、吐槽来构建对话空间,从而在观众心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李诞曾在《十三邀》说“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就是这样,那我就运行起来吧!”在未来,他们的后续将会如何运行,是与脱口秀紧紧相连还是跨界而生呢?不得而知。
结语
无论是《奇葩说》还是《吐槽大会》,都以特定的切口捧红了一批有特定才华的人,让娱乐圈里的艺人们除了“露脸”也有“露脑”的存在。
正基于此也打通了这两档节目背后的公司从节目制作到艺人经纪的产业链,同时结合团队优势,衍生其他文化品牌进行全系打造,以文化为切口拓宽公司业务。
这样的发展态势未曾有先例,一切自靠摸索,所以他们发展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营销水平。当然,对于公司而言,利用手中优势艺人资源寻求商业变现是主观需求,而对于这些“靠说话”走红的艺人自身而言,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和目标才是题中要义。
网址:后《奇葩说》《吐槽大会》时代,马薇薇李诞等人后续发展如何?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74586
相关内容
马薇薇为什么被踢出《奇葩说》?教人说话年入3000万,自己创业却被扣工资…“奇葩之王”马薇薇
综艺《奇葩说》里,肖骁与颜如晶的关系如何?和马薇薇是恋人吗?
奇葩说马东为什么改赛制是因为马薇薇吗 马薇薇个人资料介绍
奇葩说马薇薇撕姜思达怎么回事?马薇薇姜思达关系怎样和好了吗?
马薇薇论文范文 马薇薇天生表达者和后天创业者有关论文写作资料
真正的“奇葩”马薇薇,其实你并不认识
陈铭老婆是谁?奇葩说陈铭资料背景曝光与马薇薇关系
马薇薇网恋转钱什么情况?马薇薇网恋转钱被骗多少钱?
#马薇薇道歉#马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