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飞天的由来和传说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飞天的由来和传说
飞天女神舞姿曼妙,身姿婀娜,腰肢纤细,鲜艳的长袖和飘带在空中飞扬,仿佛带起了一阵清风,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中国神话系统中并没有飞天的形象。最初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飞天,与我们现在印象中的偏偏起舞、体态优美的飞天存在差距。
在与中国传统的纹饰题材相互借鉴融合后,独具特色的中国化飞天形成,并为大众熟知。
哈尼克孜的飞天造型
飞天源于印度婆罗门教,是乾达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佛教产生后,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部分文化因素,其中包括婆罗门教中的两位天神——乾达婆和紧那罗。
乾达婆为梵文音译,意译为“天歌神”,他(最初表现为男性的形象)周围散发香气,因此又被称为“香音神”。
紧那罗也是梵文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达婆和紧那罗负责在佛陀讲经时舞蹈歌唱,焚香撒花。
飞天的形象经常作为装饰性题材雕刻或绘制在在窟顶、龛楣、佛龛两侧上方等位置。
绘有飞天的壁画
十六国时期传入中国的飞天,带有浓厚的异域文化色彩,多以男性形象出现,身后带有佛光,头束圆髻,或戴花蔓,或戴印度式三珠宝冠,神态呆板,鼻梁、眼球处涂有白色颜料,形体粗壮,有的裸身,有的半裸,跣足。
在绘制上多采用“凹凸晕染法”,色彩层次分明,人物形象立体。
无论何种文化传入中国,无一例外都会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经过中国人民加工改造,变得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文化,同时珍重本民族的喜好,是一个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北魏时期,受中原汉文化影响,飞天的面部和体态发生变化,在飞天上出现了中原文化审美倾向。
佟丽娅飞天造型
其实,在中国传统纹饰中存在着一种与“飞天”相似的神仙形象,称之为“羽人”。
“羽人”是道教中的神仙,《吕氏春秋》记载:“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楚辞》中也提到过羽人“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乡”;《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羽毛也’”。
由众多古籍记载中的文字记载可以得知,古人认为,羽人象征着不死。象征着道家的修行的最高追求——得道升仙。东汉武梁祠画像石、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南朝小横山墓群等都发现了羽人图像。
为了表现飞翔的能力,通常在羽人的身后画出双翼,在羽人身上装饰羽毛。
后来,人们认为,翅膀和羽毛是对仙人形象的兽化,损害了仙人的尊贵,并且无所凭借就能够拥有飞翔能力的仙人比凭借翅膀和羽毛飞翔的仙人能力更强。
于是,人们借助飘逸的服饰而不再是翅膀和羽毛来呈现羽人的飞翔姿态。
羽人披上飞天的大巾,飞天抛弃头后的圆光,羽人和飞天相互借鉴融合,这就出现了中国风格的飞天的新形象。
唐朝时期,飞天融合了中国宫廷乐舞表演,飞天的形象更加灵动、婀娜、欢乐。在盛世之下,飞天显出一种华贵大气之感。
反弹琵琶飞天
印度飞天纹饰和中国传统羽人纹饰相结合,并融入乐舞等文化因素,形成了中国化的飞天。中国化的飞天,面部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体态更加婀娜修长,气韵更加灵动飘逸。
在中国,飞天形象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飞天不仅出现在墓葬、石窟寺中,也作为吉祥纹样装饰在铜器、玉器、瓷器等器物上。
飞天的寓意也更加丰富,不仅象征往生净土,也象征幸福欢乐,更具世俗化。飞天是我们长期以来使用的一种纹饰,也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
飞天纹饰传入中国后,不断适应中国风格,融入了中国文化因素。中国化的飞天纹饰,丰富了中国纹饰宝库,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
(图源网络,侵删;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飞天的由来和传说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92645
相关内容
王敬轩妖扬飞天壁画走进现实敦煌飞天是男是女?看壁画解读千年“打工人”
祥云浮动、衣带飘舞:唐代“飞天”形象是中国经典文化符号
赵丽颖的“飞天”之路
马云和赵薇,曾经的合照满天飞...@leilei的动态
《当我飞奔向你》售后满分,边天扬姜之南登封面,请注意他俩的手
音乐剧《飞天》:展现千年敦煌文明
张纪中为什么说刘亦菲是扬州瘦马 天仙和教父陈金飞是什么关系
梦飞扬计划
华表奖飞天奖“下”出满地“双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