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明星村支书的情怀
元旦长假期间,闽西老区天寒地冻。但在海拔650多米的全国绿色小康村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前来体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游客仍是络绎不绝。漂亮整齐的农家别墅、天然绿色的农家饭、土特产让不少游人流连忘返,这个云雾缭绕的美丽山村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谁能想到,仅仅十几年前,洋畲还是一个闭塞落后、交通不便的重点扶贫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过2000元。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1.2万元。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的反差,让记者不断追寻一个问题:洋畲嬗变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此,已经做了10多年村干部的洋畲村党支部书记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是给记者讲了两个亲历的小故事:2000年,村里统一规划拆旧建新建设洋畲新村,5户刚建了新房的人家不愿意拆,“要拆你支书先拆”,李明星二话不说拆掉了自己家花了20多万元建设的新房,随即,村里的80多户全部自觉拆掉;2006年,李明星带头发展农家乐,“你村干部关系广、门路熟,肯定客源多,我们普通村民哪有这么好赚?”面对质疑,李明星索性放下自家红火的农家乐不干了,来了客人由每户照轮,村里的农家乐很快发展到33户。
“农村的事情都是群众看干部,干部不带头,事情就没法做。”老李朴实的话语不仅道出了洋畲剧变的根本原因,更让记者看到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宽广胸襟和为民情怀。而这,也正是目前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一大症结所在。
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农村的发展要靠带头人、要靠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我国政治生态最底层的农村,在广大村民眼里,村干部就是一面镜子和一根标杆,大公无私、勇于担当的带头人,注定能够树立很高的威信,为凝心聚力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摊上那种“见利益就上、遇困难就让”的带头人,村子肯定是一盘散沙不说,发展也往往会陷入只顾眼前利益、“涸泽而渔”的短视发展怪圈,这种负面的例子并不少见。孰优孰劣,无需赘言。
而实际上,像李明星这样的村干部、像洋畲这样的村子,在闽西乃至全省也不是孤例。仅以闽西而言,当地几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明星村”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好的带头人,成就了“一个人带活一个村”。当然,作为村里的“掌舵人”,仅仅有热情和觉悟还不够,还要有弄潮市场的本领和捕捉机遇的眼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造福脚下这片厚重的热土。(驻龙岩记者 张杰 林熙/制图)
网址:一位明星村支书的情怀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95697
相关内容
情感故事:二丫和村支书朱明星:用一本书记录扶贫故事和情怀,值!
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明星村”
从田埂到云端 女村支书邹丹用七年时间带领火花村成为“明星村”
制造“明星村”的明星书记
陕西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带领“烂杆村”变身“明星村”
村干部“工资、福利”开始上涨?村支书、村主任每月能领多少钱?
沂源县张家坡镇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王迅当村支书、范明成村主任……明星扎堆“下乡”能否盘活土味剧?
第440期:【帮第一书记支招】李明星:水路电暖民心,打造“明星”扶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