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京剧与现代饭圈追星:从捧角儿到《戏台》
01引言
在探索民国京剧界“捧角儿”的盛况时,我们不禁被那时的追星热情所震撼。追星,这一现象古今皆有,而民国时期的京剧“捧角儿”则更是彰显了人们对艺术家的热爱与推崇。民国时期的“捧角儿”文化展示了对京剧名角的热爱。
02追星文化
► 民国京剧的捧角儿文化
在民国时期的京剧热潮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捧角方式,被称为“金钱捧”。这种方式中,有些粉丝会豪掷千金,以彰显对京剧名伶的喜爱与支持。
在那个时代,“捧角儿”是通过诸如豪掷千金等方法展示了对名角儿热爱的独特方式。他们不仅慷慨解囊,还会用红纸写下所赠金额,并将其展示出来,以让更多人知晓自己心仪的京剧演员有多么身价不凡。
► 京剧名角的影响力
在1930年至1931年间,荀慧生的粉丝们齐心协力,共同助力他跻身“四大名旦”之列。由于万筱菊的名字中带有“菊”字,因此菊花自然成为了粉丝们热情应援的象征。
在此期间,京剧名角受追捧提升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尽管荀慧生在北京并未得到主流认可,但在上海却备受追捧。粉丝们不甘心他只在上海受到喜爱,他们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助力荀慧生成为了顶流京剧艺术家。
► 追星与社会名流
在昔日的京剧粉丝圈中,推崇京剧名角的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他们不会做出有损斯文之事。例如,社会名流积极参与,展示了京剧文化的地位,其中冯耿光作为梅兰芳的忠实粉丝,慷慨解囊,为梅兰芳购置豪宅。
03现代饭圈文化
► 饭圈现象的演变
现代饭圈文化与民国时期的“捧角儿”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相似的追星热情,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所变化。
现代饭圈文化与旧时的捧角儿在形式上多有相似,这种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追星文化的特点与变化。
► 当代追星案例
不为其他,只因剧院君对易烊千玺情有独钟。你瞧,他在剧中的开场自我介绍,简直是硬核至极!回顾今年上半年那些偶像养成综艺节目,剧院君不禁摇了摇头。幸好,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的出现让剧院君眼前一亮。
在该剧中,现代追星文化的多样化得到了充分体现,不同风格的剧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041.《戏台》与追星
► 《戏台》简介与受欢迎原因
12月,陈佩斯将携《戏台》再度踏足杭州,演绎一出别样的“追星”传奇。这部剧由于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精彩的剧情安排,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详细的描述了《戏台》受欢迎的大众原因。
► 幕后故事和创作动机
《戏台》的剧本,源于毓钺与陈佩斯的深夜畅聊。这出戏中意外地揭示了“追星”背后的故事,其中编剧、导演与演员的创作灵感和动机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 杭州演出信息
这部剧将于12月11日至14日在杭州大剧院上演,提供了戏剧演出的时间、地点、票价等详细信息。
举报/反馈
网址:民国京剧与现代饭圈追星:从捧角儿到《戏台》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7393
相关内容
时空对话:现代追星与近代捧角的文化映像与心理探析“民国娱乐圈”大事件!陈佩斯电影《戏台》尹正饰名角儿陷乱世漩涡
戏曲“明星”与“民星”同台 新版《戏剧大舞台》展现别样魅力
90年前的京剧“饭圈”,是这样“养”爱豆的一一四大名旦的形成由来
饭圈文化是怎么侵入体育圈的 从追捧到狂热,国乒的饭圈之困
张云雷拥有一众“饭圈女孩”,追星式捧角是否能走得更远
星二代赵又廷勇闯娱乐圈:从深陷五角恋到牵手国民女神高圆圆
“京城最后一位遗少”笔下的民国京剧与京昆往事
古代追星记:跨越时空的狂热与追捧
民国娱乐圈有多乱?明星嫁黑帮大佬 粉丝携枪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