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系列综艺节目诞生于青春偶像选秀热潮的高峰期,主要展示30岁以上女性歌手与舞者的精彩表现。
与传统的选秀节目不同,该系列的嘉宾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她们的每一次社交互动都充满了丰富的细节,仿佛每一个举动和言辞都在等待观众去深度解读。
节目组似乎精准抓住了这一点,因此相比舞台表演的看点,更多的是热衷于制造争议性话题,吸引眼球。
这种操作确实非常有效,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热度。正因为如此,《乘风破浪的姐姐》系列综艺得以持续存在。
近期,《乘风2025》,即《乘风破浪的姐姐6》,在无数网友的期待中如期播出。值得一提的是,本季邀请的嘉宾都自带话题性。
例如,曾以女子之身反串许仙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演员叶童,此外,还有来自琼瑶作品的“汪紫菱”陈德容,以及饰演“小燕子”的李晟。
例如,曾是偶像女团成员的吴宣仪,参加了逆龄选秀节目;又如因在《永夜星河》中饰演“慕瑶”一角而人气爆棚的祝绪丹。
这些明星的加入,毫无疑问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关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李晟凭借曾饰演“小燕子”的经典形象遥遥领先,得票数稳居“断层第一”.
然而,随着第二期节目的播出,陈德容的口碑急剧下滑,她频频以忘记动作、缺乏专业素养为理由,拖慢了整个团体的训练进度。
原本,作为“琼女郎”的身份,她在网友心中本应留下良好的印象,然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6》中的表现却让这一形象瞬间崩塌。
可以说,性格欠佳的明星参加此类真人秀节目,不仅无法增进观众的好感,缩短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导致形象受损。
除了陈德容和王蓉之间的争执外,另一位嘉宾房琪也委屈地表示,她与队友何泓姗和彭小苒的沟通一直存在困难,自己在群里发言后经常得不到回应。在个人采访中,房琪甚至焦虑到崩溃,情绪失控泪如雨下。
实际上,何泓姗在录制《乘风破浪的姐姐6》时,不仅需要赶上剧组的进度,还要按照规定上交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她显然无法及时关注群里的信息并作出回应。同时,彭小苒也因生病感到身体不适。针对这些特殊情况,两人事前已经向队长房琪做了报备。
然而,房琪却将她们的“无奈”曲解为故意为难。幸好,何泓姗意识到了负面舆论的威胁,并没有让房琪将耽误排练的责任甩到自己身上。
不仅及时说明自己因拍戏原因未能及时回复,还顺便为彭小苒解释了迟迟未回复的原因是因为生病。
一些网友认为:房琪的焦虑和崩溃其实没有必要。作为队长,既然房琪如此焦虑,且明显比何泓姗和彭小苒有更多的时间,她本可以投入更多精力推动主线进展。
然而,房琪似乎始终在寻求他人的认同,不愿承担责任。在本应练歌的时候,她却在不断讨论自己的工作风格、委屈以及个人的想法。
由于担心被网友指责,我内心的压力几乎要溢出屏幕。其实,如果房琪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势必会为她加分不少。
然而,她并没有展现出作为队长应有的责任心,反而显得极力避免比别人做得更多。她推进主线任务的能力几乎为零,而且总是试图塑造自己为完美的受害者,把所有过错都推给他人。
这怎么可能被接受?因此,网友们才会对房琪颠倒黑白的言辞感到反感。此前,房琪对于彭小苒提出在舞台表演中加入rap的建议也始终含糊其辞。
彭小苒的行动力远远超过房琪。她一有这个想法,就立刻联系了自己音乐专业的朋友,迅速制作出了初版demo。
然而,房琪后来却完全否定了彭小苒加入rap的提议,反而在舞台前增加了一段较长的个人独白。虽然最终播出的版本有所删减,但还是有不少到场的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们对舞台的感受,并提到房琪的独白部分。
至于为何播出版本中没有呈现这一段,可能一方面是由于现场收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涉及了某些幕后操作。
如果说彭小苒的提议是为了提升整体舞台表现的亮点,那么房琪的做法则是只顾自己展示而忽视实际情况的自私行为。
这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真实写照吗?这样的队长,怎么能够担得起这个责任呢?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作为队长的房琪,在全队成员都非专业的情况下,想要进行更多的磨合,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乘风破浪的姐姐6》本质上还是一档竞技类综艺,大家自然都希望能抓住机会,尽力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显然,尽管何泓姗在房琪提到她与彭小苒因私事耽误拍摄时及时做出澄清,但依然遭遇了部分网友的误解。
随后,何泓姗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正式声明回应此事,表示她始终回复群内消息并保持正常沟通,除了非工作时间外,她一直在进行练习,并未因拍摄而拖延团队进度,同时还公开了详细的时间线。
这一举措成功帮助她挽回了一部分观众的好感,但也意味着她并不认同节目组为了制造话题而以她为牺牲品。虽然这次澄清带来的热度同样间接利好节目组,但也无形中打破了某些潜在的默契。
《乘风破浪的姐姐》系列综艺之所以能够持续火爆,不仅仅因为它展示了30岁以上女性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独特魅力,更是因为它成为了一个天然的话题制造机。
某些明星善于利用这个平台,参加节目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热度;而也有一些明星因为参加此节目,反而陷入了自我束缚,口碑受到影响。可以说,节目的影响力是双刃剑,既有可能带来正面效果,也可能带来负面结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