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赣雯:晕轮效应

发布时间:2025-08-12 16:08

摘要:"晕轮效应"会在人际交往中给人造成很大的认知障碍,比如说偏见。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o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在他

"晕轮效应"会在人际交往中给人造成很大的认知障碍,比如说偏见。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o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在他看来,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并扩散,因而所得出的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人,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被标明是坏人,那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一样,其实,月晕只不过是月光的扩大化而已。

对此,许多人都深有体会,当我们看到某个当红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吃惊。而事实上我们眼中的这个明星的健康形象,根本就是他在银幕和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看的那圈"月晕",他的真实人格是我们不得而知的,我们仅仅是根据他时尚健康的外表作出主观判断。就像大才子作家普希金一样,只因被娜塔利娅美好的外表所迷惑,而毁掉了自己的才华,也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一样,总是会被别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所迷惑,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的判断,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说有的老年人对年轻人的穿衣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便认为他们不知进取,一定没出息;有的年轻人由于倾慕他人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近乎完美,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客观地说,"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起作用的。由于"月晕"产生的光环效应,使得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都会被扩大。如果让电影明星给某商品做代言,那该商品的销售量就会大增,正是因为把明星的光环加在了商品上。

"晕轮效应",其实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为他的某一行为品质的特征,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品质,甚至是缺点。毕业生在应聘求职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强项充分表现出来,就一定会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赞赏,并最终顺利地通过面试。就如专科生刘勇一样。当然,在我们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地制造"光环"的效果,不然只会让人感觉虚伪、做作,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可以说,"晕轮效应"能成就人,也能欺骗人。因此,正确把握"晕轮效应",避免在对事物的认知上产生偏颇,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有重要意义。

网址:陈赣雯:晕轮效应 https://mxgxt.com/news/view/1673343

相关内容

陈赣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名人效应的心理学解析
市场营销中“晕轮效应”的应用及其影响研究
晕轮效应:当明星光环掩盖真相
明星代言:消费者心目中的晕轮效应
明星代言属于晕轮效应吗知乎小说
晕轮效应,“光环”遮挡下的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从心理学到现实案例的全面解析
【29】晕轮效应:明星代言到底有啥用?第一集|多多罗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明星完美?晕轮效应在作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