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说反诈|@婺城家长 警惕!暑假以来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发布时间:2025-08-13 00:56

暑期

孩子们回归家庭

接触手机(网络)的时间大增

诈骗分子也蠢蠢欲动

紧盯学生这一群体下手

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

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为守好家庭的“钱袋子”

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

抽出宝贵时间

认真学习以下真实案例

了解更多防骗技巧

切实提高防范意识

警惕“网络游戏”类诈骗

2025年6月27日,学生张某(11岁)在家中使用家长手机玩“和平精英”游戏时,添加了一个陌生游戏好友。对方称其是游戏主播可以送绝版武器。张某心动,遂按照对方指示登录对方提供的QQ账号,并使用此QQ号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对方先后引导张某登录家长微信、告知家长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信息,使用该银行卡付款。张某家长直到看到银行消费短信提醒,才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一中学生放假在家玩手机时,在某短视频软件浏览到评论区自称“收购”游戏账号的小广告,于是就与对方私信聊买卖号的事情,对方表示能以138元收购他的游戏账号,但需走平台交易,在对方的诱导下,该学生从钉钉软件进入,在右上角加号进入会议,并在对方的“指导”下查看了家长的手机支付宝、微信等,还被忽悠发送了银行卡验证码,导致学生家长卡内余额被转走。

警惕“虚假交易类”诈骗

7月6日,学生小杨(13岁)在线下购买卡游徽章后,在“小*书”APP上发帖转售,随后便有人私信联系称想要购买,并让小杨下载“*东”APP进行交易。

交易过程中,对方称已将钱付给交易平台,让其添加平台“客服”进行收款。随后小杨将自己的收款码发送给“客服”,“客服”称小杨是未成年人,要求其通过父母手机“垫付押金”才能发货。

在对方诱导下,小杨通过视频电话拍摄其母亲手机,并按对方远程指导操作其母亲手机进行汇款。对方以“退押金”为由,反复要求小杨扫码。直至母亲手机无钱支付后,仍未能退回押金,小杨意识到被骗。

追星有度 谨防诈骗

7月5日,学生小贺(9岁)在“小*书”APP刷到某明星视频,出于好奇,便通过视频中的二维码添加了所谓明星的微信。

后有人联系小贺,对方自称为该明星的律师,声称小贺添加明星微信后,涉嫌泄露明星隐私,要求小贺接通视频“配合调查”,并出示了虚假“证件”。同时威胁,如不配合,其父母也需承担法律责任。

小贺看到证件后信以为真,在对方诱导下与其视频通话,并按对方要求,索要母亲手机,展示母亲手机电子支付账户相关信息,并按要求扫描对方提供的微信二维码。直至家人发现其被骗。

警方提醒

1.家长要妥善保管好手机及支付密码,不让孩子知晓,避免孩子因缺乏判断力而受骗。

2.诈骗手法不断更新,请同学们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防诈能力,也不要低估骗子的诈骗技巧。除上述案件外,还有收费解除游戏限制、免费领皮肤、充值返利、零门槛高薪兼职等各种针对学生实施的诈骗案件类型,请大家主动了解,积极防范。

3.请学生注意,凡涉及“保证金”“押金”“解冻金”“认证金”等要求先付款的,一律是诈骗!但凡涉及扫码、输密码、验证码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4.接到公检法工作人员来电时不必惊慌,公检法不会线上办案,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网络等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通缉令、逮捕证、拘留证等法律文书,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5.除防被骗外,还要注意切勿参与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及相关电子账户,跑腿取现买黄金、架设“手机口”等涉诈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电诈“工具人”。

原标题:《巾帼说反诈|@婺城家长 警惕!暑假以来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阅读原文

网址:巾帼说反诈|@婺城家长 警惕!暑假以来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https://mxgxt.com/news/view/1674776

相关内容

暑假来临,家长们务必提高警惕 —— 别让诈骗分子盯上孩子!
警惕以明星的名义对未成年人的诈骗
浙江13岁男生花了妈妈8000多元,买了3个手机壳……警惕,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刚进暑假,已有15名中学生被骗!警方披露详细案情
正值暑期 骗子盯上中小学生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护娃指南”
【网信课堂】一小学生被骗35.8万!已有多名学生中招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女大学生借钱追星被大粉骗走2万多 警惕追星骗局
沈阳警方提醒!15名中学生被骗!超六成案件都与这件事有关
【反“诈”提示】非个例!多地警方通报!警惕“饭圈”电诈陷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