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赵露思假助农曝光,市场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发布时间:2025-08-16 22:02

一罐“助农苹果汁”将演员赵露思推上风口浪尖,引发公众对明星直播带货“假助农”的强烈质疑。这场风波不仅牵扯出高价售卖和公司关联的疑云,更在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完整揭示了明星光环下助农直播的复杂利益链与当前监管体系的深层盲区。

事件的核心,是网友对赵露思直播间所售苹果汁“高价卖货”和涉事公司与赵露思团队关联性的质疑。有消费者发现,赵露思甜品店的付款商户与助农苹果销售公司股东孙嘉蔓同名,引发了对助农真实性的追问。尽管赵露思和涉事公司均否认从中获利,但陕西延安市志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重点核查公司助农权限和合作真实性。这标志着事件已从简单质疑上升到行业规范与合法性层面。

此次风波并非孤例,它暴露了直播助农模式的结构性脆弱。许多“助农”直播间常虚构人设、编造“卖惨”剧本,将商业营销披上公益外衣。这种表演式助农,消耗了社会对乡村振兴的善意,模糊了商业与公益界限。当消费者发现高价购买的“助农产品”未惠及农户,或明星与销售方存在隐秘关联时,信任危机随之爆发。此前,多地警方破获的“卖惨网红”虚假广告案,揭露了团队虚构产地、高价售卖非当地特产的骗局,违法所得高达数百万元,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助农公信力。

现有法律法规在规制此类“假助农”行为时面临诸多挑战。《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禁止虚假宣传,但在直播带货的瞬时互动场景中,虚假宣传的界定和证据固定难度大。例如,明星或主播声称“不收费、仅推荐”,使得法律责任界定模糊,难以直接适用广告代言人责任。此外,股权穿透揭示的隐秘利益关联,常游走于现有法律对关联交易披露要求的边缘,监管部门难以迅速掌握真实图景。对“助农”缺乏统一、可量化的行业标准,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构建健全的“真助农”生态系统,需多维度协同发力。首先,平台应承担核心责任,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实质性审查明星、主播及其关联企业的助农资质,并强制公示利益关联信息。平台应引入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全链条可追溯,确保信息透明。其次,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真助农”行业标准,明确助农产品定价原则、农民收益分成比例、助农资金使用去向等关键指标,并设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同时,提升消费者识别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媒体宣传,教育消费者警惕“卖惨”营销、过度溢价和隐秘关联,引导其关注产品品质和助农实效。只有监管部门加强穿透式监管,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行业明确自律标准,消费者理性选择,才能共同净化助农直播环境,让“助农”回归扶农助农的本质,而非成为牟利工具。

“助农”二字,重在“助”与“农”,而非“秀”与“利”,真金白银惠及农民方为真助农。

举报/反馈

网址:明星赵露思假助农曝光,市场监管部门出手整治 https://mxgxt.com/news/view/1686096

相关内容

演员赵露思被质疑假助农市监局拟介入调查赵露思助农事件
赵露思陷假助农风波:明星公益带货的争议与反思
赵露思被媒体曝光假助农,到底是真是假?
闺蜜变合伙人?赵露思“假助农”风波背后的明星商业利益链透视
让假货真正退出农村市场
七部门出手!整治明星广告代言乱象
赵露思“假助农”风波——公益与商业的边界何在?
赵露思助农公司证书造假被官方辟谣,网友:明星带货需谨慎!
市场监管总局就《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答记者问
涉虚假宣传!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8起典型案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