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15亿,顶尖律师靠「明星经济」让客户抢着买单

发布时间:2025-08-18 23:14
图片

当你还在盼着下个月能有案源时,欧美Big Law已经把天花板拉到了云端。

根据彭博社最新报道,华尔街顶尖律师时薪已经突破3000美元(2.1万人民币);

一些纽约和伦敦明星合伙人年薪更是到了3000万美元(2.15亿人民币),甚至因为水涨船高,让刚毕业法学生的进所年薪比英国首相都还高。

图片

而更夸张的是,客户不光没跑路,反而争先恐后排队买单。为何如此?

答案其实很简单,客户没得选。

资本市场的并购诉讼、跨国调查、反垄断博弈,这些大案子不是谁都能接的,顶级律师就像「稀土资源」,能解决客户的「生死问题」。

于是,法律服务演变成了「明星经济」。

图片中文为机翻,截图自彭博社

为了留住明星律师,一些律所不仅高薪挖角,还设立了非股权合伙人层级,既能按高费率计时,又不稀释股权。

而未能创收的合伙人就会被「非股权化」,只拿固定薪资,这就更加剧到了「二八定律」。

收入最高和最低合伙人的差距飙升至12比1,而这个数据,10年前仅为3比1。甚至有的律所,比如宝维斯还采用「黑箱薪酬」,防止了解其他合伙人收入。

这种分层逻辑带来的,是短期效率和人才留存,但也埋下制度隐患。

过多横向招聘和收入差距可能侵蚀合作文化,一旦市场波动,高收入律师随时可能跑掉。

图片

看到这里,中国律师们可能会心里一酸。

欧美明星律师一年挣几亿人民币,而我们这边;

中小律所为了案源低价自相残杀,大所的小时费率还停留在三位数;律师们996拼命写合同、熬夜写诉状,收入却死活提不上去。

这种对比,既刺眼也提醒我们,钱和价值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当然,泡沫总有破裂日,客户早就不爽,觉得自己羊毛被薅尽。开始把部分工作转给中小律所、ALSP,壮大法务部门。

或许等到AI更成熟,合同一分钟就能生成时,3000美元一小时的天价律师,也会遭到反噬。

图片

当然,对中国律师来说,看欧美的「明星律师经济」,除了羡慕,其实也能悟出几条硬道理。

第一,客户关系才是真护城河。卷专业没用,卷信任才有未来。你得让客户觉得,没你,他的生意就跑不动。

第二,别急着涨价,先把客户群做厚。没有一圈稳稳围绕你的核心客户,再高定价都是镜花水月。

第三,学会做「业务断舍离」。耗时低效的案子,果断撤退,把精力投到能跑出未来的赛道。卷死在旧业务上,等于给别人抬轿子。

第四,强迫自己留30%的时间押注新业务。趋势、需求、新形式,三条腿走路。

第五,别赤手空拳。AI、合作、趋势都是武器,关键是你敢不敢用、会不会快。真正的壁垒,不是努力到秃头,而是比别人更早半步。

所以,别只盯着案源那点小日子。律师要想破局,不是拼谁更便宜,而是谁能把信任、趋势和效率,打造成自己的「明星效应」。

到那时,年薪几个亿也许够不着,但做自己行业里的「稀缺资源」,绝对不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年薪2.15亿,顶尖律师靠「明星经济」让客户抢着买单 https://mxgxt.com/news/view/1692603

相关内容

年薪给到“数千万美元”,华尔街为明星交易员“抢破头”
500万周薪+2.15亿转会费!利物浦巨星或离队在即!顶级飞翼愿来投
年薪给到“数千万美元”!华尔街为明星交易员“抢破头”
NBA迈进2亿合同时代 女经纪人助两人拿顶薪走红
116万天价套餐抢着买!80后牛津学霸收割贵妇,一年赚了7个亿
明星修图师教你接到工作后该如何和顶尖摄影师客户对接
LABUBU:丑萌玩偶拍出百万天价,明星粉丝抢着买单!
董雪律师荣膺“2023年度LEGALBAND客户首选:娱乐法律师15强”榜单
OpenAI、谷歌与xAI上演“抢人大战”,顶尖AI人才年薪达千万美元
英超转会经济报告:打开10亿新世界 全民买买买!

随便看看